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艺术学科体系下的广播电视艺术发展研究

2018-05-14郭惠玲浦韫鸿张连军郭弘

工业设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视觉设计媒介融合

郭惠玲 浦韫鸿 张连军 郭弘

摘要:在全世界媒体融合形势下,大范围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到目前为止,媒体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互联网之间,广播、电视与互联网之间的单向融合,传统的媒介媒体大都只孕育和孕化产生了电子版块的媒体形式。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從中央电视台到省级电视台都先后申请推出了关于自己的互联网电子版。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和经验体会,网络电视媒介操作形式已经日渐成熟。媒体就是在这种不平衡的发展中逐渐融合。媒介融合增添了重要意义,体现于作品中、若干个媒介的冲突之中和日常生活予以呈现的过程当中。如果作品的形式不确定,或无法确定视角,它将有可能激发全新的鼬合见解,使读者观众培养长期的意愿,逐步改变优化他们的观点想法。在媒介交替之下,数字媒介融合与广播电视这种传统媒介媒体的融合之后进入到新的媒介形态当中。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艺术;数字媒介;视觉设计

中国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6-0097-03

1广播电视艺术学学科的发展走向

1.1广播电视新媒体学科方向的出现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广播电视艺术专业。专业除了对广播电视媒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之外,还对新媒体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诠释。这一趋势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分析原有学科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新的学科交叉,并在原有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对于相关的艺术院校来说,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才能与广播电视艺术的原创教学相匹配,才能真正融入新媒体的理论教育之中。因此,对于高校开设广播电视新媒体的艺术,未来需要做的是改善教师的配置。

1.2影视艺术学科对电视与电影艺术的整合

一些艺术院校在开设专业时把电影艺术和影视艺术称为影视艺术。划分这一学科的方法源于理论的观点,即电视和电影艺术知识体系的两个部分中的知识点有很多相似之处。学科划分的方式导致了“影视”的问题。此外,影视文化的研究和影视理论的研究,实际上都是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密切关系的争论。与此同时,一些新媒体的出现和两者的使用已经趋于模糊。在许多情况下,学科理论的完善可以用于影视教学范畴的两个部分。因此,从教学分工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应该人为地分割影视艺术,这与客观规律不符。今后,在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调整中,应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1.3广播学与传播学的逐渐融合

综合当前教学的实际内容,可以看出,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中主要涉及到电视以及电影,都是建立在传播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教师在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科中涉及到传播理论进行教学时,仍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传播学的方向。但是,当前国内很多艺术类高校在实际教学之中,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学科方向教学“越位”的现象非常严重。有些高校在开设广播学的基础上,同时开设了很多市场类的专业。虽然这类专业都以广播艺术为研究视角,但其日常教学内容与广播艺术的关联性并不大。这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思路是将有关于市场经济的知识放在了广播学的研究思路上,学生在学习这类专业的时候容易感到无所适从。另一个方面,广播学的专业划分也存在过细以及重复性过强的问题,较难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对于广播电视艺术学这一学科专业而言,在进行其中广播学相关的教学时,只有让其与传播学进行融合,才能够保证实际教学效果。

2基于视觉设计传递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特性

2.1艺术性与真实性张力塑造

从大众审美认知的角度来看,审美体验不仅仅是生活体验的复制,而是对生活体验的重新记忆。这基本上不同于日常的感受。当代中国艺术家邱志杰说:“摄影的尊严在于纪录片。”对于纪录片来说,最重要的是真实和客观性。真实记录的能力被称为纪录片。真实性是纪录片的基本特征。它如此令人震惊的原因也是它不可避免的真理。这种真实性超越了生活体验和日常感知,具有审美超越性的特征。图像的艺术性和真实性是两种相互交织、互补的关系,是现实与超越的完美结合。通过对大脑的细致观察和形象思维,摄影师用特定的形象艺术表现再现了自己的思想内涵。追求真实自然的艺术审美意蕴是广播电视艺术永恒的魅力。广播电视艺术可以真实地记录客观事物的全部细节,其独特的魅力在于它的现实表现,这在其他绘画的视觉语言中是不可得的。利用广播电视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特点,通过公众对图像的感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真实性的说服力,更贴近观众的心理距离。从艺术性和真实性的角度来看,在数字图像泛滥的时代,有必要思考未来的图像表达是否需要回归原版,而不需要在公众眼中进行任何数字处理。

