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与彰显生命活力的情感教育

2017-03-07陈永兵刘晓红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生命活力情感教育

陈永兵+刘晓红

【摘 要】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被遴选为朱小蔓教授“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的种子学校,这种选择是有客观基础的。自成为种子学校以来,学校充分重视,提出了让情感教育关注与彰显生命的活力的主张并形成了初步的研究体系。2016年11月,学校面向全国承办短期培训活动,从结对指导、课堂教学、仪式和现场教育活动、专家引领、建立合作联盟几个维度开展活动,借此总结分析了项目研究的基本实践途径和意义。

【关键词】情感教育;种子学校;生命活力;情感温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1-0066-03

【作者简介】1.陈永兵,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校长,高级教师;2.刘晓红,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江苏南通,226001)党委书记,高级教师。

一、遴选为种子校

提起情感教育,人们会立刻联想到一个名字——朱小蔓。朱小蔓教授是我国情感教育研究的首倡者、开拓者,曾担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俄罗斯教育科学学院外籍院士。她三十年如一日地从事情感教育研究,使之充分地本土化、系统化,其基本理念已深入人心。为了让情感教育的理论更好地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验证和推广,朱教授再次亲自挂帅,领衔了指向基础教育现场的情感教育研究项目——“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该项目挂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由香港田家炳基金会资助。

2015年初,经过先期广泛征求意见、现场反复调研,项目组最终决定,笔者所在學校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被正式确认为朱小蔓教授“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的种子学校。全国仅两所,另一所是北京中学。之所以遴选我校,基本原因包括:其一,我校地处南通这个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且我校教育质量,尤其是初中阶段的教育质量在当地又是最具代表性的,对于我校和立足于我校的研究将有助于破解南通教育的秘密;其二,我校拥有实施情感教育的良好土壤和基础,我们继承和发展了始于南通中学的“难忘教育”,作为田家炳中学,我们又注重发扬田老先生的博爱精神与诚善品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诚信教育品牌;其三,我校的“三单”教学品牌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生命成长为内核。总之,情感教育落地我校是有基础和现实意义的。

二、初步的研究设想与架构

“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构建”项目是一项以情感教育为纽带,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自觉的教育者,为全球化时代“道德人”培养奠定基础的教育研究项目,对基础教育学校具有很好的适切性。自成为种子学校以来,我校充分重视,将之确定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统领,初步提出了让情感教育关注与彰显生命的活力的主张,并且构建出涵盖校园环境管理、后勤服务制度、课堂教学、学生德育、家校合作等方向的研究体系。两年来,我们一方面在总项目组的带领下,充分参与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配合与支持总项目组基本完成了《教师情感表达与师生关系建构手册(初中阶段)》的理论构建、案例搜集与撰写等工作,基本完成了《“情感-交往型”课堂观课指南》的标准制定工作,并据此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另一方面,我们又立足自身基础和特点,从事着一些个性化的研究,使得原有的管理、德育、教学等工作更具情感教育的特质,更能关注生命成长的需求、彰显生命的活力,让校园充满情感的温度。

三、从短期培训活动看实践途径

2016年11月21日至25日,受项目组委托,我校面向全国承办了为期五天的短期跟岗学习、培训活动,传递和分享项目已有研究成果。全程参训者主要来自安徽、河南、广东、贵州等地的田家炳学校以及一所非田家炳系列学校,期间又有省内外不同学校的约百名教师闻讯陆续赶来参加观摩和接受培训。

1.结对指导——一种有效的指导、传帮带模式。

为了使受训教师得到更有效的支持、帮助,我们从行政匹配和学科匹配两个角度遴选出各层面和各学科的指导教师与受训教师结对,作为他们在行政管理、学科教学方面的指导教师及“影子学习”的跟踪对象。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实效的指导、培训模式,好比导师制、师傅带徒弟,每位导师(师傅)仅指导少数几个人,精力相对集中,可以很好地了解学习者的需求状况,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做出个性化的指导,并且能够在“影子学习”中随时接受学习者的观察、模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贴合人的真实需求的培训方式就是对生命的关注与尊重。

事实上,我校在前期介入该项目时,也经过了类似的被指导、学习过程。我们依据项目研究的具体方向首先确定了各领域的研究骨干、建立起研究核心团队,而这些骨干与总项目团队之间则建立起了较为紧密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或定期赴项目组受训、参与学习和研讨,或接受项目组来人考察和指导各自的研究、实践工作,大家彼此间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和友谊。

