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彝族地区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8-03-22吴元富

魅力中国 2018年34期
关键词:良好养成留守儿童

吴元富

摘要:“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当前我们学校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留守儿童"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彝族地区;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我们西南彝族地区,外出打工者越来越多,于是孩子就会长期留在农村,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生活,成了“留守儿童”。在对他们的教育上就出现了某些空白,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

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面认为自己长年在外,对孩子照顾不够,心存愧疚,一方面是爱子心切,所以偶尔回来一次总想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在物质要求方面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却视而不见或不忍心责备;而爷爷奶奶们则是隔代亲,感觉孩子这么小父母就不在身边很可怜,在加上农村的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于是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只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并且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至于习惯问题,他们认为“树大自然直”。因此,许多老人对孙子辈总是娇宠、溺爱,事事包办,没有原则。不少留守儿童就养成了自私、任性、懒惰、依赖心强、自理能力差、不爱学习、缺乏爱心、没有礼貌等不良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我们彝族地区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重视教育方法的运用,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确保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良好的习惯若能在儿时得到及时的强化,那么,就会有助孩子们今后在这方面形成永久的好习惯。因为此时儿童的行为表现具有反复性、重复性的特点,任何行为习惯在儿童时期都处于萌芽阶段。既易于养成好行为习惯,一些坏习惯也易于得到纠正。在我们的工作中可以從多方面来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如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将目标按阶段进行分解,并予以具体化。儿童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所以,对孩子的激励,首先要建立一个明确的、鼓舞人心而又去切实可行的目标。同时,还要将目标分成许多小目标,使目标始终处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中。当孩子完成一个小目标后,要及时给予强化,这样不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而且通过不断的激励可以增强信心。及时反馈就是通过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后,成人就要及时将完成情况的评估告诉他。要取得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后尽快采取适当的强化方法。在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小小的鼓励就能够起到强化的作用。用消极强化代替惩罚,消极强化是为了增强行为,激励行为,而惩罚是为了企图消除行为,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根据斯金纳建议以及教育的证面性来说,在教育过程中采用惩罚的方法是违背教育原则的,应该予以禁止。我们提倡用消极强化代替惩罚更能发挥强化的作用。

二、重视家庭教育对留守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家长的教养方式,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所采取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它影响着孩子的认知、人格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教养态度、方式,对子女的影响截然不同。家长对子女的支配性态度,会使子女有消极、缺乏主动性,依赖和顺从等不良行为;干涉性态度会导致子女的幼稚、被动;娇宠性态度会导致子女的任性、幼稚、神或柔弱,影响子女的合作、独立和直爽。可见,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有利于孩子向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而错误的教养态度、方式则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

家长的行为习惯指家长日常举止的稳定性,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工作习惯等。好的习惯一生受益,坏的习惯有害终身。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儿童正处于发展时期,各方面都还未定型,既容易养成好的习惯,也容易形成不良的习惯。所以,我建议孩子的父母至少要留下一位在家亲自照顾孩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是紧密结合的。

三、学校要不断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还不能接受和掌握日常生活学生中的一些规则,顺意性大,如何帮助他们清楚、准确的理解规则要求,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摆在我们广大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做到一下几点:

(一)了解留守儿童,建立融洽关系。

只有教师成为他们的朋友,他们便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对教师执行良好习惯的要求有重要作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行为规则。

我们要以身作则。如要求孩子们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拧太大,自己也必须按要求做到。因为孩子们常常以教师作为典范,教师怎样做,便会对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帮助留守儿童认识自己现在应该遵守哪些校纪常规,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让他们明确什么是自己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让这些规章制度通过活动,在留守儿童脑海中潜移默化,内化为留守儿童自觉的行为。

(四)加强留守儿童暴力行为的矫正,使其养成文明健康的好品质

由于受各种暴力游戏的影响,在留守儿童中出现了偷东西、打群架、棒恶意伤人的暴力行为。这些都是由于心理的问题所引起的。只有强化心理教育,对其心理问题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促使他们人格健全发展,健康成长。 教学中灵活多样地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 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广播、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途径开展各种活动,加强思想教育,陶冶情操。开展故事比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聘请法制辅导员开展法律知识讲座。

总之,留守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既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也离不了学校的精心培育,同时还需要社会的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良好养成留守儿童
积极的思想引导在形成良好班级氛围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