2.2视觉感受与情感表达

视知觉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它不仅是一种感觉,而且是从生理器官的感性体验到情感体验的深化和超越。它是一个整合感觉、知觉和思维的心理功能的过程。广播电视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表现能激发人的眼球,激发人的情感。外观是模式的传输。艺术家永远不会用“纯粹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会被图像刺伤,或者是不合法的。了解世界。”因此,我们需要从内心深处获得一种独特的理解。在感性体验的基础上,有必要更多地依靠联想、想象等创造性思维,超越客观对象,在头脑中形成新的艺术形象。

3广播电视艺术融合下的发展现状

3.1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特点

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媒介产业是属于国有媒体媒介。而纯商业性的媒体媒介是以视听率决定一切,少量的参考其他评估内容和标准。而公共大众的媒体又与之相反,它的评估是以广播电视群众的口碑,既满意度和欣赏程度来作为宣传和考察的主要标准和内容,它不把广播电视节目的视听率作为唯一标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下的广播电视节目既要服务于社会,又要考虑一定的经济收益,从而既要考虑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又要考虑广播电视节目的导向作用,更要关注它在市场收益方面的表现。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数字广播电视节目不但不够全面,也会影响到各方面的收益均衡。所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的构建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广电的体制所决定的。

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有两个重要的特点,第一点是重视收视率,即广播电视节目在广众市场上的表现,这是广播电视节目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收视率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反映了广播电视节目在广大观众心中的喜爱程度。同时也为以后的广播电视媒体只以收视率为准埋下了隐患。第二点是重点强调了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特性,不能以单一的标准来评价节目的好坏,而是结合各方面领导、专家及投入的广播电视节目成本及收益比例各方面重要因素来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多方面的评估。体现了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广泛性,也为其它广播电视节目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的资料,主观评价标准与客观评价之间的标准及对成本指标的相对争夺,造成这些指标在实际的广播电视节目时不能更有效地体现。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的研究探索和实施,还是垫定了较好的根基及规范化作用,使现在的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标准以其为范本进行调协和修改的。在以上的标准上又提出了“绿色的收视率”的概念。就是积极的努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确保主流广播电视节目媒体媒介对观众的影响和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有效的体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性和引导性。绿色收视率的概念的提出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但绿色收视率更多的体现在对观点上的警示性和未来期望的美好性,并没有具体操作方案。相对于复杂并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实践和社会上的变化,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具有鲜明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其指标难以具体细致的实施与推广。

3.2广播电视艺术的发展现状

现阶段广播电视开始逐步向数字化发展。广播电视数字发展覆盖技术能够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快速发展,重点就在于数字发展技术的自身优势,数字的覆盖发展主要是由数字信息、通迅信息技术各方面的软件硬件共同组成,因为有了数字设备,才能保证了完善稳定的发展广播电视系统,在现代化数字信息中完善稳定发展有着积极向上的意义。广播电视中数字的发射覆盖技术将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目的变成可能,在广播电视数字信息技术的支持上,数字广播电视的应用更加完善、先进和稳定,也增加了数字的广播电视系统操作的持续性。目前数字广播电视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使广播电视在运行方面风险和缺陷被很大幅度的降低了,数字广播电视绿色化运行的完善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更加有效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

网络电视当今已经成为电视媒介发展的趋势,如小米盒子、天猫盒子等电视机顶盒已经逐步代替有线电视,但是发展的还不够全面,因为很多节目涉及到版权保护问题而被限制播出。但是众所周知,电视媒介播出节目无存储功能,具有转瞬即逝的特性,网络电视很好的弥补了电视媒介的这个缺点,使观众可以随时回看已播出的内容。

但是,我国正处在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居多,而他们对于网络是一窍不通的,消遣的渠道中电视占据着很大比重,所以目前来看,电视还是占据一定市场的。而且电视具有屏幕大,观影效果好,视频播放清晰的特点,加之网络平台的可回看性,能提高受众的观看效果。

如今,传媒的“大众时代”正过渡为“分众时代”,不同媒介的文化形态竞争与融合,表现出多元文化的技术性与全能性,它不仅体现着大众文化的精神,也兼容并包着精英文化、世俗文化、高雅文化与娱乐文化的精髓,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形态。

4媒介融合与广播电视的关系

4.1新媒体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

网络媒介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良性的竞争。

电视节目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网站与电视同步观看、实时评论。可以说网络媒介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而最终受益者还是观众,观众有了更好的观看体验,以及更广泛的观看途径可以选择。

近几年大量的网络自制剧,网络节目备受观众的关注与欢迎,使得传统媒体压力倍增,无论是节目的评价还是节目的收视率都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因为网络节目的审核相对更松,所以节目更容易迎合观众的口味,也没有播出时间档期的限定,给了网络节目更大的发挥空间,也给了观众更多的选择空间。

