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2017-07-14朱丽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朱丽娟

[摘要] 目的 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6.43%,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快,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SS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依帕司他;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3(b)-0182-02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有统计资料表明[1],糖尿病的发病率高,病程绵长,治疗难度大,多发于超过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与生活方式、种族、年龄、环境及遗传因素存在着密切联系。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缺陷、受损,长期损害机体组织,例如机体功能障碍、骨质损害、心脏损害、肾脏损害及视力损害等,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以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感觉障碍严重的病例可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当运动神经累及时,肌力常有不同程度的减退,晚期有营养不良性肌萎缩。在体征方面有:跟腱反射、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震动觉减弱或消失;位置觉减弱或消失,尤以深感觉减退为明显。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临床症状多以组合形式存在。鉴于此,该文重点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其中,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65岁,平均年龄(65.1±5.4)岁,平均病程(4.6±0.8)年;②观察组:男31例,女25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66岁,平均年龄(66.6±5.8)岁,平均病程(4.5±0.8)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家属均知悉该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史确切;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发于糖尿病诊断前或诊断后。排除标准:两组患者均不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两组患者均不存在颈腰椎病变;两组患者均不存在实验药物过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即:口服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运动锻炼、饮食控制及健康宣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口服甲钴胺,3次/d,0.55 mg/次;观察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即:口服甲钴胺,3次/d,0.5 mg/次,口服依帕司他,3次/d,50 mg/次,持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膝腱反射功能及振动感觉基本恢复,神经传导速度基本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膝腱反射功能及振动感觉有所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有所加快;无效:患者临床症状、膝腱反射、振动感觉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无任何变化。同时,以2002年版TCSS评分为参照标准,低于5分表示神经传导功能恢复正常,分数越高表示神经传导功能障碍越严重[2]。

1.4 统计方法

选取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x±s)为计量资料,两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两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6.43%,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

在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快,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SS评分对比

在TCSS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发病率高,病程绵长,治疗难度大,多发于超过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尚不存在确切的治疗方法,患者临床表现多为消瘦、多食、多饮及多尿,又称“三多一少”症状,并且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缺陷、受损,长期损害机体组织,例如:机体功能障碍、骨质损害、心脏损害、肾脏损害及视力损害,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同时,作为糖尿病典型并发症,周围神经病變的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临床症状多以组合形式存在,可影响单一神经,或不同区域内多支神经,或影响许多支神经,受损位置普遍为轴索、施万细胞、髓鞘,影响感觉纤维及后根神经节累及至颅神经,造成感觉丧失[3]。

从现阶段我国医疗水平来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较为单一,以药物治疗为主以膳食干预为辅,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甲钴胺属于内源性辅酶B12,传导性良好,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组织迅速转移至神经细胞器发生甲基转换反应完成细胞内核代谢过程,并且参与脱氧核苷转化过程,有助于受损髓鞘修复,改变神经传导速度。依帕司他属于新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阻断多元醇旁路,抑制还原酶活性,预防神经细胞山梨醇蓄积于体内,促使内皮细胞生成一氧化氮。

综上所述,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师苹,杨红坡.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或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与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8):51-52.

[2] 李燕妮,刘红丽,郭秋野.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复发率[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21(19):36-37.

[3] 侯静雯,侯志梅,王娜,等.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J].医学综述,2017,5(23):1013-1017.

(收稿日期:2016-12-24)

猜你喜欢

甲钴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在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化疗所致外周神经毒性中的防治效果分析
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不同药物治疗的疗效分析
甲钴胺与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视神经炎的疗效比较
红外线照射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患者的疗效观察
甲钴胺对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症状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