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2018-10-21杨春琴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小学数学

杨春琴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依靠教师的授课与指导,还需要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此,数学教师有必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学,以此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本文以学生自学为话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方法;自学能力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而言,一旦掌握自主学习能力与自主学习方法,便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以此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方法的引导”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在符号化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不断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构造知识,经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针对数学学习的特点,机械学习、死记硬背、反复而无意义的操练都不能算做真正的数学学习,只有学生主动实现自己的内化和吸收,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发展智能,提高整体素质的连接与突破口。因此,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学生各种技能的前提条件,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掌握自学能力,才能在未来具备搏击科技洪流的本领,真正适应社会竞争,只有掌握自学能力,才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应对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的实施策略

(一)提供自学机会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需要在自学实践中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去探索和学习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小学阶段的很多数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然后得出相同边长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由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来验证猜想,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二)培养自学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前提,更是敲开知识大门的基础。但是,自学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课上和课下时间督促和指导。首先,在上课时间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去接触新知识、理解新问题。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学生去实践,通过自己的摸索来掌握知识。其次在课余时间,要通过预习和练习进行自主学习,在预习时,指导学生多问为什么,通过查找相关知识点来解决问题,通过课前自学、课后自学一步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最后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善于在生活中發现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和自学能力。

(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一旦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学生自然会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反之,学生必然会数学学习感觉到厌烦,严重的情况下,学生会对数学学习反感,从而不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1]。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重视起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具体为将数学的有趣性与实用性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给小学生,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展示数学知识时,有必要注重具体化与形象化,以此降低学生数学学习难度。这样一来,必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提升。教师一旦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接下来,便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真正的自学。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加强自学放大引导与示范,促使学生能够自学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掌握自学方法。为此,教师则需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自学情况,便于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自学,教师可以通过发布任务,以此增强学生自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及时解决学生自学遇到的难题。这样自学效果必然能够显现出来。

(四)以课堂为阵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则需要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以及自学活动为载体。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时,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数学教学大纲以及备课方案的具体要求,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以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具体为将课堂40分钟分割为“30+10”的模式,在前面的30分钟内,教师则按照自己的方式,或者是按照备课的具体要求进行授课,之后的10分钟,则可以完全让学生自主发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最终获取自学成果。这些结果,可以是一道问题的答案,也可以是一项学习活动的总结,更可以是数学游戏的结局。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掌握,则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到以课堂为主体的自学习活动。为此,教师有必要以课堂为阵地,以此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联系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精神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这一句话。“生活是最好的学习,实践是最重要的知识,社会是最大的课堂,教学做三者统一,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由此可见,要想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则需要注重结合生活与时间。由上述分析可知,学生自学活动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的主要阵地便是课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并不是唯一的阵地。为此,教师则需要在课外注重学生自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生活化自学方法。所谓的生活化自学,主要是指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或者是自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不仅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有必要结合小学数学课堂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参与到自学活动中,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婷.自主学习自由翱翔——浅析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J].学周刊,2013,(10):88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小学数学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