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研究

2016-10-09

考试周刊 2016年76期
关键词:语言习得语境

岑俊毫

摘 要: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角度阐述了语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并以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创新实用英语》为例,提出了在课堂中运用语境化教学方法,以语篇教学为切入点在语境中学习词汇语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语境 词汇语法 语言习得

一、引言

“在以媒体、信息和传播领域为主的技术创新推动下,资本、商品、人员、图像、话语在世界范围加速流动,从而形成全球性活动、共同体组织和文化的新格局”(Blommaert 2010:13),在此全球化的背景下,学生对于作为国际语言的英语学习更刻不容缓。虽然中国的英语教学已经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哑巴英语”和英语学习的“费时低效”现象(戴炜栋,2001)。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等理论角度阐述语境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性作用,并以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创新实用英语》为例,提出了在课堂中运用语境化教学方法,以语篇教学为切入点在语境中学习词汇语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二、语境

20世纪80年代,Halliday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指出语境可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与互文语境三大类,并将语篇与语境间的相互关系因素概括为语篇、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文内语境和互文语境(Halliday&Hasan 1989)。Halliday认为,情景语境包括三个变量,即话语范围、话语基调与话语方式,并明确提出了文化语境决定整个语言系统的意义系统,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语境,且情景语境是文化语境的缩影,不同类型的情景语境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语境(胡壮麟等,2008:421)。

在认知语言学中,一个人的认知环境中的各种信息构成了认知语境,而认知环境是由一系列可以显映的假设构成的集合(何兆熊,2002:189),此类假设与特定的语境形成关联(Sperber& Wilson 1986:122),并通过交际双方的理解过程使认知环境中的旧信息和交际过程中的新信息相互产生作用而最终得到显映(Brown 1995:45)。因此,我们激活了认知语境,就可以自由利用认知环境中的任何相关信息。

在Ellis的二语习得程序模型中,二语习得由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两个阶段构成(见下图)。输入阶段包括输入和内化(Intake)两个阶段:第一,关注部分信息并将其储存到短期记忆中内化;第二,将部分内化过的信息作为二语知识(L2 Know ledge)储存到长时记忆中。

图 二语习得程序模型(Ellis,2005:35)

三、语境化教学方法

(一)语言输入

高职高专英语教材选用的文章语料真实且题材多样化。以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创新实用英语》为例,该教材的前言中就非常明确地提出“通过情境式教学手法,将美国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带入中国的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体现先进、创新的国际化教学理念”(盛湘君,2012:i)。因此,该教材适合应用本文提到的语境化教学活动。正如戴炜栋、陈莉萍所言,这些语篇“含有大量语言使用情景的目的语结构让学习者建立形式与意义的连接”。英语教师恰恰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些语篇指导学生做“形式连接意义”的练习,进而有效地理解并掌握“语域”的概念,并且关注语域的三个变量在语篇中的体现,从而习得实际生活中有用的语言表达式。以《创新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Text A “Waiting for Ages!”第6页两位朋友之间的对话中包含以下词汇和结构:“Im completely hopeless”,“I was basically wasting time...”,“window shopping”,“because”...“I wanted to make sure you were here first so that I didnt have to wait around for you”,“never mind”,“at least”等,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使用以上词语与结构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并讨论以上词语与结构的时态、语态及其所对应的人际关系;

2.亲身体验并陈述上述词语与结构组成的句子在语调(升或降)变换后传递的不同感受;

3.总结上述对话中的语域变量,即话语范围是在街头的约会地点,话语基调是朋友间的交流,话语方式是生活口语。

上述基于语篇的语法教学与课堂练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加深形式与意义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分析与学习语篇的能力,以增强语言输入的有效性。

