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

2018-11-09汤财峰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汤财峰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设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计趣味性提问,调动学习兴趣;设计直接式提问,指明思维方向;设计情境性提问,引领学以致用;设计层次性提问,推进思考进程。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自主学习

“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提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精设课堂提问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关键核心,课堂提问设计对于课堂价值的达成以及核心素养的对接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呢?

一、趣味性提问调动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而言,兴趣才是最终的关键所在。基于核心素养的统领和规范,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致力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据研究实践可以发现:当学生面对某一问题时,如果能够有效激发兴趣,必然能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自主探究。由此可见,兴趣才是推动学习的关键内驱力,促进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同样,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够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学必然会事半功倍。

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引学生入境,笔者了设计如下习题:三队青年志愿者植树,每个队都种下37行树木,种树的列数一队为102列,二队为93列,三队是105列,问这次植树活动一共种下多少树苗?之后教师根据应用题列出算式:37×102+37×93+37×105,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否存在简便的运算方法?然而学生似乎摸不到头绪,此时教师提出:老师可以在5秒内就解答出这一算式,大家相信吗?这一话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讨论,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顺势向学生进行详解:可以用字母代替37,分别把102、93和105替换为字母a、b、c,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算式可以转换成37×(102+93+105)。

可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趣味性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够顺利引入教学活动,由此也充分展现了提问的艺术性以及实用性。

二、直接式提问指明思维方向

直接式提问,就是指在教学实践中直接对学生提问。这一提问方式既简单又直接,既能够有效聚焦学生的注意,也能够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使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对问题的分析、思考以及解决。但是,这一提问方式比较适合课堂教学开始之前,用于对旧知的回顾。直接式提问基于快问快答的方式,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也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引领其成长。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所以这一提问方式既有助于启发学生智力,同时基于问题的层次性也能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自主学力的养成。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可以通过如下的两个问题来唤醒学生的回忆。

1.在七(1)班的科普知识竞赛中,规定计分的方式为:加10分写成+10分,扣20分写成-20分。在回答的过程中,第一组答对了一题,答错了一题,分别加10分和扣20分。那么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组被扣掉了10分,因此计分写为什么数?

2.有一根数轴,一个点从原点开始運动,首先它朝负方向运动了3个单位长度,然后它继续朝负方向运动了7个单位长度,那么这个点现在所处位置对应的点为什么数?

以上的两个问题,分别把生活和数学背景引入了有理数的加法学习中,有利于在生活和数学上对加法法则进行归纳总结。问题1不仅能刺激学生回忆负数知识,还融合了学生关于加减法在生活中运用的经验。问题2唤醒了学生对数轴知识的记忆,同时还营造了直观的情境来学习两个负数的加法运算。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引入,再进行新课教学:“加法是所有数学运算中最基础的,如果加数为负数,如:(+10)+(-20),(-3)+(-7),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加法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这就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新课的有效引入,有着承上启下的效果。

三、情境性提问引领学以致用

所谓教学情境,实际上就是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环境以及情感氛围。很早以前孔子就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由此可见入境的重要性。良好的教学情境,既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也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问环节,如果能够和教学情境相融合,必然可以显著提升问题的效能。不管是生活式问题情境,还是质疑式问题情境,又或者是开放式问题情境,都是初中教学实践中比较常见的提问模式。这些提问模式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自主分析以及思考,同时也能够有机地将社会实践和数学学习相融合,充分落实了数学核心素养与社会参与的交融,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内容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如下情境:今天下午学校紧急通知,晚上7点左右召开一次家长会,但是由于时间紧急,不能详细绘制这次家长会的座位表,怎样才能够帮助每一位家长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基于这一情境,笔者向学生提问:为了使你的家长又快又准地找到你的座位,你会怎样描述?这一提问立刻燃起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热情,他们结合生活经验采用了多种方式对自己的座位情况进行描述。之后,笔者结合课堂发言适时引入“有序实数对”以及“坐标”等相关数学概念。由此,学生必然能够自然地对原有认知基础展开有效的数学思考,基于思考过程完成对新知的自主探究。

在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之后,学生必然会跃跃欲试,渴求新知。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有助于聚焦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燃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实现对问题的自主解决,经过长期的训练,必然会转化为对生活中真实问题的探究和解决。

四、层次性提问推进思考进程

层次性提问需要立足学情设计具有思维层次的问题,以引导学生展开循序渐进的数学思考。对于初中生而言,其思维的缜密性还有所匮乏,针对部分数学现象以及学习对象难以确保思考深度。此时,教师应充分结合学情,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设问,以推进数学思考的进程,实现思维的纵深拓展。

例如,在教学“四边形内角和”这一内容时,当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学习内容之后,笔者为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1)尝试画出一个长方形,基于测量和计算,求出内角和为多少度。(2)任意画出一个四边形,同样采用测量和计算的方式,求其内角和为多少度。(3)当前有一个四边形ABCD,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够证明四角之和为360°?(4)基于画辅助线的方法,你能够自主推导出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吗?上述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具有典型的层次性。在第一个问题中,首先给出的是特殊的四边形也就是长方形,引导学生感知其内角和为360°;第二个问题是基于特殊拓展到一般,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后两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所设计的具有典型层次性的一系列问题,对学生形成了有效引导,使学生展开由浅入深的数学思考,并通过自主的数学探究获得相应的数学结论,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式比较多元,关键是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既有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也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成效。与此同时,提问还是一门艺术,它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智力的成长,使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基于优化的问题在学生心里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金光槽.初中数学课堂中追问的有效设计与实践[J].数学教学通讯,2017,(29).

[2]王林.高效课堂始于有效提问[J].数学大世界(中旬) ,2017,(12).

[3]赵桦.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2015,(08).

责任编辑 李杰杰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自主学习初中数学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