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间美术的高校美术教育浅议

2017-10-21王晓丽

魅力中国 2017年43期
关键词:民间美术美术教育高校

王晓丽

摘要:民间美术是一代代华夏子孙智慧的精华,在高校美术教育中,融合民间美术,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情感,促进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中的传承和发扬。本文尝试分析当前高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并且寻找高校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利用开发措施,更好的促进民族美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美术;高校;美术教育

一、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

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事业在90年代后开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美术院校都结合自身情况设置了美术课程、补充了美术教材。尽管其中涉及到了一定量的民间美术,但是因为其所占比例较少,所以只起到了应付的作用,并没有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将民间美术真正意义上的发扬光大。究其原因,高校美术教育并未充分认清民间美术的价值和意义,过度看重西方的油画、素描、色彩以及水粉等课程,忽略了对于民间美术这一本土资源的开发,导致我国的美术院校学生普遍了解西方美术,但是却不了解民间美术。即便是部分学生对民间美术有兴趣,却因为高校相关资源较少而无法深入研究,更无法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1]

二、高校对于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结合当地现有的民家美术资源开发校本教材。

高校对于民间美术的校本教材开发应当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基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最终目的,同时要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高校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采取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教学措施,应用全面综合性美术交易思维,加强美术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在开发校本教材时候需要将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的精神内容,并且体现其整体性、实用性和活态性,同时还需要注重传授教学对于民间美术的实践和研究方法。

(二)高校需要将图书馆中关于民间美术的资源进行整理归档。

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整体水平。所以高校图书馆需要将各地民间美术的空间分布、发生和演变的历史、艺术特点、代表作品以及当前状态等进行记录和保存,尽可能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详细真实的记录,并且保存民间美术的实物和资料;随后要对民间美术资料和实物进行科学的分类和保存,并且形成数字化文件供让人参阅;最后,按照年代、材料或者是地域对民间美术进行分类并展示。

(三)政府出面引导民间美术大师创建民间美术研究中心。

我国幅员辽阔,现存民间美术大师数量众多,所以我国的民间存在大量的民间美术资源,尽管这些民间美术大师都拥有各自的工作室,却距离美术院校较为遥远,这就阻碍了民间美术的传承。作为高校,应当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定期安排学生到民间美术大师的工作室中学习,不仅充实了公共美术课程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促进民间美术的发扬光大。此举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民间美术情怀,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而且也促进了民间美术的发扬光大。

(四)引导学生自发组建民间美术社团,开展民间美术的创作活动。

只有将民间美术在脑海中的储存更加的情感、观念和形象化,才能够形成有效且集中的审美经验。所以高校应当引导学生组建民间美术社团,不断的完善自身,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民间美术社团可以在学校内外开展各项宣传及活动。例如可以在长假期间,由民间美术社团内部成员对各自所在区域或者是感兴趣地区的民间美术进行实地的考察,了解其生存环境、发展状况、选择材料、艺术特点以及传承谱系等,然后将对民间美术的考察结果形成图文兼有的调研和展示报告;或者是通过积极参加国内外民间美术活动或赛事,加强对民间美术大师的交流学习;也可以邀请民间美术大师在社团内开展指导,在民间美术大师的指导下,社员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审美创作能力,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品,并且通过作品巡回展示弘扬民间美术;由于我国包括美术在内的几乎所有学科都存在过度模仿发达国家的情况,但是对于美术而言,我国的民间美术相对于西方美术而言截然不同,可谓各有千秋,所以应当从民间美术社团开始,加强对于社员的审美意识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提升社员对于民间美术的认同感,在深深地了解和认同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才能够做到深入研究民间美术。[2]

(五)通过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引导民间美术品逐渐产业化。

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本世纪初才开始逐渐起步,到目前为止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但是针对文化产业化这一发展趋势,高校在对自身的教育体系进行深化改革同时,应当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大力度,通过产、学、研的方式促进民间美术的发扬和产业化发展。首先需要对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要大力提高民间美术专业相关教师自身的学历层次以及业务水平,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高校美术专业中民间美术优秀传承人以及专业教师两者的比例进行调整配置,确保其比例合理,并且加强与民间美术企业的合作,安排美术专业优秀青年教师在其中直接参与产品的设计创作;其次是对当前民间美术传承人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于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基于高校美术专业,培养文化创意产業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加强与周边民间美术公司、民间美术工作室等之间的合作,在其中设立民间美术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民间美术的同时还能够定期参加实践创作活动;第三是由高校自己组织团队,通过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企业的合作,提高自身团队的创新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并且因为与企业之间保持密切的合作,所以可以采取由企业支付相关科研项目经费的方式,提高对民间美术资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不仅能够加强民间美术品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无形附加值,而且也提高了民间美术企业的创造创新能力。[3]

三、总结

在当前时期,为了能够对高校的美术课程进行深入和持续的改革,更好的促进民间美术的发展,将其弘扬光大,需要要求高校美术专业对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时进行调整,将原有的教学思路拓宽,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新的教育体系,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对高校美术专业的民间美术教育工作进行实质性的优化提升,促进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并且帮助美术专业学生重新形成对民间美术的兴趣,促进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对民间美术学习和借鉴,也能够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天跃.“民间美术”概念的知识生成[J].民间文化论坛.2015(01)。

[2]符艺.民间美术的美育价值及其校园释放[J].教育评论.2015(11)。

[3]顾浩.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及价值向度[J].装饰.2015(19)。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间美术美术教育高校
浅论天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