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法在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融入

2017-07-19郎妙郎舒晗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郎妙郎+舒晗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曲靖 655000)

摘要:病理解剖学是一门借助解剖深入了解机体疾病产生与发展的学科,作为一门实践学科,病理解剖科目多以实际解剖操作为主,对象单一。如果教师不懂得合理应用对比法帮助学生了解机体与病情的差别,学生便无法得到良好的学习成果。为此后续将针对对比法的渗透进行思考分析,为教学提出合理意见。

关键词:病理解剖学;对比法;教学改革

病理解剖学是解剖学当中的重要分支,除去部分理论知识以外,最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解剖与观察,去获取疾病产生及发展的规律以及其他病理相关信息,在医学教育体系当中,这一环节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环,而实验课程则是学生验证相关病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当前我国多数院校的解剖学课程都并未全面开展对比式的教学,所以这一教学方式的优势也始终无法全面体现出来,为此后续将针对展开分析,提出有利意见。

一、病理解剖学教学概述

病理解剖学也称疾病解剖学,这一科目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针对人体内各个区域的疾病发展进行理论分析及解剖观察,是解剖学的一大分支,根据研究的方向不同,还会分支出许多专门的名称,如内、外科解剖学、妇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等等。根据族类不同,最初主要有动物解剖学与植物解剖学两大部分,而人体解剖学则是基于这两大部分的一项分支。由于各类生物有着不同的构造,所患疾病不同,所以总结起来,病理解剖学体系是十分庞大且分支繁杂的,针对医学临床方面,人体解剖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人体构造复杂,各部分病征不同,发病缓急不同,而且病情轻重很可能因人而异,所以如果只是以单一的实例,不具备客观性与代表性,只有产生了对比,通过对比去发现差别与共通点,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才最权威,最可信。但由于我国教学体系始终受到应试思想的限制,导致教学灵活性不足,所以解剖实验课也难免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实验解剖体通常是单一的,这对于学生的认知拓展十分不利,会将学生对于病理的认知限制在很狭隘的范围内,导致在实际步入医学领域后的基础医学判断过于死板,不会根据条件的不同去灵活分析,违背医学工作的针对性原则,从动物的角度来看,成体与幼体、雌性与雄性,其机体运行规律都各不相同,病理、病程也都或多或少会有差别,这样的差别只有借助对比才能够得出,所以在开展教学时,校方与教师都必须要更加重视对比的融入,才能拓宽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学会去寻求机体之间病理的共通点与不同点,并通过多次的实验去验证,给后续的医学工作奠定更扎实的基础[1]。

二、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对比法的应用要点

(一)拓宽对比范围

要确保对比达到客观可信,必须要最大程度拓宽对比的范围,这是应用对比法时至关重要的一点。任何生物,作为独立的个体,都不可能与另一个生物完全相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家族病史不同、自身体质不同,在患有同样的疾病时,病征与病程都会有一定的差距与共通点,这是医学研究的重点,所以校方应尽可能全面的为学生收集不同类别的解剖个例,甚至是病情最为接近的个例,让学生有更多的个体信息作为参考,分析两者之间的共通点与差别,分析差别产生的原因,并利用实践去验证,得出最终的客观结论,这样的教学对比最为有利。能够让学生第一时间开始。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解剖对象,选择一个各方面条件差距较大的对比对象,通过双方解剖结果的比照,最终测出重要的判断信息,对于无法马上提供的对比解剖对象,可以采用案例导入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解剖对象,观察案例当中的解剖对象,这样的对比教学同样能够让学生深刻了解到机体之间病理的差别及共通点,并不影响对比法的作用发挥,所以校方与教师都可以积极应用[2]。

(二)轮换实验,促进技术交流

在实验课上,学生的解剖实验对象往往是单一的,这不利于学生的验证,也没有给出学生足够的交流时间。所以意识到这一问题,在实际的实验课上,教师应当采取轮换观察的方式,在学生解剖完成后,对于自己的解剖对象完成观察后,可去观察其他学生的解剖对象,并且针对自身的解剖对象及观察的解剖对象写出对比报告,方便与其他同学核对讨论。例如某一个学生的解剖对象是女性对象,而另一名学生的解剖对象是患有同样疾病的男性对象,那么两者便可以在解剖完成后轮换观察,去了解同样的疾病在男体与女体对象身体上的病征体现是否有差别,如果有一定的差别,那么如果接触到真实的病例,应当各自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对比十分重要。此外,对于同样年龄、性别相同、病情相同的解剖对象进行相互观察对比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更容易发现机体之间病理在排除多数生理条件以外的细微差别,得出更合理的观察结果。

(三)引导学生发展细微差距

医学领域的学习与工作都不是大体观察便能够得出结果的,人体构成是无比复杂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因只是一毫米甚至是一微米的操作失误而产生的医疗事故。解剖实验教学作为医学教育体系当中最基础的一部分,教师自然也必须要秉持这样的严谨精神去进行教学引导,才能让学生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在对比过程当中,许多时候只看大体,也根本无法发现两个解剖对象的细微差距,但这样的细微差距也许就是病情产生转变的关键。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大体到细节,逐步进行细化分析,对于自身怀疑有差距的病变部分,亦可以刮取部分组织进行放大观察对比。这是得出更进一步病理结论的重要步骤,也是确保个体差异分析客观性的关键,通过这样的细微观察与分析,才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一言蔽之,严谨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要在这一阶段养成,才能为后续的医疗与研究工作奠定更扎实的基础[3]。

结语:

病理解剖学是医学领域学生必须要去学习了解的基础意识,也是后续在医学领域发展所必备的基础技术。在校阶段的实际学习与实验,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专业素养的必要途径,而对比则是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对机体病理差别与共通点强化了解的重要方法。所以校方应更注重对比的应用,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利用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加深专业知识理解,这样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俊芳. 对比法在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J]. 卫生职业教育,2010,(15):96-97.

[2]陆竞艳,韦敏怡,张莹. 病理解剖学教学与正常形态学知识的联系及应用[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04):373-375.

[3]陸忠鸣. 病理实验教学中叠影对比法及系列切片法的应用[J]. 泸州医学院学报,1999,(01):75-7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