(二)在语境中学习词汇语法

仍然以《创新实用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在该单元的课后练习中有四个语法结构练习:“选词填空”题里的“介词搭配”,“单项选择”题里的“重点词汇、短语及时态”,“情境匹配”题里的“为迟到找理由”,“翻译”题里的“运用重点句型”翻译给出的句子。这些语法结构完全可以应用到Text A朋友间对话的语境中,并结合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手段,安排学生反复练习词语和结构运用,以及衔接、信息提取。例如,安排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文中作者所说的句子“Jane,there you are.I was beginning to worry”,指出文中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并在文中找出他担心朋友的理由,然后模仿朋友的语气将“情境匹配”题里“为迟到找理由”运用到对话中,以此展开会话练习等。因此,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与对话交流反复练习使用,最终习得上述词汇和语法结构。

(三)语言输出

输出包括第二节课前展示小组学习报告或感想,以及情境化表演。情境化表演可以合理利用真实的道具、语料及角色来体现语篇所体现的文化或者文化对比现象。例如,学生在学习第一单元的“沟通方式”这部分时,就可从中国沟通方式、美国沟通方式和中美沟通方式对比三个层面构思学习报告或感想,并通过如见面打招呼或赔礼道歉等具体的沟通方式,把中国人的腼腆含蓄及美国人的开放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在完成此类学习报告并具体展示的过程中,各小组学生需要搜集权威的资料并且反复练习表演一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无形中就使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于之前的输入,并且生动有趣的情境表演增强了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改变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的旧印象,提高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在此类输出过程中更好地习得英语语言与文化,并且在比较的过程中体会到英汉文化差异并具有这方面的意识,改善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利用

概念间的相似性易引发认知联想,作为语篇的笑话也是如此。笑话句子简练却幽默,通俗却引人深思。它能让我们在开心一笑之余明白一些道理,领略一些人生启迪。在《创新实用英语》这套教材中,每单元的第七部分都是“趣味阅读”,其中大部分都是英语笑话。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笑话建立语境,激发学生联想,提高其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与欣赏能力。比如,《创新实用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第82页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受人帮助之后扬长而去的故事:“One day,tom was kicking a ball under some trees. He kicked it so hard that it stuck between two branches of a tree...a man was passing by with an umbrella in his hand.Tom went up and asked for help. The man threw his umbrella at the ball ad it was knocked down. But unfortunately, the umbrella was caught in the tree. Tom was happy to have his ball back and went away with it. He did not even thank the man. How did the poor man get his umbrella back?No one knows。”教师可以借助电脑将该笑话制作成简单的动画,并且在动画末尾处插入校园里不文明行为的短片,然后在课堂上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之后安排学生分组讨论这个笑话的幽默之处,并且挖出其中的深意。就学生而言,动画与短片激发的联想是他们对于文明行为及个人素质的反思,因为两者体现的概念具有相似性。

四、结语

英语教学既是语言教学又是文化教学,而语篇教学则是实现高职高专英语“实用为主,够用为度”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高职高专英语的语境化教学做了初步探究,以促使传统的老师口口传授词汇语法、学生机械背诵的枯燥教学与学习向语境化教学方式转变。语境化教学方法将英语作为有力的语言工具,让学生在习得英语文化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将英语运用其中,这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提高了其语言应用能力与交际能力。英语学习不再是生僻的词汇与艰涩难懂的语法,而是活跃在语境中的工具与文化习得的桥梁。本文对语境化教学中学生在英语词汇语法知识运用能力方面的提高程度缺乏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这是本文的局限所在。

参考文献:

[1]Blommaert,Jan.The Sociolinguistics of Globalization[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2]Brow n G.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3]Ellis 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Halliday M A K & Hasan R.Language,Context,and Text: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M].Victoria:Deak in University Press,1989.

[5]Sperber D & 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6]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322-327.

[7]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92-99.

[8]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何兆熊等.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盛湘君等.创新实用英语[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语言习得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认识及其与语言习得和教学的关系探究
利用网络资源创建大学生英语学习资料库的实践探索
基于联想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词汇教学策略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试论当代语境下段维的旧体诗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