2015年优酷网大量的网络自制剧都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以及极高的点击量。直接导致很多传统媒体的影视剧收视率下降。

而受到冲击更为明显的是新闻类的节目,新媒体在传递新闻的速度上占有極大的优势,同时快捷方便,碎片化,受众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的看到新闻的实时更新,这是传统新闻媒体受播出时间方式以及审核的限制,无法相比的。

4.2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艺术发展

4.2.1完善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数字广播电视节目深入持久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节目评估体系。数字广播电视节目在科学的社会发展要求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了一系列的广播电视的改革。广播电视节目的评估体系是否完善,既关系到广播电视媒介的自身发展潜力,又关系到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能否满足社会需要的节目。所以,完善节目的评估体制是建立在数字广播电视发展中的重要要求。

广播电视节目在群众监测下和社会协调下传承及发展,提供了娱乐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强大。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的广泛应用使得评估广播电视节目又面临着各种融合的挑战和机遇,也承受着互联网及各种媒体融合的竞争压力,怎样保证持久稳定的发展,更好的提供优秀的表率作用,在竞争中胜利,是数字广播电视节目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形式下,只有构建了完善的广播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占住先机,根据科学的评估,使之广播电视节目的融合更加受大众喜爱。因此完善的节目评估体系是数字广播电视节目融合的前题,也是更好的适应环境发展和变化的必然选择。

4.2.2创新广播电视节目的媒体表现形式

媒介融合使媒体产生质的改变,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它将各种媒体之间、各种元素之间有效的结合产生出一种全新的媒体,更有效的传达消息和信息内容。媒介融合是多元化、多元素、多功能、多种传播手段的结合,它将所有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结合、处理,并能产生更适合社会大众的新产品和新的节目形式,更有效的服务社会,同时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与宣传,使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的信息更加有效,塑造消费者认同的电视节目品牌。

网络媒介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良性的竞争。电视节目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元化,网站与电视同步观看、评论。可以说网络媒介为传统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思路,而最终受益者还是观众,观众有了更好的观看体验,以及更广泛的观看途径可以选择。

4.2.3改革广播电视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媒介融合已然成为广播影视行业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单一技能的从业人员和单一领域的传播媒介已经难于支撑密集性的信息传播和应对融合媒体的巨大挑战。解决此难题的对策之一在于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这种挑战的融合实用型人才,既能担当起多媒介传播功能,又能有媒介融合思维意识及融媒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广播影视人才尚不能完全适应数字网络时代的要求。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业界已经对高校广播影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诉求,那种仅仅胜任单一的艺术创作或技术操作的人员已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形势。当下业界更需要的是既懂广电业务以及文艺,又懂影视艺术与数字技术,还懂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全能型人才,或者说更需要的是基于媒介融合形态下的能够同时从事文艺编创、新闻业务、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等多功能并举的专门人才。面对这样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影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找出一条融媒背景下影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才能顺应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构成新的艺术经验和文化逻辑。

5结论

当下,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组织进一步走向联合,“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个无处不在,涉及范围广,影响巨大的现象。

一方面,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在广电、通信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与应用,传统媒介的界限渐渐模糊,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媒介终端可实现功能逐步强大。

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及文化潮流的发展与进步引发社会阶层的“碎片化”,并由此延伸到市场的“碎片化”和受众的“碎片化”,大众时代过渡为分众时代,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人的角色转变为需要为其量身订制娱乐、资讯服务的用户。媒介与消费者的互动更加充分,传媒产业正以日益丰富的信息娱乐元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精品与匠心,仍然是这个时代不变的追求。

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艺术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8086)。

参考文献

[1]范卫锋.新媒体十讲[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宫承波.媒体创意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广播电视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4.

[3]保罗·莱文森.新新媒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4]李良榮.网络与新媒体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5]刘自雄,闫玉刚.大众文化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

[6]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7]仇勇.新媒体革命:在线时代的媒体、公关与传播[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8]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9]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伊莱休·卡茨.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1]阿瑟·伯格.媒介分析技巧[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2]宫承波,闫玉刚.文化创意产业总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3]林沛.2017广电政策特点与趋势[J].中国广播影视,2017,12.

[14]冷成林,林沛.2016年全国上星频道生态报告[J].中国广播影视,2016,12.

猜你喜欢

视觉设计媒介融合
互联网背景下用户界面图标品牌化视觉设计研究
蚌埠市双墩遗址对视觉符号的传承与影响
基于新媒体的视觉设计研究
电子商务网站视觉设计的策略
线上品牌视觉设计研究
“第三次浪潮”下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与转型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