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4-10钟燕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数学

钟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相关人士越来越重视初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有基础作用的初中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方针出台后,学校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升高。加上社会改革飞速发展,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學习的能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培养的不仅是能刻苦学习的中学生,而且还必须培养能学习、会学习,并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从而使初中学生在终身学习思想的指导下,树立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90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初中学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具备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数学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初中数学更是中学数学和进一步进行数学研究的基础数学。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提高概括、思维逻辑、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提高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终身学习的影响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几点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如果学生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我国古人也曾说过:“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这就体现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未来发展中,学生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所需的知识百分之一可以从学校中获取,还有百分之九十九要自己从信息化的社会中获得,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足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见,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也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 创设平等、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课堂是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积极尝试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教学方法,并创设平等、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对初中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平等、和谐、积极的教学环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精神焕发,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数学学习的环境中。所以,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平等、和谐、积极的课堂气氛的创设,它是一切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还要重视教学情境的挑选和创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喜欢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用一些数学家的趣事或数学发源的历史故事,营造轻松欢快的情境引入新课,还可以通过实验演示导入,将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自己动手试验,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很快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授轴对称时,我们可以将一张纸对折,然后用剪刀剪一个图案,打开图案让学生观察图形,他们会发现折痕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就要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枯燥的初中数学学习变得更具活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动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使学生集思广益,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和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的意识和促进其他良好品质的形成。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先深度解读相关课本的资料、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要求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再讨论,形成集体意见。

3. 合理进行数学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这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科学、合理评价,对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即可从学习过程、结果、态度等方面着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技巧性、多样性的评价:多鼓励与表扬,少批评与指责;多关爱与支持,少放弃与讥讽;多引导与探究,少灌输与传达,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总而言之,要提高初中数学教育质量,必须注重终身学习思想的影响作用,培养初中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我们数学教师大胆创新教法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作者单位:广西合浦县海门外语实验学校 536100)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初中数学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