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

2017-09-05毕惠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2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

毕惠媛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意味着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小组 合作 学习

一、为什么要进行合作学习

1.课堂教学现状

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但在高考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许多的高中课堂实际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大多数仍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主宰着課堂,学生仍然不能自主学习,学习的积极性被逐渐削弱,学生由于没有形成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

2.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解决差生的转化问题,有很多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在组内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有变化和提高。

(2)“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同时也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使学生融入积极学习大氛围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有效途径

二、怎么样实施合作学习

(1)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突破自我、不断提高

实施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角色,变“一言堂”为“讲议论”结合,有所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把改革教学过程的结构作为突破口,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引入合作学习的课堂机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取,鼓励学生尽可能少地依赖教师。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实施小合作学习,我校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应该担负起这一教学改革的任务,率先实践,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2)小组建设

教师应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由于高中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在分组时应本着自愿的原则,建议每四人-----六人生成一个小组,不去强调学习成绩的优劣,但要搭配得当,这样生成的小组才有可能具有团队精神。分组的同时,教师要阐明"小组"的特殊意义,让学生明晰自己在小组内的职责,为整个小组的成功贡献自己的力量。还要选学习比较优秀,责任心强,并能管住自己,而且乐于助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人担任组长。建议各科小组人员是固定的,不要有太大的流动,有利于实际操作。

(3)环节实施

示标、设疑——自学导引:教师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设计出导学学案,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出问题,以问题来导引学生学习思考。学生通过自学学会自己能够学会的知识,并加以记忆,同时找出疑点、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以自主学习为主。应注意的是解决问题是能力,提出问题更是能力,在设计学案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讨论、交流——组内交流:学生围绕自学产生的疑点和问题,在组内展开讨论,形成共识。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互相表达和倾听,不仅能使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能更好的表达出来,而且还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加深。

展示总结:这个环节是一个全班的交流过程,教师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让每个小组轮流谈本组对知识点的认识和收获,在谈的过程中,可以提问其他小组成员,同时可以提出本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其他的小组在听的同时可进行的补充或辩论。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强调、评价,归纳、升华。在此过程中,要积极引导每位组员站在小组的立场上,每个人发言代表着一个小组的成就,让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当遇到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可即时作出妥善处理,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交流合作与探索。

效果验收: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验收题,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教师评价: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同时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如可根据小组的表现评出"集体智慧奖"、"组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也可根据学生在小组里的表现主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等。还可以通过考试测试,小组对比的方式进行展示。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以上几个环节,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进行合理的调节,不能生搬硬套。

三、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核心一定要抓住---要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深思熟虑,一定是有价值的问题,还必须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忌讳过于深奥的问题,知识性的问题要找到核心知识点,启发性的问题要明确,体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应用性的问题要联系现实生活的热点和焦点。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核心和关键。

2.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3.关于讨论时间的把握

在教师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种现象,即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在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是喊“停”。这种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组建了合作小组后,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简单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学生在讨论前,教师应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在讨论时,也要给予充分讨论的时间,所以,设置这一环节所给予的时间建议以10–15分钟为佳,有时遇到难度大的问题时,还可以适当延长讨论时间。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高职图书馆与系部合作共建文献资源新模式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小学生学习与生活分离的社工干预行动项目设计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