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构建研究

2018-07-29周晶白志刚张一春

江苏教育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云计算职业教育

周晶 白志刚 张一春

摘要: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的构建,融合应用了Web1.0、Web2.0、云软件技术、远程数据交换技术以及云軟件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区域资源平台、顶岗实训、在线学习、区域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等丰富的功能。通过构建设计“1148”云平台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和应用服务体系以及监控管理呈现三合一的监管平台,搭建了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推进教、学、管模式创新,最终达到打造职业教育生态圈的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云计算;职业教育;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5C-0010-05

一、引言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日趋明显,职业教育信息化正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教育部制定颁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都把“推动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当前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标。

2013年,“互联网+”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于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一书。[1]2015年“两会”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意味着“互联网+”计划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王竹立认为,“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是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成碎片,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起来,成为新的体系结构。[2]因此,“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探索以互联网+模式构建的云服务平台重在集成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强调以学习者需求为导向、以学习者体验为核心,有效促进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3]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本真就是“重实践,重技能”。[4]为了更好地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江苏省教育厅、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三方通力合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结合“互联网+教育”理念,创新打造了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

该平台融合应用了Web1.0、Web2.0、云软件技术、远程数据交换技术以及云软件系统集成技术,实现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区域资源平台、顶岗实训、在线学习、区域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等丰富的功能。通过构建设计“1148”云平台服务模式、线上线下和应用服务体系以及监控管理呈现三合一的监管平台,推进教、学、管模式创新。[5]

二、平台构建设计

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以“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资源即服务RaaS”的云理念,解决目前职教领域所面对的诸多实训方面的热点痛点难点问题。该平台以“1148”服务架构为核心内容,服务架构如图1所示。

“1148”服务架构包括:1个云平台,1个云门户,4大重点专业方向(通信技术、网络安全、大数据和物联网)和8大应用服务平台,集成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区域资源平台、顶岗实训、在线学习、区域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等丰富的功能。云平台以云服务为核心,通过建立面向各类用户的统一云平台,搭建主管部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沟通合作桥梁,推进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最终达到打造职业教育生态圈的目标。

(一)“1”个云平台

服务于江苏省职教系统的统一云平台,省市级公有云+院校级私有云的混合云组网,各平台相对独立,但又紧密关联。

(二)“1”个云门户

各类用户均可通过云平台门户页面了解平台的功能、应用、资源,同时实现所有平台入口统一、所有用户身份统一。

(三)“4”大重点专业方向

1.通信技术类专业:在企业强大的通信技术人才支持背景下,云服务平台提供最新的通讯课程支撑学校通信类专业发展,培养由理论研究型向实践应用型转型的通信技术型人才。

2.网络安全类专业:依托职教云服务平台,创新性地研发了集成各类核心网络安全工具的实训平台,服务网络安全的专业建设以及相关的技能实训或竞赛等。

3.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依托职教云服务平台,服务于大数据专业建设以及校园大数据应用融合,提高校园管理质量和大数据科学决策能力。

4.物联网专业:依托职教云服务平台,提供最新物联网实训教学内容以及物联网综合信息平台,构建绿色、智慧、便捷的智慧校园环境,有效提高水、电、固定资产等资源的利用率。

(四)“8”大应用服务平台

1.区域实训基地公共服务平台。以区域各类公共实训基地、各职业院校可对外共享的实训基地为服务对象,提供场地建设、环境建设、师资培养、资源建设、教学组织、实训学习、社会服务等信息化服务体系。

2.区域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自身配置了大量自有数字化教学资料与资源,以职业院校师生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料与资源的在线上传与按需下载服务。

3.区域在线开放课程公共服务平台。云服务平台旨在为江苏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为全省职业院校提供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服务。

4.区域顶岗实习与就业服务平台。以区域职业院校、行业及企业、在校学生及往届毕业生为服务对象,建立起在三大类群体之间进行顶岗实习与就业信息化服务的桥梁。

5.区域学生双创服务平台。为本区域职业院校开展“双创”活动提供信息化服务,通过该平台可实现职业院校内部以及面向社会的“创客教学与指导”信息化,以及开展网络化的创业培训、项目对接、服务配套与跟踪辅导等,并为具有商业前景的创新成果和团队按需提供创业服务与支持。

6.区域职业技能竞赛公共服务平台。为参加职业技能竞赛的学校师生、各项竞赛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专家裁判、设备厂商等提供在线信息发布、信息交流、资料共享、竞赛培训、专家咨询、在线报名等公共服务。

7.大数据服务平台。从教学就业、学生服务、学校管理三大维度,为职业院校构建整体的大数据环境,实现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全校可视化和预测性管理,以及提供学生综合性和精准性就业服务等内容。

8.互联网+专业建设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专业建设”通用平台,针对各个热点专业在专业建设、在线教学、资源共享与管理方面的特点与需要,进行相关应用与资源的针对性强化与组织,形成了面向通讯、网安等技术专业的“互联网+专业建设”服务平台。

