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让教学更高效

2018-01-19王瑾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1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运用

王瑾

【内容摘要】进入高中以后,学生明显发觉信息技术学习的难度增加,无论是在内容还是难度上,相比于初中都大幅提升。为了帮助学生适应这一情况,就先要在观念上转变,充分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采取因材施教,借助分层法引导学生,提供其探究、训练的平台,以此加深理解、体会。下面,我就结合教学经验具体阐述分层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分层教学 运用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普遍对信息技术学科不重视,在教法上鲜有创新,习惯采取“一刀切”的模式,长此以往就出现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对此,就要结合学情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在提供学生恰当的材料的同时让其有充分的时间探索、训练,以此完成预期目标,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学生分层,奠定教学基础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对其的了解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设计,更能优化课堂预设,为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保障。意识到这一点,在开学第一节课我都会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知道其对学科的兴趣。

对于开学第一节课,我会这样设计:首先,布置一个操作任务,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熟悉的软件制作自我介绍,提供其自由发挥的空间。完成后,我会让学生自我介绍,在这一过程中展示他们的操作水平,并对不同学生的性格有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我会借助问卷进一步调查,更加系统地了解学生性格、兴趣、爱好。为了提高有效性,在问卷中我会十分关注这几个问题:(1)你觉得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怎样的课程?(2)你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吗?(3)你觉得你这门课学得怎么样?(4)如果让你设计课程表,你会如何安排信息技术课?这几个问题看似无关紧要,实则与学生思维、能力、兴趣联系密切。之后,我会结合操作进一步了解学生,根据情况给其安排位置。对于学习兴趣弱、基础薄弱、性格外向的学生,我会让他们坐得离我近一些,以便我时刻关注,及时了解情况。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强、喜欢信息技术课的学生,我会提供其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其在兴趣与任务的驱动下自主探索,高效完成任务。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还能增进与学生的关系,让其在操作与问卷中对我们的教学方式有所了解,进而改观,逐渐对学科产生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我们要密切关注,灵活调控,以此提高有效性。

二、内容分层,促进知识掌握

在教学中,面对一个班的学生,要理性看待学生能力上的差异,以包容的态度接纳,并且积极引导,借助“分层”及时弥补,以此促进学生知识掌握,完成预期目标。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灵活调节,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显然,这就是能力差異与“一刀切”教学之间的矛盾。为了有效化解,要结针对教材,结合学情灵活设计,不仅要精心备课,还要适当预设,在教材基础上适当拓展,以便学生探究之需。通常,我会按照中等生水平授课,将难度控制在一般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表现考虑“是否要拓展”,有意识地提及难度较大、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让其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探索,搜集相关材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会花费更多心血,考虑到按照中等生水平授课,可能会让其产生理解问题,这时我就会将重难点录制下来,分享到班级群,让有需要的学生自行下载、观看。由此,学生便能利用课余时间及时梳理,扎实掌握基础,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回顾,以此完善知识体系,避免“短板”出现。这样一来,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灵活分层,提高不同学生相应的学习空间,让其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由此,就能解决传统教学中两极分化问题,让学生获得平等的学习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教学中,并坚信只要自己努力便能有所收获。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引导、鼓励的工作,让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

三、活动分层,提高课堂效率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学科的主人,只有他们高度参与、配合,才能落实目标,否则讲得再好,也是“独角戏”。意识到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我就会充分挖掘教材,设计学生活动,有效突出其主体性,落实目标。

考虑到学生差异,我会灵活分层,一方面激发学生活动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另一方面让其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高效掌握知识,以此提高课堂效率。在之前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很喜欢竞赛,每次活动都热情高涨,效果很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参与度,更要考量活动背后的教学意义,是否能促进知识理解,提高学生操作能力?这才是关键,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表面上热闹,实际都是无用功。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在设计活动时我会将任务分为三种类型:基础型、提高型以及拓展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独立完成或者合作探究,由易到难,逐层推进,以此获得成就感。

这样一来,学生就能逐层递进,在任务引导下,借助合作完成任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之后难度更大的任务奠定基础。长此以往,学生就能逐步形成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分层模式的运用正是印证了这一点,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引导,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其在良好氛围中思考、探索,以此突出主体性,促进自身能力发展,最终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为更深远的信息技术学习做好准备。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分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提升信息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