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2017-11-15乔凤香

速读·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动笔阅读兴趣

乔凤香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由此可见,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对学生成长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

关键词:兴趣;阅读;习惯;环境;动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5万字。从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网络、卡通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不尽如人意,学生越来越远离阅读,读书越来越少,不读书、少读书的现象时有发生,把读书看成是一种累赘、负担,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给孩子专门的阅读时间。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因为只有进行自由的阅读,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也许有朋友会认为,语文课不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吗?不错,语文课确实是很好的阅读时间,但语文课更多的是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如果我们期望老师能让学生在课上自由阅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应该由学校统一调配。我所在的学校就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在排课的时候,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而这节阅读课,就是学生自由阅读的天堂。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功夫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2.说出你喜欢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而孩子们这种表现欲望更为强烈。有哲人云:“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没有机会向其他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和知识积累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奇特见闻时,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惊羡的目光,引来伙伴的啧啧称赞,而这时的孩子会非常有成就感。这就将成为他讲述的动力,为了更多获得同伴的或其他听众的赞赏,他会想方设法地去猎奇,从书本上寻找更多更新颖的故事。而此时的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是他忠实的听众,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孩子们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的闪光点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可以要求孩子说出所讲内容的出处,这对其他孩子有着十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每天读书的习惯。有的学校一直推行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其终身阅读的习惯。其大致做法是:每天抽出十到十五分钟读自己喜欢的任何作品,教师不提问,不要求写笔记,不做任何成绩记录,结果成绩显著提高。我们要像孙中山先生那样:“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存。”有了这种感觉,说明阅读已经生活化了。我们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那样把大家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坚持半小时阅读,帮助他们选择阅读材料,构建阅读空间,循序渐进,先扶后放,慢慢养成习惯,一天不读便寝食难安。

2.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动笔”的方法习惯因人而异,我们应该就如何记笔记用笔记对孩子进行定期的个别指导。从开始的一句话、一个词的概括、评价,到内容提要,感受体会等,老师都要准确把握,耐心引导。不能让笔记成为学生的负担,也不能让他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琐事。

3.培养勤于思考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读边思,能够使自己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读得自觉,读得深入,读出自己的心得和体会。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和起点,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思维,就有发现。创新源于质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敢于并善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三、提供机会,创设阅读环境

1.家长读故事,激发兴趣。从开学第一天起,我就规定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那时,孩子们识字量较少,我们给家长的要求是:家长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读书,时间不限,但必须要求孩子专注地听;随着课堂学习的进度,让家长读故事,而孩子必须用手指指着字,也就是语文识字中所说的随文识字,目的是让孩子快速认一些字,时间可以由家长随机把握,或十分钟,或二十分钟……日积月累,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就逐渐地养成了。

2.集体阅读,教给阅读方法。课外阅读进行一段时间后,家长不知孩子读什么书好。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统一了学生普遍喜爱的一些课外书,比如《爱徒生童话》《爱的教育》等,每周用一节思品课、阅读课进行专门的集体阅读,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勾画好词句、写一句想到的话(可以是读书后的一句感悟,也可以是读书后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也可以是自己联想到的内容),班上绝大部分的孩子做得很认真,我发现很多孩子的书本上勾画的内容比较恰当,(这里当然少不了家长的帮助,真心实意感谢家长),有些家长在孩子读书的那页还写有对孩子读书的评价,有的家长写有自己读这个故事的感悟,其实,这实际也就是亲子阅读——这种亲子阅读更能促进孩子自觉的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它影响着孩子们个人素质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部分——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個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在此,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快乐的阅读中享受生活,在生活中享受阅读。

参考文献:

[1]陈珂.对《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能力培养的浅析.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endprint

猜你喜欢

动笔阅读兴趣
毛毛雨
春天的雨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多写创意日记激发动笔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