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GIL模型的“学科融合+一专多能”外贸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2018-01-19汪小龙

财会学习 2018年3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汪小龙

摘要:基于AGIL 模型(1)在人才培养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整合、培养过程管理、学生发展辅导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形成符合本科阶段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外贸会计专业人才的体系。

关键词:外贸会计;教学改革;AGIL模型;人才培养

一、引言

在强调为职业发展做准备的同时,也需要注重教学课程的研究性和学术性。”专“与”全“不是取舍而是知识系统的平衡,将传统课程与复合课程相结合。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关系不是偏颇或侧重,而是将这一决策建立在市场适应能力和学生职业选择规划上。基于AGIL分析框架,应用型本科院校其核心竞争力不应该是“课程与学生的应用性(2)”,而要从”要培养“什么样的外贸会计人才和”能培养“什么样的外贸人才入手,围绕体系管理流程,建立稳定高效的”学科融合+一专多能“外贸人才培养新机制。

无锡太湖学院外贸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导向,不仅着力于培养外贸财务官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而且培养外贸创业者技能,具备企业经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战略全局观等。同时要培养一批致力于长期学习、自我学习的研究生后备力量。外贸会计人才培养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密不可分。人才培养体系要适应社会对外贸人才能力的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外贸会计教学过程,实现网络慕课、微课程的开发。在线资源共享把时间还给学生,大大激发外贸会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外贸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建立在教学环节和实践导向环节。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职业选择规划的阶段,在学生各学期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见图1)

二、外贸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分析

外贸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实现路径,要求学生在掌握外贸会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等传统会计学科之外,要具备人工智能运用,大数据思维,管理学整体运营观,法律经济观(4),外贸会计人才培养定位一是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外贸会计专业人才。二是树立国际化理念,既注重本土管理理念培养,还通过各种途径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努力造就具有跨文化管理理念和能力的外贸人才。

市场导向是外贸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首要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规划为基础,通过传统课程、复合课程、平台资源、师资资源和机制资源的整合实现外贸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从专业课程设置、小语种教学、跨国文化融合和个性化外贸会计课程体系等方面提出人次培养路径。目前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环境变化较快,产业结构、外贸模式不断变化,对外贸人才的素质要求更加具体和多元化。外贸会计人才培养的市场导向不仅体现在外贸会计保证国家进出口税收的准确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报表。更体现在外贸会计的一专多能的语言能力、商务洽谈能力,外贸活动开展能力。我国外贸会计在经济和法规的背景因素上,与美国高度自由的外贸市场相去甚远。我国外贸会计缺失外汇融通和资金避险投资的功能。事实上,我国的外贸会计模式倾向于日本的“财税协调会计”。从目前国际化趋势看,外贸行业的外贸会计与税务会计、财务会计有合并的趋向(5)。在国际贸易改革的进程中,如果外汇汇率的自由浮动可以实现,将带给外贸会计关于财务融资和税务筹划更大的作用空间。

三、AGIL适应性与“学科融合”师资和教材建设

外贸会计课程讲授侧重外贸业务管理能力而非限定于核算职能。这要求外贸会计教师不仅有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要具备外贸业务,进出口税务等实战能力。不仅有会计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有管理学,金融学的知识。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外贸企业兼职或者任职,担任财务顾问或者说独立董事等。广博教师的知识体系,提高外贸会计的教学质量。“学科融合”要求外贸会计专业人才学习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衔接,包括采购、生产、管理、销售、数据分析、仓库和行政部门的岗位职责和部门工作沟通。对于涉及外贸业务的企业,外贸会计需要充分了解企业外贸流程,包括询价,报价,订单,信用证,提单,收汇等业务能力。实现部门衔接与业务流程衔接的价值链。

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柔性课程体系。现有的外贸会计教材与新环境外贸人才能力需求存在一些差距。举例来说,目前较多使用的丁元霖老师的《外贸会计》和纪洪元老师的《新编外贸会计》。丁老师的外贸会计以会计要素和会计报表形成为主线进行展开,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间费用和报表分析等。纪老师的《新编外贸会计》则是以业务流程和业务分类为主线展开的,包括报价、信用证、收付汇、防险和商品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加工进出口等。目前,结合管理学的价值链理论。外贸会计可以建立基于横轴为外贸会计要素,纵轴为业务流程,而形成的“基于价值链流程”的外贸会计。

四、基于 AGIL 维持性建立模式的维持与实施

首先,标准设定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条件,明确外贸会计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相关环节评价标准。深入研究和剖析人才培养过程和各个教学环节,明确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素和关键节点。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修正培养方案,建立培养方案评估与修正标准、评价与考核机制、学生综合测评、毕业审核与学位授予等措施。其次,建立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考核、教学评价与考核的管理机制,每年对各个教学单位、教师、学生进行综合考评。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规章与制度把教学计划修定、教学大纲完善、教学案例更新、教案检查等工作制度化。最后,加強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明确实验项目、实验教学准备、进一步推进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建设,提升教学水平。健全本科外贸会计教学组织,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外贸会计本科教学质量体系,形成以教学信息为纽带,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组织系统。

建立 AGIL 模型下的质量保障系统,主要任务包括决策、执行、监管等。决策功能主要体现在教学相关的重大事项的研究、审议、咨询和决策。执行功能表现为负责教学行政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的有序运行。监管功能体现在由教学督导、行政管理人员、系主任、学生教学信息员等组成工作组负责教学质量监控的日常教学检查、评级和反馈。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建立学院外贸会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本科教学督导组、教学管理信息员队伍和学生信息员队伍,不断强化现有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职能。

五、结束语

基于AGIL建立“学科融合+一专多能”外贸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将“AGIL分析框架”理念引入到教学实践改革中,通过识别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价值链条中的关键点,进行外贸会计教学流程再造。其次,建立“多维—立体—交互式”实践平台。利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集成、梳理,进一步强化课程基本要件。再次,在强化学生市场适用能力和引导个性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构建师生交互平台。丰富教学方式,将启发式、交互式、问题导向式(6)、能力导向式、结果导向式、团队合作导向式、案例教学、微课、慕课和情景教学等多种方法。结合传统课程、复合课程、平台整合和师资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把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渗透到外贸会计学生在校“全周期”和人才培养体系“全流程”环节中。

注释:

“AGIL”分析框架理论由哈佛大学塔尔教授首次提出,该框架模型包含四个功能:(Adaption)适用性是前提;(Goal attainment)目标是核心;(Integration)整合是途径;(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维持是稳定的运行状态。

引自”朱幼凤 围绕应用能力培养重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 现代商业工贸 2018.21“。对朱老师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应用性“的反思。

引自“由敏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独立学院会计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文中称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法律经济观概念区别于法律在跨国贸易活动中的经济价值,而是法律本身具有经济性——法律与经济的利益衡量与合约选择论。引用自“[美]罗纳德哈里科斯 《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陈裕译,格致出版社,2009年版“。

关于“王华明.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J].税务研究,2004(11);62-64”,的反思。当前分税制改革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专业会计交互性增加。經济性导向和市场导向,决定了外贸会计的作用和地位。

作者对”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有效性持一定保留态度,PBL的教学方法可以解决一次或者一个层面的问题,但是对于因材施教分层培养的外贸人才培养体系来说重复工作减低效率。或许制作一份”问答手册“可完成问题导向式的大部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