2.课堂教学——研究和实践的主阵地。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阵地,也是许多教育理论最主要关注的层面,所以,情感教育首先关注课堂是理所当然的。我们依据“情感-交往型”课堂理念,形成了注重教师人文情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突出师生情感交往和关系构建、立足“场作用”和良好生态构建的“情感场生态课堂”教学思想。

活动期间,我们展示了两堂“情感-交往型”德育课,其中一课为《真情流露》,目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情感和情绪,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合适的情绪表达,并通过亲子互动、师生互动等方式推动课堂的情感氛围达到高潮;另一课是《少年强则国强》,力求唤醒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我们又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艺术等4堂学科示范课,每一堂课都力图表达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情感元素,促进师生情感交往,诠释“情感-交往型”课堂的基本要义。来访教师们一致认为,我校所展示的课是都是成功的“情感-交往型”示范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用心和深情,这种具有情感温度的课应该呈现在更多的学校课堂上,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入情感能量。

当天,学校也同时举行了面向全市和徐州一些联谊学校的公开课教研活动,另有27位教师一同执教了研讨课,包括5位徐州教师,所有课都围绕“情感”主题来设计和执教。来自南通、徐州两市的教育同行共计约300多人参与了观课、研讨活动。

3.仪式和现场教育活动——触动心灵的教育方式。

仪式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传统,源自“难忘教育”,意在通过震撼、打动心灵的教育活动形式让学生产生终生难忘的记忆,从而形成持久的道德品质。自成为情感教育项目种子学校以来,我们更加注重教育的情感因素,以情感为抓手和突破,突出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体验,做到以情感人。我们针对各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要,分别设计和定期开展各自不同主题的仪式教育活动,例如初一年级有诚信宣誓仪式,初二年级有社会实践活动及相应仪式,初三年级则有青春仪式。

此次,我們展示的是初三年级的青春仪式。仪式分三个篇章,“青春之迹”篇章包括共同重温入队一刻、分享成长故事、解下红领巾等活动。“青春之约”篇章包含老团员为新团员颁发团员证、演唱激情歌曲、优秀学长为学弟学妹们鼓劲、现场阅读家长的一封青春贺信……真情在现场流淌和升华。最后,分管德育的校长带来热情洋溢的青春寄语。

4.专家引领——理论建构和实践操作的方向指引。

对于基础教育学校而言,其短板主要是理论积淀薄弱、层次不高,所以,作为一项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教育研究工作,必须依靠专家专业引领。

此次培训活动期间亦如是。朱小蔓教授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王平博士后、王坤博士、南通大学情感教育研究所徐志刚博士等专家分别作专题辅导,内容涉及项目研究的目标、意义和内涵,《“情感-交往型”课堂观课指南》解读,“情感-交往型”课堂教学策略,《教师情感素质提升与师生关系构建手册(初中卷)》解读、行动与完善等。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朱小蔓教授虽然身体欠佳,在演讲时却全然忘我,激情投入,在其强大的“情感场”中,大家被震撼、被感染,大家切身感受到,朱教授是用真情演绎着情感教育的要义,用生命谱写着情感教育事业的赞歌。大家切身感受到,情感教育的事业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需要情感滋润、滋养和丰富的事业!

5.建立合作联盟——向外辐射的重要途径。

此次,总项目组、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分别与来访学校共同制定后期拓展协议,要求来访学校学习、借鉴种子校的实践方式,并逐步做出创新、拓展。

在活动期间,中陶会教育与情感文明专委会还联合种子校、来访校创建了“全国情感文明教育联盟”,我校作为种子校,校长担任该联盟的主席、书记担任副主席。目前,该联盟的成员正在逐步扩大(涉及多省市的基础教育学校和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并计划于2017年开始,定期开展联盟内部的教研交流活动,例如,开展联合研讨活动、赛课活动等,使得情感教育研究拥有更好的交流平台和基础。

我们期望,情感教育之花不仅在一两所种子校落地、生根、开花,我们的探索与示范是为了让这种关注人的生命状态、滋养人的心灵成长的情感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到更多学校去播撒,去散发芬芳,让生命彰显应有的活力!

猜你喜欢

生命活力情感教育
开展有效探究,凸显课堂生命活力
让体育课堂唤醒学生的生命本色
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词语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质疑,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