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专业对口度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17-05-19韩江红

商情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实践课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在服装市场的快速发展的形式下,高职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与对应的岗位需求度日益出现矛盾。我国高职院校的服装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虽然占有一定的课程比例,但存在着的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尝试实践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等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实践课程 专业对口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学校实践教学内容和企业人才所需岗位技能要对口,这也是高职教育的一个特性。那么面向专业对口度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2006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如今,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在实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评价等方面与服装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所需技能有偏差,毕业生无法达到服装企业各工种岗位能力要求,迫使大多数服装企业在招聘时,拒绝应届毕业生录用;即便录用,企业往往要花一年左右时间来重新培训应届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技能,造成高职教育所培养服装人才不能很好地服务企业这一现状。为此,高职服装专业应积极探讨与服装企业的合作,构建面向专业对口度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专业人才标准和课程体系。

一、目前高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过程岗位所需技能脱节

课程中关于服装设计、服装制版、服装工艺等核心课程中单独进行授课教学,教师之间在授课前没有进行沟通,造成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孤立存在,缺少系统化衔接,这种教学形式不符合服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从款式设计、制板、缝制、检验这一流程。学生所学专业技能没有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进行综合运用,与企业岗位能力所要求的出现脱节现象,造成学生所学技能不能胜任企业岗位的要求。。另外教师授课内容陈旧不能和市场接轨,比如服装款式、服装面料、服装结构以及工艺等已经过时却还在进行授课。造成企业不能认同学校所传授的职业能力。

2、课程考核评价无法和企业岗位技能接轨

学生的各个专业课程的成绩都是任课教师进行单独评定,学生最后成绩就是由平时的6加期末成绩的4组成。但是这种考核办法没有和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一致,也没有得到市场的检验。顾及不到学生的企业岗位技能所需,这种评价形式不能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普遍存在成绩好但不能适应企业岗位技能所需。

3、同课程授课时间长,与企业流程周期无法衔接

学校的同门专业课程从开学初一直到学期末,授课周期过长,每周2~6节课,这样只能注重知识的碎片化,如果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学生没有精力兼顾多门专业课程,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项目中去,效率跟不上企业的要求,影响了生产,给企业留下做事拖拉效率低的印象。而且是多门专业课程同时授课,不能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定位来进行课程的前后衔接,造成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技能需求之间出现错位。

4、工学结合重形式,轻实践

在教学方面,为了响应当下提倡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一是没有实际上拉来项目,只是形式上写一个横向课题。而是拉来项目,由于课程时间安排的原因导致项目虎头蛇尾,没有实际效果;学生的参与面太小。三是学校建立的专业工作室与企业实际岗位也相差甚远。四是照搬某一服装企业中对于岗位技能的要求作为培养服装专业人才的目标,忽视了服装专业的其他技能从而使得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单一,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认识和现状,结合我院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诸多意见,与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的探讨, 本人在服装专业工学结合中做了分析,并在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效果如下

二、面向专业对口度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议和对策

1、实践课程体系的优化

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在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课程体系结合国内高职服装专业的教学现状,依据服装企业、行业对技能所需,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有关服装企业的项目中。高职服装专业的课程设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课程体系必然要改革、优化。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服装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特点,(2)要依据企业岗位职业所需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探索出适用服装企业行业岗位职业能力所需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3)依据服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实际状况,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要与相关企业、行业进行合作,共同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同时企业专家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建设当中。通过行业专家的参与指导,共同对本专业的核心实践课程进行一定的调整及优化,对教学内容也要合理的增减,逐步加大实践教学与企业行业接轨。

2、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由于现代高职教育对实践教学与行业所需技能接轨越来越重视,所以对服装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合理构建已是势在必行。

