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言语的生命活力

2018-03-07李骏骅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阅读策略

李骏骅

摘 要:教师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引导学生理解并积累语言,通过欣赏、品读、感悟、背诵等多种言语实践,领略文字独特的魅力,感受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通过呈现不同的教师在课文《穷人》片段中的教学实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聚焦到语言中理解、感悟、品读,从而达到言与文的融合和共生。

关键词:言语活力;语言习得;阅读策略

《穷人》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列夫·托尔斯泰的两篇作品中的其中一篇,文章所传递的是“穷”泯灭不了人们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心理描写的细致入微,是本课的一个显著特点,许多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本课时,都能够敏锐捕捉到文章的这一特色,在穷人的“穷”与“不穷”之间展开教学,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相径庭。

让我们先来看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学习课文9~11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默读9~11自然段,并画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

生读文画出相关句段。

课件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师:桑娜非这样做不可是为什么?

生谈自己的观点(略)。

师指点:她只知道要这样做,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所以桑娜毫不犹豫地把孩子抱了回来。

课件出示:她忐忑不安地想:“她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她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指名读这段话,并观察这段话有什么特点?

生交流(略)。

师: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我们知道了,桑娜抱回这两个孩子心里充满了矛盾,那我们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一读到省略号就要想一想,要读出桑娜矛盾的心理。自己试着读读。

生(略)。

师:课文上用了一个什么词,显出了她心里很不平静。

生:忐忑不安……

师:她为什么这样不安?

生交流(略)。

……

很明显教师已经关注到课文中对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的描述是课文心理描写中的重点,所以安排了学生找到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后即刻聚焦到文本描写的空白点,桑娜当时矛盾的心理过程,让学生思考“桑娜为什么非要这样做不可”,接着出示了体现她矛盾心理的一段内心独白,引导关注这段语言的形式,如省略号的用法等。但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停留在了文本表面,人物“忐忑不安”的心境无法触摸到,作者独到的心理描写手法无法感受。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金明东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处理:

课件出示一组词语:忧虑;心惊肉跳;忐忑不安。

师:请一位同学来领着同学来读一读这组词语。

生读(略)。

师:不错,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组词语的规律?

生:这一组是描写人物心情的。

师:是的,这是一组描写人物心情或者心理活动的词语,谁能用上“忐忑不安”来说说课文的内容?

生:桑娜忐忑不安的等待着丈夫……

师:课文中描写桑娜这种心情是在课文的9~11自然段,请大家默读课文9~11自然段,边读边画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的句子。

生默读画句子(略)。

师:我们来汇报汇报,一人说一句,重复的我们不说。

生1:自己的孩子够他受的了。

生2: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生3:丈夫会怎么说,怎么做?(略)

师:好,老师把你们刚才的汇报整理了一下。

课件出示:他会说什么呢?

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呢?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师:如果一句话代表一件事,应该怎样排序呢?

生试着排序(略)。

师:那课文为什么不按我们排列的顺序来写呢?

生1:这样写表现出桑娜当时心理很复杂。

生2:如果这样写就不够真实了……

师:这就叫忐忑不安,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词看出“忐忑不安”?

生:……(从神情、动作、心理、语言)

师: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忐忑不安”吗?

生:……

师:请你们读出这份“忐忑不安”。

生读片段(略)

师:还有吗?

生:还有省略号,感叹号中可以看出忐忑不安。

师:真好,学习语文能够研究到了标点符号中了,这就是——

生:忐忑不安。

师:这段话对忐忑不安的描写很细致,无论人的——

生:神情,动作,语言,标点。

师: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这段话。

……

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理念早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但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统一,达到一种言与文的融合和共生确实是当下我们语文课堂值得思考的话题。

首先,教师敏锐捕捉到《穷人》一课中人物内心独白描写,对六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感知材料。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聚焦到这样的文字上,理解、感悟、品读,有效增强了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

其次,教师创设了言语环境,内化积累语言。教师要在具体的语境中带领学生理解并积累语言,通过欣赏、品读、感悟、背诵等多种言语实践,领略文字独特的魅力,感受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为了让学生体会桑娜内心的复杂与矛盾的变化,教师引导他们找到表示人物桑娜“忐忑不安”的句子,之后质疑和比对人物内心想法的非常态性,透过文字触摸到人物的内心,随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师生配合读到记诵等,将表达形式储备到学生的语言仓库中。

同时,教学行为指向阅读策略的指导。教师从关键词“忐忑不安”聚焦到文本的表达,再请学生梳理出人物矛盾心理的归因到具体的表现手法,即不仅从心理描写,还可从人物神态、外貌、动作、语言甚至标点符号多视角展现,层层深入,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3.

[2]何斐,熊生貴.语文课堂自主展练的价值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7(9).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阅读策略
论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地方高校开设语言实践课的必要性及优势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