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提升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研究

2017-07-17黄慧琳

大观 2017年6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科研人员新形势

[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2016年重点资助项目(CYXS2016012)]

摘要: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等艺术院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作为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重要领域,其科研成果以及教学模式将直接影响到艺术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准。然而现实是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很多艺术院校的科研人员存在思想政治意识淡化现象,这就给新形势下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为切实强化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相关院校需要结合当前导致科研人员思想政治意识淡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在缓解这一现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艺术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以及科学性。

关键词:新形势;艺术院校;科研人员;思想政治意识;对策

引言:作为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摇篮,高等艺术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的三大重要职能。这三项职能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尤其是其中的科学研究更是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高等院校,教育与科研都是密不可分的两项因素,没有科研做支撑的教育,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1]。所以,艺术院校想要让自己的教育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就必须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并着重培养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将学校的发展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以此来提高艺术院校的生命力以及活力。

一、当前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的内涵

从高等艺术院校的角度来看,科研指的就是那些参与研究过程的艺术老师及其学生进行的活动。其中,艺术院校的科研人员主要包含以下群体:第一,本科生。这里主要指他们进行的与毕业设计或者论文相关的科研项目;第二,研究生。他们既参加学习又从事研究;第三,大学老师。他们是艺术院校科研项目的主力军[2]。现在的艺术院校科研工作,主要任务就是要结合和整理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计划,推动人才资料的有机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织成立一支充满活力的科研团队,并通过科研来推动艺术院校的进步。以往一成不变的呆板教学模式,终将被时代所抛弃。可见,科研对于高等艺术院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二、导致艺术院校科研人员思想政治意识淡化的主要原因

艺术院校的科研团队是一支以老师为主体专兼职结合的队伍,他们不仅担负着繁重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以及艺术实践等职责,同时还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倾注了毕生精力,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就目前来看,受大环境影响,艺术院校中的很多科研人员或多或少的存在思想政治意识淡化的问题,使得新时期艺术院校的科研工作进展缓慢,甚至于有些科研项目极其缺乏独创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艺术科研起步晚,对科研认识不足

目前,艺术院校在我国艺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像老一代艺术家徐悲鸿、李叔同以及刘海粟等人都拥有极为深厚的艺术功底,且这些艺术大师们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高雅的艺术性影响并指明了中国艺术创作的前进方向。但是由于艺术类专业更注重技法和创作,所以,目前很多高等學府的科研工作往往集中于那些大学科,作为主攻艺术教育的艺术院校对于艺术学科的科研也相对贫乏[3]。另外,艺术院校的很多老师艺术感觉十分敏锐,且过分追求高雅艺术,在完成本身的教学任务后,常常会将时间以及精力放到各种艺术活动以及艺术项目科研上,以期为今后个人职业发展积累宝贵经验。但是与其他科研团队不同的是,艺术院校的科研人员似乎将心思都放在了专业教学以及艺术演出上,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以及国家宏观形势政策的参与度以及关注度都较低,这就导致部分科研人员因认识上的不足,而缺乏奉献意识以及主动付出意识[4]。另外,有些艺术院校多年来一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巧,并通过各种方式要求学生提高自己的悟性,却没有在传授技巧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也是老师缺乏对科研正确认识的又一表现。

(二)因价值取向偏颇导致思想政治意识淡化

近年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也获得了广大教师群体的支持和拥护。在这一背景下,个人利益被充分肯定和认可,但是市场经济自身固有规律性导致收入差距拉大,这就让很多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存在严重偏颇,即重物质而轻精神。在这种思潮下,艺术院校的科研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难免会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影响,从而因个人主义泛滥、功利主义流行导致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被进一步弱化[5]。

(三)缺乏对政治的重视

相较于其他高等院校,艺术院校的专业老师普遍存在政治意识淡薄、远离政治倾向较为严重等现象,他们在进行科研过程中,从不会谈政治、谈大局,且在平时的工作中,更倾向于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对于政治活动的兴趣不高。与此同时,有些艺术专业老师会将多余的时间以及精力放在艺术科研项目上,很少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在人生、信念、理想以及道德等方面不思进取,甚至于有些专业老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教学以及科研,其他的思想政治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意识的培养是多此一举[6]。正是由于艺术院校老师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认识,忽视其重要性,才阻断了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意识的道路。

(四)艺术院校的不科学管理,挫伤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现如今,很多艺术院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由于政策乃至操作上的不尽合理,使得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甚至于有些老师在开展科研工作时,感到迷茫,甚至出现了消极、抵触的情绪。举例来说,有些艺术院校在职称评聘、业务考核、提拔任用等与老师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上,不可避免的与部分老师的预期相背离,使得这部分老师为了宣泄自己的不满,随意的在生活或者课堂上向学生传播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导致老师以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严重淡化。