三、服务体系应用

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结合“互联网+教育”最新研发理念,创新打造“1148”服务架构。该云服务平台在运行过程中,结合落地实验校项目状态,构建了一体化服务体系模式,包括嵌入式基地服务模式、SaaS定制服务模式和线上线下服务模式。

(一)嵌入式基地服务模式

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网络域名为:ww.study31.com,建设基地位于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信息大楼12楼,平台和基地实景如图2所示。这种嵌入式基地创新了校企合作的模式,目前已经成为教育部立项的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二)SaaS定制服务模式

云服务平台能够为主管部门、院校、企业等机构创造SaaS模式定制化应用系统,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即服务”,而云服务平台的“云共享资源池”可向平台所有SaaS应用终端提供云共享资源,同时SaaS应用终端间的资源亦可按需共享,实现真正的SaaS云。

(三)线上线下服务模式

基于该云服务平台,我们打造了线上和线下的服务体系应用模式。线上和线下服务应用体系分别如表1和表2所示。

四、运营监控管理

职教云服务平台运维体系实现对学校软硬件的全面运维、监控、集中管理,对云平台主要功能模块的监控结果多方位呈现,提供安全管控功能保障基地的运维安全,提供价值挖掘功能推动云平台的持续优化。[6]云平臺监控管理模式分三层如图3所示,分别是监控层、管理层和呈现层。

图3 云平台监控管理模式

(一)监控层

IT监控系统对IT基础设施提供监控接口,监控IT基础设施的运行状况。IT监控结果的异常通过与综合告警管理之间的接口传递给综合告警管理系统。动环监控对物理基础设施中的动环设备提供接口,监控动环信息。微模块监控系统对物理基础设施中的微模块提供接口,监控微模块系统的相关信息,同时向动环监控系统提供PUE信息。应用管理系统与职教云平台之间的接口,对云平台应用模块的相关指标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通过与运维流程管理之间的接口进行告警处理。

(二)管理层

综合告警管理系统提供对所有子系统的告警采集接口,采集全网运行的告警信息。综合性能管理系统提供与智慧网络EMS、微模块监控系统、动环监控系统以及IT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监控采集接口。安全管控系统通过标准安全管控扫描协议,与IT设备进行对接,保障IT设备的运行安全。

(三)呈现层

3D可视化系统提供对资产管理、动环管理系统、微模块管理系统和IT监控系统的接口,收集资产信息、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实施的告警信息,完成这些信息的3D呈现。综合报表系统通过与有报表需求的各业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综合报表数据源的采集,完成综合报表的输出。价值挖掘平台通过与云平台应用模块之间的接口,实现价值点数据采集。

五、结语

职教云服务平台结合职业教育应用服务需求,基于互联网+理念,融合应用了Web1.0(云门户网站)、Web2.0(各类Web应用系统)、云软件技术(各类云SaaS服务的实现)、远程数据交换技术(云服务平台与数字校园的对接)以及云软件系统集成技术(云统一身份认证与数据交换),实现了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区域资源平台、顶岗实训、在线学习、区域大数据/物联网信息化等丰富的功能。

职教云服务平台与学校现有专业体系相结合,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互通共享。云服务平台中的通讯/网安/大数据/物联网四个专业建设资源与院校互通共享。另外通过大数据服务平台,一方面结合云服务平台各功能模块在使用中积累的过程性数据,另一方面结合学校功能全面的各类信息化系统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建立覆盖全校教学管理的全方位配套的信息化系统。促进了教育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革新,提升了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效率,以及智慧校园管理水平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基于互联网+的职业教育云服务平台的构建,有助于数字化实训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教学和管理效率;有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和社会人士的个体发展,通过实训资源云服务平台可以激励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相关人士广泛应用并参与创造各种数字化实训资源,营造网络化学习环境,发展新型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参与者个人的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有助于拓展云计算在职业教育教育实训资源建设领域的创新实例,为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提供可行的应用模型。

参考文献:

[1]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王竹立.”互联网+”教育意味着什么[J].今日教育,2015(1).

[3]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4]周晶,白志刚,张一春.职业教育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4).

[5]车明朝.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

[6]趙玉,陈志华.基于云计算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0).

责任编辑:王新国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Plus

ZHOU Jing & BAI Zhi-gang & ZHANG Yi-chun

(Nanjing Tech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Nanjing 210019,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plus integ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Web1.0, Web2.0, cloud software technology, remote data exchange technology and clou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software system. It realizes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regional resource platform construction, on-the-job training, online learning, regional data/IOT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1148" cloud platform service mode, online and offline application and service system, and the monitoring platform with 3 in 1 monitoring management, it builds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 service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plus to boost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learning and management,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system.

Key words: Internet plus; cloud comput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service mode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云计算职业教育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