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8-09-13吴永兴

求知导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吴永兴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言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这个课题,文章总结了一些常见的现状,指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并给出了相应的方法,最后作出总结。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现状

1.学生的阅读学习较为被动

有时候,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功利性较强,把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视为最优先选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为主,对生字、新词、新句型投入了大量精力,确保学生在考试时不出错。如此一来,学生就被置于被动地位,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留给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时间少,与文章本身的联系脱节,导致学生无法有效地锻炼思维能力与文字素养。

2.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而轻视其人文性

前文提到,由于教学的功利性,很多教师往往把阅读教学等同于阅读训练,重视字词句方面而忽视课文的思想内涵。这种重视语言的工具性、轻视其人文性的做法偏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从结果来看,它弱化了文字的感染力,降低了人文熏陶效果,不利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3.个性化阅读欠缺

由于语文阅读课是由教师主导的,学生忙于应对教师的基础知识讲解与提出的问题,很少得到自主阅读的机会。如此功利化的阅读,使得学生失去了自主性,把找到问题的答案作为最优先选项,而自己的理解、自己独特的感受往往被搁置一旁。教师一人包办了问题与答案,学生永远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导致个性化的阅读、个人色彩的理解严重欠缺。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原则

第一,因材施教原则。阅读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第二,循序渐进原则。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处于快速增长期,而且个体间的差异较大,我们必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由形象到抽象的顺序,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阶段,选取合适的阅读教学方法。第三,以人为本原则。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以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尊重与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转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育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进行个性化阅读,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例如,在课文《山中访友》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爬山,寻找作者描写的景和物,将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起来。这种将阅读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容易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经过了思考和体验,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已经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山中景物的图片或视频,唤起学生爬山的记忆,那么学生将带着美好的回忆进行阅读学习,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

在低年级阶段,我们只需鼓励学生静静地把一篇课文或一本书读完,之后,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主要内容。等到学生逐渐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之后,就可以给他们灌输“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思想了。对于课文,可以圈出生词、勾出读不懂的语句、划出好词好句等等;对于课外读物,可以鼓励学生及时做好读书笔记,摘抄精彩的句段,在闲暇时拿出来朗读;在阅读课的时候,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3.合理运用多媒体

以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为例,第一步,创设情境,为阅读课堂教学做准备。教师根据教材文本内容与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将与恐龙有关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教学资源整合,给学生直观的体验,加强学生的代入感。教师可以就图片或视频内容向学生提问,比如“当你们看到图片时想到了什么?”在学生进行联想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继续进行引导, 告诉他们如果仔细阅读了课文, 将会获得更加有趣的知识。

第二步,初步阅读,掌握字词与文章大意。教师利用交互式课件、电子词典等软件,并结合微课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掌握新的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字词、重点语句,并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理解。之后,教师布置对应的小练习,进行及时检测。

第三步,深入阅读,强化情感体悟。在解决了字词句的问题,并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又进入了深入阅读环节。由教师提供相应的微课资源、播放朗读视频,对阅读材料进行情感升华,帮助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文本中所包含的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进行重点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性思维,并利用作品创作工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平台。

4.营造优良的读书氛围

(1)物理环境的塑造。在教室设立图书角,在家里划一个书房,这是给孩子读书的最低配置。小学阶段的孩子毕竟顽皮,在嘈杂的环境中很难做到心无旁骛。因此,必须为他们创造一个专门阅读的空间,一旦身处其中,就能立刻进入阅读状态,保证高效率。

(2)人文环境的塑造。比起被动服从,孩子们的天性更愿意接受主动跟随。因此,教师和家长的以身作则至关重要。在班级的图书角里,大部分可以放置儿童读物,小部分放教师自己的读物。在阅读课上,教师自己先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到传神处,可以毫不掩饰地微笑、点头,将阅读的乐趣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孩子们。潜移默化中,孩子们自然也会有样学样,从书柜中挑出喜欢的书,一本正经地读起来。同样地,在家中书房的书柜上,也放上家长们的读物,从“你给我看书去”变成“我们一起看书吧”。

5.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我们需要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

第一类:读物介绍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和认知能力,选取与教材中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向学生推荐。比如,课文节选部分的原著、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相同体裁的其他作品等,作为课堂内容的拓展延伸。

第二类:阅读欣赏课。教师需要抛弃阅读教学的功利性目标,字词、句型这类工具性知识不再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文章的“美点”,即人文熏陶效用和文字感染力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养成初步的语言审美习惯与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三类:成果展示课。学生在进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过程中所做的读书笔记与读书心得,可以单独拿出课时来进行集中展示,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经验分享与好书推荐,实现共同提高。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建设良好的读书氛围、注重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切实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參考文献:

[1]张丽艳.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技巧的练习[J].新课程(上旬刊),2016(12).

[2]曲晓明.探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中华少年,2016(31):45-46.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