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2017-07-19崔梦娇

东方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价值观

崔梦娇

(云南师范大学 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笔者运用现有的跨文化交际理论中的价值观理论以及相应的跨文化交际实践对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进行浅层次分析,并探究在汉语国际教育中面对价值观差异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价值观;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国际教育离不开跨文化交际,而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最大,价值观指导人们的交际行为,影响人们对别人交际行为的解释。在跨文化交际中,所避免不了的就是不同文化的价值观的差异。中国和西方国家在地理位置、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大有不同,从而导致中西方在价值观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轻则导致“文化休克”,重则导致“文化冲突”,因此,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对中西方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一、中西价值观的差异

(一)中重和谐,西重竞争

中国由于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所以向来希望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也主张与自然和谐相处,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道家强调“顺从自然”的思想,包括中国古代的园林和房屋建筑都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与此同时,这种理念也转移到了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正如:中国向来崇尚“以和为贵”,以及中国“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这些深层次的价值观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处事原则。然而,西方国家自古由于各種征战,动荡不稳定的环境,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和发达,造成了西方人喜欢竞争,崇尚个人奋斗,希望通过竞争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有很多的汉语学习者,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汉语学习者,他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不能理解中国所谓的“老好人”,而“老好人”正是体现了中国“以和为贵”的价值观。这就是所谓的中西价值观差异之处。

(二)中重集体,西重个体

中国向来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个人归属于集体,个人要服从集体,如果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产生冲突,应以集体的利益为主。然而,西方国家一直把个人当作“独立的存在”,强调个人的权利,重视个人隐私,喜欢突出自我的独特性。跨文化交际中的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和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这两种价值观也有一定的联系,集体主义价值观注重考虑多方面因素,往往使用间接风格交谈的高语境交际方式,而个体主义价值观则较为注重以个人为中心,倾向于使用直接坦率交谈的低语境交际方式。这一点价值观上的差异也影响着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国人习惯从整体,综合看待问题,而西方人比较重视分析,他们会将问题进行层层剖析。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来自西方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往往不习惯中国集体式的相处方式,故而很容易产生“文化休克”的现象,相对应地,在西方国家担任汉语教学的教师也不习惯西方个体式的生活工作形式,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立无援,从而产生“文化休克”现象。这一价值观所造成的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也是突出问题,它直接影响了汉语教学效果。所以,此差异必须重视。

(三)中重等级,西重平等

中国自古代以来都存在着社会等级关系,如今,它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里,人们对于等级非常敏感,即晚辈一定要尊重和顺从长辈,下级一定要尊敬和服从上级,晚辈和长辈或者下级和上级交谈或者发生行为动作时晚辈和下级一定要注意言辞和举止。与此恰恰相反的是,西方国家强调平等,强调个人权利,他们没有明显的社会等级关系。我们可以从中西方的课堂上看出这一点,中国向来尊师,所以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站在高高的讲台,学生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问题就举手站起来发言,课堂氛围安静、严肃;然而,在西方课堂上,桌椅的摆放就和中国课堂大相径庭,西方学生围绕式的坐座位,或者任意坐在一个位置,课堂上,老师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任意发表自我的观点见解,整个课堂的氛围是轻松活跃的。这一点往往让很多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传统教师难以接受,他们在西方国家教学时就认为西方学生上课随意发表意见是对他们极大的不尊重,因此,这非常影响汉语教学效果。相对应地,在中国学习汉语的西方学生也很难适应中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他们觉得枯燥无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对于此差异所引起的各种问题,我们务必要进行恰当的处理和解决。

二、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对汉语国际教育影响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汉语国际教育离不开跨文化交际,而中西价值观的差异所引起的问题也是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对汉语国际教育所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首先必须从意识方面抓起,只有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有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并对其重视,他们才能看到这些差异,看清这些差异,这样,他们才能进一步地正确对待这些差异以及差异所产生的问题。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要树立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必须要掌握全面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并不断积累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

(二)培养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上述树立了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接下来,就要付诸实践,也就是培养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何培养?首先,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必须了解和掌握中西价值观的不同所在,并分析研究其根源,要理解和包容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价值观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应避免对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做简单化的概括。然后,针对这些差异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合理恰当的处理,比如:汉语教师可以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所遇到的难题进行针对性处理;汉语学习者要多接触中国文化,在中国多参与一些文化集体活动,逐渐理解和掌握中国的价值观。这样,在跨文化交际中就能比较有效地避免价值观差异所造成的各种问题,这对汉语学习起到促进的作用,也更有利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价值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最大,价值观的差异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此,了解和掌握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对汉语国际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对这些价值观的差异了如指掌,我们才能顺利解决汉语国际教育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这有助于汉语国际教育的进一步茁壮发展。

参考文献:

[1]祖晓梅.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

[2]蔡静.浅析中西价值观差异[J].兰州文理学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

[3]李敏.浅谈中西价值观的差异[J].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科技创新报.2009年.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