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嵌入思维导图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18-05-28胡玲玲

东方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胡玲玲

摘要: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没有课堂参与感,学习效率低下。阅读材料作为整体存在的意义被忽视,学生过度纠缠在单词与句法上,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之上的思维导图强调思维的可视化和语篇的整体性,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文章结合教学实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存在的困难。

关键词:思维导图;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对单词,句型进行讲解分析,并加以举例说明。文章被看成了是词汇和语法的载体,甚少探求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段落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忽视文章内在逻辑结构,重视语言点分析,主要以填鸭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学生兴趣。学生在这种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呈现出消极的学习状态,没法主动参与对文章的分析建构。一堂课下来,学生对所要阅读的文章毫无整体概念,只记住了几个单词亦或是几个句型,耗时效低。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一篇文章时,很自然想到的便是找出阻碍阅读的单词或语法,而不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和思想以及论证方法。這样,阅读理解能力难以提高,便又愈发失去了阅读的信心。因此,改变这种着眼于细节的阅读模式势在必行。

二、思维导图

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兴起的思维导图模式给了我们以启发。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人脑思维方式的研究所创立的概念,是一种以直观形象图示来标识概念之间关系的一种思维记忆的方法。在绘制思维导图时,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上下级概念的层级关系,同时运用大脑皮层的所有智能,包括词汇、图像、数字、逻辑、韵律、颜色和空间感知等再现作者的思维过程;强调关键词的选择使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充分调动左右脑的大脑潜能,帮助学习者建构高效的认知图式,进行高级思维和有效记忆。思维导图的核心目的是激发人们的发散性思维,是针对线性笔记的缺陷而发明的一种非线性笔记[1]。

思维导图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语言知识的意义建构(manufacturing meaningless)。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一方面,学习者主动吸收新知识并扩充原有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学习者会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重组,使之更加符合现有经验。学习者在进入教室学习时,已经是带有自己个人经验知识的个体。教师并不能简单的按照自身对文章的理解进行单一的灌输,而应该是结合学生的经验背景,进行有效引导,帮助他们完成知识的扩展。教师的作用在于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习者实现意义的建构,让学习者成为学习的主体。能让思维可视化、图形化的思维导图(mind map)则是这一策略的有效表达方式。

三、嵌入思维导图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在未引入思维导图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着重于单词的理解和语法的正确表达,采用由“单词—句型—段落—语篇”的解码顺序。课堂教学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一些较为零散的知识结构,并未理解文章的整体布局结构,也不能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层含义。学生存贮于脑中的只是一些孤立的词汇,难以进行有效阅读。

意识到教学上的不足,笔者开始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概念。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版)第一单元“Time-conscious Americans”一文为例。在课堂开始之际,学生因没有接触过思维导图,所以笔者给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示范。强调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要围绕阅读材料的主题,不能偏离主题。在制作过程中,强调关键词的选用,学会用关键词来呈现和概括要点。具体课堂流程如下:

首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对材料的阅读,对语篇形成初步的印象。其次,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这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是说理性很强的文体,议论文一般由论点、论据和结论三部分组成。议论文一般会首先提出明确的论题,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论题所在,填在中间的圆圈内。论点需要论据的支撑,论据在文中是以逻辑的方式呈现,要求学生找出各个论据所在,摘取关键词,可以选择使用符合、数字等方式,填入旁边的圆圈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选用简练的语言。

在应用思维导读的阅读课堂上,学生是阅读的主要参与者。思维导图的架构作用在整理学生思维时能发挥出优势作用,简化记忆信息,促进意义建构。经过思维导图的整理,读者可以清晰追踪作者的思路,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对论点进行有效论证的,从而架起了一座连接读者和作者的桥梁。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可以成功的将作者的意图、作者的思维过程外显化。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思维导图,这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外显。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方便的观察到学生对语篇的理解情况,从而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有效判断。学生们呈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有学生选择了关键句,而非关键词来进行表达,这说明了学生没能对信息进一步深加工,可能是一种偷懒行为,也可能是水平受限;二、有学生关键词或关键句选择错误,这说明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并没有理解作者意图,不能跟随作者思路,阅读效率低下。根据学生们呈现出来的不同错误,教师在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之后做出判断,能及时调整课堂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要求。这样,课堂内容动态化,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小结

相较于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思维导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以有意义的语言学习取代了传统的不利于目的语习得的通过灌输和机械记忆的被动语言学习[2]。之前,学生英语阅读课堂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教师的讲解空洞无物,教师把阅读材料解析的非常清楚,学生没有课堂参与感。教师若选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外显自己的思维过程,并指导学生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让学生有课堂参与感和成就感,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学生也将从受困于单词,句法的局面中摆脱出来,英语学习将变得有趣起来。如果坚持训练下去,学生的思维习惯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看问题的角度也能更加全面,文章的架构和语篇意识也会明显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晨爽 张广 魏绪涛.思维导图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英语,2015,(2):17-19.

[2]陈敏.思维导图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5,(2):36-41.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