(1)“一体四翼”式服装实践教学模式。

“一体”依据服装企业对技能所需、以服装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职业能力建立在理論和实践课程体系。“四翼”指课程考核”、“仿真实训”、“职业技能鉴定”、“预就业顶岗实习”。这“一体四翼”式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将学校的教学与工作实际结合,与工作岗位结合,与职业能力结合;使教学情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考核等与企业要求相一致,构建了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生在实际的服装项目中学习,为服装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它更注重学以致用。让学生比较快地熟悉企业工作流程,适用岗位,真正地让学生把实践能力提高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这种教、学、做、考紧密结合,课堂教学、课程考核与实际项目相配合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体四翼”式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可以直接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能力、职业意识、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更好地将知识用于实践当中;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保证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岗位技能所需人才。为

(2)以“工作室”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依托校内实训室、“企业驻校工作室”,以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将人才培养与产品研发紧密结合,把教学过程和工作流程合二为一,建立规章制度对工作任务的规范化进行监督以及评价机制。以“工作室”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初级阶段即第一学年,主要是服装基础课程学习,把企业典型案例在校内工作室进行,在模拟的企业工作流程中进行专业基础专业训练。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参与,校企共同建立考核标准,进行评价学生作品成果来考评学生专业基础技能;中级阶段即第二学年,主要是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在校企教师共同指导下,在工作室中进行企业实际项目训练,完成课程与项目的对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技能。这一阶段是以企业标准进行评价,专业教师为辅对学生设计进行评价和奖励;高级阶段即第三学年,主要是以企业岗位的生产过程进行实训,在服装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对企业技能能力。在这阶段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践,实现了学校所学与顶岗实习进行衔接,来完成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承接企业的真实项目,从市场调研—企划方案—款式设计—产品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整个工作流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更多和服装市场、企业实战接触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能更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职业技能能力,学生的就业信心能大大提高。

(3)工学交替式实践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主要是实现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所需技能进行过度、对专业和职业获得详细的认知、完成学校公共教学平台体系与职业所需技能模块进行学习、通过企业项目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的。通过校内实训工作室和校外实训相结合,进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运用。

以上实践教学模式更好地进行校企教育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毕业生与企业岗位的零对接,将职业技能与企业生产过程更有效地结合。

3、完成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

建立合理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进行结合。教学过程评价,把学生课外的查找资料过程,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这些自我锻炼的实践能力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加强自我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鼓励学生在校外进行实践,增加一些市场调研的环节,调动学生与市场接触的机会来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这些都关系到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评价也应以此为导向进行多元评价。实践过程的评价贯穿于整个课程,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实践课程的教学评价侧重易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评价而忽视课堂教学以外的自我学习及技能的提高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實践能力的提升,因为课外实践不在教学评价之内,因此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会很大。这种评价体系就阻碍了以能力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应建立与高等职业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即采用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注重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也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对评价进行动态的调整。

4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实践中进行开发研究项目。由名师传、帮、带,积极有效开展校内培训工作。在校内选定专业知识、校外实践、教学能力等方面较为优秀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带动、帮助、培养青年教师,并制定计划,明确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的责任,定期考核和检查。积极与相关企业、行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要建立较为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胜任教学任务的优秀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学校任教。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更要加快建立一支实际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技能。专业教师通过实践课的教学,在实训中心,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提高教师的实践技术能力。

三、结语

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开展起来。培养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只有通过工学结合才能实现。只有改变传统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中的不足,从根本上缩短学生所学技能和企业所需技能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企业实际项目,上岗前通过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零距离的走上工作岗位。只有坚持“教学与市场需要相结合,教学与岗位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当然,培养专业对口度强的毕业生还要更好的开拓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将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是我们应该不断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苏明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2:03

[2]梁俊.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145.

[3]赵雪峰.构建“一体四翼”式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江南大学,2008:20.

[4邢旭佳,章瓯雁.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探[J].教育探索,2011,(09):58-59.

[5]亓晓丽.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设计理论.

作者:韩江红(1976--),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服装设计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实践课程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办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刍议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基于优势学科的“材料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