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分析

2017-06-20胡晓丽

速读·下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教学

胡晓丽

摘 要:数学是一门相对特殊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展开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尤为关键。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研究

1引言

数学具有相对独特的学科性质,因此要想真正做好初中数学教学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觉得依托教材中的例题,结合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为顺利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2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够被动跟随教师的进度和思路,是学习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填鸭式”的教育看似也能够顺利达成教育教学活动的目标,但是却很难有效激发学生们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更为重要的是,在21世纪这样的一个特殊时代里,仅仅实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通过教学达成對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其真正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为此,要想真正做好初中数学教学,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2.1树立先进的初中数学教学理念

理念是先知,也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具备了先进的、正确的理念,才能保证初中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先进的理念主要是指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充分意识到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手段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就是要善于以学生的日常学习为依托,为其精心设计与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相匹配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探索,并最终引导学生在正确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单独的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解答的过程。

2.2做好初中数学教材的例题处理

在初中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例题,如果通过对这些例题的恰当处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关键。

2.2.1充分尊重教材

从现在初中的数学教材来看,例题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而且非常的经典,如果教师能够对这些例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挖掘的话,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例题的解析不是简单的,不是机械的,而是要立足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具体的解决思路、解题的方法和解题的技巧等。

2.2.2对例题的恰当开发非常重要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例题是比较抽象的,而且难度也很大,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这样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恰当的加工,进行必要的开发,将其与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联系起来,实现抽象例题的具体化。事实上,通过这种开发,往往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和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加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2.3改变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教师要改变初衷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从目前对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了解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节省时间,往往就是对重点或者难点进行讲解,但是对于学生所不明确或者有疑问的知识点,往往忽视了。为此,笔者建议,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重点是要解决学生的疑问,要讲述一些对学生真正有用的知识,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分层的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

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如果能够科学、合理运用小组教学的话,往往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同时也便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彼此之间的讨论去更好地、更加合理地理解李体重所蕴含的知识,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独立思考。

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采用小组讨论时的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制定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而且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也许学生们对于教师所提出问题给出的答案未必都是正确的,但是教师要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具体的肯定,不要单纯强调答案的正确与否,注意保护学生们的积极性。

第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对例题进行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很多教师都会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去展开教学,具体来说,就是让学生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去完成例题和习题,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甚至是一些典型的错误。但是,对于教师来说,这恰恰是难得的机会,教师利用这些典型的错误,去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自己的思路进行反思,找寻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而重新寻找解答题目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2.4注重反思,引导学生积累经验,总结规律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第一,对解题思路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数学学科思维十分灵活,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这道题目进行多重反思。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审题角度进行题目的不同解答,学生做完题目之后,教师要进行不断引导;有些学生在做了大量练习题之后,仍未掌握做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做题时没有进行反思。

为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重引导:题目问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与哪些条件相关?要解决问题,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第二,对易错之处进行反思,增强学生的纠错能力。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糊是一帆风顺的,数学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换句话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和挫折,而题目的错误解答就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为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进一步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学会对错误的题目进行分析纠正,联合已有的旧知识,重新架构新的知识体系,找到原有知识体系中的漏洞,完成修正与完善。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表明,如果经常能够引导学生对于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反思的话,是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第三,对类似题目进行反思,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

要想学好数学,学生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题目练习,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知识点的强化合巩固。但是,无论是习题上或者是参考書亩的话,虽然都有很多题目,但是学生往往都是进行题海战术,不会归纳和分类。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精心的挑选,从中选出不同类别的、经典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联系,然后再逐步总结和归纳出相应的解题思路。

2.3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3.1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往往更加有助于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让学生敢于发问。为了验证课堂气氛和学生提问的关联,我们尝试过这样的对照试验,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就是依然是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就是被动跟随教师的思路;但是,对于实验组的学生,主要是采用教学模块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由教师提出课堂教学内容,然后对学生进行恰当分组,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但是教师不是旁观者,而且间接的参与者。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还放不开,但是随着教师的引导,学生们激烈讨论的现象屡见不鲜。经过两个月的实验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无论是在提问问题的数量,还是质量上,又或是参与题目的学生的数量上,实验组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显著。

对于一名一线的教师来说,应该力求做到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了解他们,走进他们,包容他们,不要因为他们不符合自己预设的答案或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轻易否定。一定要宽容学生的幼稚及胡思乱想,“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敢于提问,进而为问题意识的培养奠定有力的基础。

2.3.2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当学生具备了最基本的提问意识后,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其有提出问题的机会和可能。例如,我们以《三角形全等条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

问题一:刚刚的家里正在进行新房的装修,但是缺少一块形状为三角形的玻璃,必须要完全等同于现在的,怎么才能配上合适的呢?

问题二: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打破了,想搭配上一块合适的,现在只能携带其中的一块去配,那么请问应该带着哪一块玻璃去才是正确的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生往往很容易得出答案,拿着现有的玻璃就可以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但是第二个问题就不一样了,学生们很立刻进入相对复杂和纠结的心理状态中,既感兴趣,但是由于认知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立刻解决,进而导致了认知冲突的产生。从这个程度上来讲,第二个问题才是科学的情境创设,才是有意义的情境的创设。

2.3.3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

如果说上述部分是在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的话,这个环节是关系到学生能否真正树立问题意识的关键。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不妥单,甚至存在一定的逻辑错误。知识,教师非但不能批评他,相反,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必要的引导,使其思维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否则,极有可能影响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事实上,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事情,它需要多环节的共同努力。但是,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首先应对问题意识给予充分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建立与维持。

2.3.4教师对学生的评定应该是综合性的、全面的

考核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是也是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之一。尤其是在分层教学的模式之下,全面、科学、客观评定数学成绩是尤为关键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的成绩有着非常严格的评定,这样看似能够督促学生得到很好地锻炼,但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们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分层教学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来,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该更加全面、客观、科学,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和引导,让学生们挖掘自身的闪光点,从而不断找回数学学习的自信。对于C层次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越来越多的获取更加丰富的情绪体验至关重要,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不断朝向A层次的目标去努力,对于A层次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明确学无止境,更加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层次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的,通过学生的努力,在对学生进行了阶段性的评价之后,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上,分层教学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激发和培养,分层教学的显著优势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层次划分,这样更加能够全面衡量到全体学生的感受,让他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问题讨论中来。

3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不仅仅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为此,笔者认为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对新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进行全面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深入了解学生,备好课,备好教材,为切实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创新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银.浅谈如何处理初中数学教材中的例题[J].中学数学杂志,2011,06.

[2]冯长华.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3]罗功举,樊艳平.加强例题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数学教学,2012,19.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研究教学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