三、新形势下培养和提升艺术院校科研人员思想政治意识的有效策略

(一)积极化解科研人员的消极情绪

在艺术院校的管理中,艺术科研工作的主体是从事艺术研究、艺术教育以及艺术创作的各类专业技术老师。如果没有老师的加入,那么任何艺术科研成果均难以顺利获得。可以说,他们的思想情绪乃至精神状态等都与艺术科研工作的进展密不可分。但是就当前形势下,艺术科研工作受“重实践、轻科研”趋势的制约,再加上科研实践中必要的设备、经费等因素,都会给科研人员的思想情绪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另外,一项艺术科研成果的获得,除了需要相关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后勤服务人员提供有力保障,但是在艺术科研成果中却很少直接体现出这部分人员的贡献,从而使其在实践中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到艺术科研工作的进展。对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手段,来化解所有参与科研工作人员的消极情绪[7]:第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到如何解决科研人员实际问题上。在艺术科研工作中,时刻关注科研人员遇到的各种困难,并积极主动地与其进行良好沟通,真情实意的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科研人员不仅能感受到了校方对于艺术科研工作的支持与关心,同时还能更深层次的领悟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强化自己的主动奉献精神;第二,一项艺术科研成果的获得需要相关科研人员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以及物力等来实现。但是工作时间一长,科研人员的消极情绪也会慢慢滋生。尤其是在晋升、评优等环节,他们中的很多人会因为没有获得优秀或者晋升而出现消极情绪。因此,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科研人员的情绪以及精神状态,一旦发现有消极情绪出现的迹象,就立刻采取有效行动,防患于未然,以此来促进艺术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打破偏颇观念的桎梏

长久以来,人们总是单纯的认为从事艺术技能就不能从事研究,这是一种极为狭隘的观念。事实上,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仅要具备高超的创作能力以及专业技巧,更重要的是要良好的理论素养作支撑[8]。就像法国著名作曲家奥利沃·梅西安,他的音乐创作作品蕴含了对宗教、爱情以及大自然的感悟及精神内涵,且他在音乐领域中的创新精神,到如今依然为众多音乐爱好者所推崇。而梅西安不仅是一名优秀的作曲家,同时也极为擅长利用文字来对自己的创作思绪、经验等进行概括和总结,并给世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科研文献。从这一点来看,他也是一名出色的理论家。由此可见,艺术创作与艺术科研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第二,积极抵制不良学风。艺术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能获得多少经济利益,而是要使人们通过该成果获得有益的思想、学术养料,从而满足人员对知识的渴望。目前,作为一个个体生命,人无法完全脱离社会而存在,但是太过于依赖社会,就很容易受到世风浮躁、物欲膨胀等不良风气影响,因此,要求艺术院校的科研人员要加强定力修养,以此来为正确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优化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想要提升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意识,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9]。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加强与其他非艺术类院校的沟通交流,消除其对于艺术院校的偏见。目前,很多从事艺术科研工作的老师以及学生,之所以存在思想政治意识淡化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界对于艺术院校存在很大偏见、不理解、不支持。偏见的产生通常是因为对对象的了解的不够深入,仅凭自己的臆想来判断他们的表现和工作成果。对此,相关艺术院校可以时不时地邀请其他非艺术类院校的师生组织开展校园联谊、各类艺术活动等,增进对彼此的了解,让艺术院校师生与非艺术院校师生相互影响和熏陶,这一方面能够提高非艺术院校师生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还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信心以及积极性;第二,削弱大众传播媒介对于艺术科研人员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得很多负面信息经由大众传媒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造成巨大冲击,这一现象在艺术院校科研人员中也十分突出。基于此,我们应该通过净化媒体,来让世人感受和看到更多的美。有些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常常采取一些暴力的表达方式来公布一些误导性极强的信息,这就给很多非艺术院校师生对待艺术院校师生的态度以及方式等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引发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消极情绪。因此,应该加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管控,最大限度的为艺术院校科研人员创造和提供一个好的舆论环境。

(四)坚持原则,强调创新,灌输与疏导相结合

任何形式的科研成果都必须具备独创性,对于艺术院校而言更是如此。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要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并正确处理加强与改进、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灌输与疏导相结合的原则[10]。不同于其他非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艺术院校科研人员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要认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科学真理,同时还要积极组织科研人员开展各类艺术文化活动,比如文娱比赛、知识竞赛、书画展、音乐会等,让他们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提高觉悟。同时,要根据科研人员的思想意识特点,将大道理转化为科研人员能够接受的小道理,并帮助解决他们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深入挖掘每一位科研人员的闪光点,因材施教,从而在提升其思想政治意识的同时,为其指明前进方向。

四、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也让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日益淡化,甚至于有些人存在严重的思想偏差,这都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艺术院校作为培养高水平艺术人才的重要平台,其科研工作的进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艺术院校的办学水平。但是从事艺术科研工作的老师与学生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思想政治意识淡化现象。所以,相关院校应该积极化解科研人员的消极情绪,打破偏颇观念的桎梏,优化艺术院校科研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坚持原则,强调创新,灌输与疏导相结合,从而在提升艺术院校科研人员思想政治意识的前提下,推动艺术院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云凤.高等艺术院校推进科学研究的探索[J].理论观察,2012(05):189-191.

[2]官圆媛.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探索[J].当代音乐,2015(05):35-36.

[3]张莉.高校艺术专业科研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6):142-143.

[4]刘忠心.扎实做好艺术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J].北京教育:德育,2013(10).

[5]郝娜.艺术院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状况浅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4(10):33-33.

[6]周建军.试论艺术类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28(02):102-103.

[7]王宗铭.化解 调适 服务——思想政治工作与艺术科研[J].艺海,2002(02):88-90.

[8]高启光.关于艺术院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齐鲁艺苑,2006(03):86-90.

[9]尹振永.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

[10]陈光珍.当前思想政治意识淡化的心理成因及克服对策[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32-33.

作者简介:黄慧琳(1985-),女,四川自贡人,四川音乐学院科研处,硕士,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科研人员新形势
实现三代功能化轮烷树状分子合成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科学数据需共享科研围墙也要拆除
企业科研人员激励问题及对策研究
快来看,科学家都支持睡懒觉啦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艺术院校巡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