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取科学引导策略做好小学数学教学

2018-03-22陈菲

魅力中国 2018年34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陈海勇

摘要:数学是一项综合的教学科目,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生活实践意义重大。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以便能够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掌握良好的基础知识,还能够养成良好的数学综合技能,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技能;引导教育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传统数学教学中往往是在教师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下开展的,学生只是作为课堂的“接受者”来进行学习。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较差,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学习起来相对较慢。为了学生能够考出好成绩,教师往往不愿意花时间来让学生自主学习,大多都是直接传授给学生一个结果、结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身的思维,“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却相当于“拔苗助长”,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缺乏张力,难以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让学生能够从理念上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于自身成长、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自主性,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讲述自己每天从家里到学校路线的方向变化。由于每个学生家庭位置都不一样,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思考与体会。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同路的学生进行回忆、辨方向、画路线、说路线,看谁说得准,看谁分得清。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入手进行学习分析,就能够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养成在生活中善于体会数学、运用数学的良好习惯。一旦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自主思考、自主总结习惯,那么他们就会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不断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案例、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特色。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能够更好的丰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更好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牧羊人”,是课堂纪律的监督者、是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处于一个对立、矛盾的境况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灌输教育”,对于学生管理过于严格,学生一个个都成了“知识的容器”,但是却失去了学习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对于学生的日后学习生活极为不利。

新时期教学中我们就要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与引路人。毕竟数学知识千千万万,教师不可能引导学生一点点去学习、去体会,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学习、动手实践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整体掌握,让他们能够通过自身的探究学习获得学习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新时期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探究性与实践性学习,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专场演出”,而是学生们的自我展示、自我提升的平臺。比如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更好的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已有知识开展“剪纸”活动,通过适当的剪裁对比,让学生体会梯形与正方形、长方形的相似之处,让学生感受到底、边与高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通过原有知识进行新知识的推导。再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的模式来进行学习交流,从同龄人那里获得思考问题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同龄人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完善他们对于知识的整体感知。这样以来,学生获取知识的经历变得更为丰富,对于知识的理解也会更为透彻,学习效率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教学中我们要多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去感悟知识、领会知识,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原理与学习技巧,更好的升华学生的数学综合认知,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创设的,以期能够通过大量的书本作业、大量得到练习题来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数学原理的综合感知。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将时间都花费在了完成作业、应付作业上。虽然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算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书呆子”式的人才缺乏充分的实践运用与创新思维技能,依然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时期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与人文理念,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与综合性发展。将学生从应试模式中解放出来,更加重视他们的多元化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做好基础知识学习之外,也要关注学生课堂之外的生活,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体会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

比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就日历这个事物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让学生说下自己家的日历长什么样,比如有万年历、年历、月历、周历、日历等多种形式的记录日期的方式,每种日历的使用方式、表达方式也各有特色,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综合感知。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常见的扑克牌中蕴含的日历知识进行渗透,比如52张牌代表全年52个周,4种花色代表四季,2种颜色代表日夜……让学生通过身边现象来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让他们在以后课下娱乐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数学原理,体会到数学带来的趣味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上标注出来,看哪些同学的生日离得最近,哪些是同年生的,哪些是同月生的……让大家在记录生日的过程中感受到日历中的不同知识,进而更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究兴趣。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敢于转变教学观念,善于创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不断促进学生数学技能的全面发展、综合提升。

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引导学生从基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思维能力入手进行引导教育。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娜婷,吕纬纬.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7(5):124-125

[2]杨建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7,4(4):117-118

陈菲

摘要:数学是一项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教育以及综合实践技能培养都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小学阶段处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养成阶段,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不断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一、创设趣味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基础性强,概念知识与基础知识较多。不少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都感觉数学知识相对枯燥、单调,计算题、公式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创设趣味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重量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不少学生会不假思索地说铁重,之后才会反应过来是一样重,这样一来,就能够让大家在笑声中感受到重量的含义。此外教学中我们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思考“一瓶水和一瓶沙子哪个重?”怎么让铁片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那么重的轮船会漂在水面上呢?引导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感悟数学原理。另外教学平均数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说出班上谁的体重最大?谁的体重最小?谁的体重比较标准?组织大家比体重,通过目测、估算,再用电子称进行实际测量,看谁算得准。通过这样的趣味化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重量的实质,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趣味运用,加深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理解。此外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估算书本的重量、一瓶水的重量,之后再运用电子称进行称重,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量的差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基础认知能力。

二、重视开展问题引导

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开门见山式的教学,平铺直叙地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公式的学习、练习题的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进行逆向思维,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中来,感受到学习的过程。

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去学习,事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明确知识盲区、明确学习重点,更好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比如在教学平均数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觉得自己的身高、体重在班级内处于什么水平呢?怎么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标准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之后引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分别统计班级内男生、女生的身高、体重,之后求出平均数,就能够明确看出自己的身高、体重在班级内处于什么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全国不同年龄段男女生的身高、体重标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达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探究。

另外在练习题设计上,也要注重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补充问题、改变条件、探索不同的答案,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问:一个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各自讲述他们的道理,让学生在充满自主、创新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分析与学习。

此外教学中我们也要善于鼓励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让数学课堂成为解决学生学习难题、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的场所,让数学知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比如在教学表面积、体积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为什么饮料瓶是圆柱体的,而盒装奶是长方体呢?

三、联系学生学习生活

生活是数学知识的主要源泉,也是数学知识的最终归宿。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运用,更好的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我们要善于摄取学生熟悉的现实中的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其实就是在发现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既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比如在教学“轴对称”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折纸游戏、剪纸手艺进行综合学习。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轴对称知识进行生活实践,通过轴对称图形的设计、运用等知识进行侧面渗透,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综合性的实践场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所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探究来获得知识,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

四、鼓励学生创新运用

数学是一项综合性的教学科,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学习、运用之外,也要关注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创设创新实践场景让学生将所学的數学知识进行创新运用,不断升华他们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比如在教学面积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班级面积、校园面积的测量、计算,之后再通过断杉镇面积(169。6平方千米)、惠水县面积(2470平方千米)、贵州省面积(17。62万平方千米)等知识的引入让学生进行计算对比,让学生认识到天外有天的意义,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实用价值。又比如在教学比例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了解地图中的比例尺知识,让学生掌握比例的相关概念。之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来绘制班级地图、绘制校园地图。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课下探究的形式来绘制生活地图,将班上同学的住址与校园所处位置绘制出来,这样就能够很直观地认识到大家的所处位置。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来进行综合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更好的巩固他们的学习过程,升华他们的学习体验。

总之,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与实践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升华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文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实践.新校园(上旬)(3),(2017).177-177

[2]陈晶.采取有效引导策略做好小学数学教学.中华少年(31),(2017).108-109

[3]邱崇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江西教育(6).(201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