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导向的传统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2018-01-19李丹张红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教学

李丹 张红英

【内容摘要】语文新课改实施以来,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历史的传承,是中华儿女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更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积淀。为此,本文结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对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导向的传统文化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中 语文核心素养导向 传统文化 教学

语文课程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但要教授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还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认知视野,为学生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民族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全面渗透传统文化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收编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编者这样选编也是有一定目的的,因为每一篇课文都能彰显民族文化传统价值。因此,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蕴含于其中的文化传统与文学价值,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要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并在重视基础之上,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意义的认知能力。在设置教学任务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入传统文化因素,尤其在教学文言文和古代诗歌时,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适当增加课时安排,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任课教师,都应对传统文化渗透引起重视。其次,深入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例如在教学《劝学》、《师说》等文言文时,其中都蕴含了锲而不舍、不耻下问的文化品质。又如,在《陈情表》中蕴含了传统“忠孝”文化精神。这些都渗透在课文当中,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深入解读,将其剥离出来,并渗透到学生的骨髓当中,使其成为培养学生优秀文化品质的有力工具。

二、引导学生仔细品味,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语言文字是表达国家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发展历史的鲜明载体,汉语作为全国统一的语言,承载了我国人民思想、情感、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传承与发展。因此,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汉语言文字仔细品味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用心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汉语在传承文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意义。例如,在教学《归去来兮辞》时,文中陶渊明是这样描写自己辞官回归田园的想法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段话是陶渊明自己对自己的反问,充分表达了他回归田园的态度与决心,而后半部分则具体描写了他回归田园的原因。在教学这段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解析作者的内心变化,由此分析陶渊明辞官回家的具体原由。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为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渗透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方式渗透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构建良好的传统文化意境,而且能够加强趣味引导,保持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彰显传统文化的内在韵味,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课堂魅力。例如,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音效与视频有机结合,创设唯美深远的古风意境,为学生勾勒一幅幅曼妙婉约的教学情境,提高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清风徐来,水波连绵,月出东山之上,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举杯痛饮,诵明月之诗”的动态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人从容洒脱的性格与高雅脱俗的神态,促使学生更为深入的了解诗文的创作背景。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用不同的情感表达心声,更好的体会诗文意境,更好的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实践证明,视听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了解苏轼,体会作者“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的心路历程;同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坎坷为人生发展带来的价值与意义,从而更好的体会人生哲理。

四、布置传统文化作业,促进学生深入领悟

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包含传统文化因素的作业,引导学生从中提取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或优秀的传统文化品质。教师要精心挑选优秀的传统文化佳作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瑰宝的有效手段,也是塑造学生健康品格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师要改进传统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深入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因素,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宋石晶.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应用[J]. 学周刊,2011(28):222.

[2] 王封. 高中語文教学要体现语文的核心价值[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 (04):90-91.

[3] 薛文坤. 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 教育现代化,2017(45):117-119.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第十中学)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高中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