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让数学学习更具深度

2018-02-24李新华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翻转课堂数学教学

李新华

【摘要】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一学”模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将教学变成了“学一教”模式。这种转变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形象的学生思维之间搭建了合适的桥梁和纽带,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地掌控数学学习节奏,为学生理解而教,真正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数学教学 翻转课堂 深度学习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让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讲座、阅读电子书等方式进行自学,还能在网络上与同学讨论。21世纪初开始在美国兴起。随着国内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已得到普及,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将原本在课堂上进行的新知识以在线教学的形式在课外实现,而课堂内则变成师生互动和交流的场所,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深度融合,为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小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也讓数学课堂变得更具深度。

第一步:“翻转”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节奏,课前自学更具深度

如果说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是一种系统学习,那么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在线自学则是一种碎片式学习。一是,翻转课堂大多数的视频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都比较“碎片化”,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二是,视频本身的长度也都比较“碎片化”,一般都控制在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三是,学习时间和学习步骤的“碎片化”,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更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碎片化”学习效果的积聚。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完全可以自我掌控学习节奏。

【片段1】

例如,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经初步调查得知,有47%的学生看了两遍,30%的学生看了1遍,其他学生都看了3遍或3遍以上,学习效果也迥然不同。视频后的检测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如果3a=4b,那么a:b=( ),你是怎么想的?

多数学生都能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正确答案,个别学生居然想到了多个方法:

生1:我用的是假设法。假设3a和4b都等于24,算出a=8,b=6,最后求出它们的比。

生2:我是推理出来的。3个a就能等于4个b,说明a大b小,那就只能是4比3。

……

【反思】事实证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无论是已有的学习经验还是进行自学的能力,无法一概而论,而这种借助微视频的自学,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让自学不再浮于浅表,而是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实现批判性的学习新知识、新思想。

第二步:“翻转”给学生创造更多探究空间,课堂交流更具深度

新课程理念要求: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更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映的认知规律及心理发展方向的特点,课堂交流就是教师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全面提升了课堂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通过课堂互动,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他们不仅可以相互学习,更能随时质疑、及时补充。这对于逻辑思维还不是很强的小学生而言,数学课堂翻转给他们提供的这种探究空间,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能帮助他们将之前自学的碎片式的学习成果系统化、结构化,有利于抽象数学模型的建立。

【片段2】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学生是这样进行课堂交流的:

生1:我知道了转化,就是把新知识变成我们学过的知识。

生2:利用转化,可以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这样拼成长方形,就可以求长方形的面积了。

师:你是怎么转化的?到台上来跟大家讲一讲。

生2:(到台上边操作边说)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把剪下来的三角形平移到这一边就拼成长方形了,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3:为什么沿着高剪?

生4:为什么要把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

生5:变成其他的图形可不可以?

生6:有没有其他的剪法?

生7:会不会变成正方形?

【反思】课堂交流是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所进行的语言交际活动,是一种从简单到复杂的意义建构。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也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室内的巡视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发展起了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学生们彼此帮助,甚至是相互质疑、解惑,这样深入的交流不再是一个人的舞台,而是更多智慧的碰撞、融合,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变得更加清晰。

第三步:“翻转”使学生学习实现引申发展,思维训练更具深度

深度学习的特点表明,在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应该设计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的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实现引申、发展和思维成长。因此,教师应先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既定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方能让思维训练更具深度。

【片段3】在教学《平均数的意义》时,教师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训练:

1.猜平均数,渗透移多补少

师:瞧咱们国家的男篮队出场了,姚明身高最高226厘米,最矮的身高182厘米,你觉得我们国家男篮队的平均身高可能是多少厘米呢?

生1:203厘米。

生2:我猜199厘米。

师:揭示答案的时刻到了,平均身高200厘米,你猜对了吗?课前老师随机找了100个五年级的学生参与了此次竞猜,利用excel这个计算平均数的神器,算出了大家竞猜的平均数,199.8!保留整数就是多少?难怪我国著名数学家马希文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平均数总是更加的接近实际。

2.动手实验,培养辩证思维

师:7号队员第五场比赛得了多少分?这5场比赛的平均分又会有什么变化?下面咱们一起做个实验,把你猜测的数据输入电子书包,观察图上的几条表示平均数的线,你有什么发现?

3.回归生活,关注人文教育

师:东东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标志牌显示:平均水深130厘米)

东东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45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东东的想法对吗?

【反思】深度学习是从学生的角度强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达到的一种境界,即让学生的学习不是浮于浅表的、机械模仿的,而是真正能落到实处,触及学生的思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翻转课堂在解决问题方面浓墨重彩,围绕教学重难点,充分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这一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学生思维的成长水到渠成。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科学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它更要求学生持续不断练习。有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我们相信,这种学习方式的应用必将带来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翻转课堂数学教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