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思考

2017-02-16杨梅

文理导航 2017年2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活动

杨梅

【摘 要】要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我们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后反思这三个环节。本文从这三方面阐述了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途径。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反思

怎样的课堂才算有效课堂?要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我们必须做好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后反思这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些都做好了,才能使课堂成为有效课堂。

一、精心设计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1.定位三维目标,注重目标融合。要在课堂上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则载体是什么呢?笔者觉得载体可以是一些层层递进的变式问题链。例如,在上《平面向量复习》时,笔者先提出问题一:

“若C为AB中点,则如何用与表示?”学生容易得到=+。此后笔者再提出问题一的变式问题二:“若C在AB上,且AC:BC=x:y,则如何用与表示?”学生易看出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一样的,因此容易得到=+。最后笔者再提出问题三:“这两个问题有何联系?”学生一下就说出问题二是问题一的推广,问题一是问题二的特例。在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一个重要的知识,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了知识的演绎与推广,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成就感,从而提高了学习兴趣。

2.认真分析学情,把握教学容量。笔者上《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块内容预计上一个课时,教学内容较多,涉及数乘运算的概念与运算律、用向量表示图形关系,平面向量的共线定理及其应用。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都是成绩中下的普通班,学生的基础一般,理解力偏弱,因此既完成教学任务,又能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确实是一件难事。为此笔者预先规划好每块内容的时间。

二、开展有序的数学活动是构建有效课堂的核心

课堂教学行为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

1.强化学生主体,构建和谐关系。笔者给高一新生上第一节数学课时,让学生提提他们对笔者要求。他们要求笔者“上课要幽默风趣、不要拖堂、作业不要太多、不要不管成绩差的学生”等等。笔者当着学生的面把这些要求记在了数学课本上,并向学生承诺会努力做到,如果没有做到,希望学生提醒笔者。之后,笔者提了几点对他们的要求:上课要认真,不能开小差、作业要按时完成等。通过与学生互提要求,使学生觉得他们是课堂的主人。这拉近了笔者与学生的距离,建立与学生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打好了基础。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情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教学情景应与教学内容有实质性联系,否则就只是在课程内容外面裹了一层“糖衣”;教学情景应该是感性的、形象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教学情景中问题的难易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认知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处于思维状态;教师要在创设的教学情景融入情感,才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精神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3.捕捉精彩生成,提高生成质量。面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教师要依靠敏锐的捕捉能力,并随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有价值的“突发问题”加以引导,巧妙利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寻求教学的新的平衡,使整个教学过程从有序(预设),到无序(生成),再到有序(采取相应的对策)。

4.布置分层作业,及时反馈错误。作业可以分为下列几类由易到难的作业层次:课堂例题的简单变式、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使学生在解决这几类作业的过程巩固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能力。批改好作业后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错题的再思考可以纠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错误理解。因此,及时批改和反馈作业可以促进有效课堂的生成。例如,笔者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都强调学生将解题时的草稿直接打在作业本或试卷上,因为这些草稿直接反应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当学生的解题发生错误时,通过草稿笔者能看出错误原因。比如有一位学生在做解三角形题目时,都是将三角形看成直角三角形来列式的,还有学生记混了30°的正弦值与余弦值。发现错误后笔者马上将这些错误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纠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错误理解。

三、进行课后反思是有效课堂的升华

笔者至今对自己上的一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难以忘怀。在讲抛物线方程前,笔者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赵洲桥吗?想不想看看?”同学们回答:“想……”笔者马上打出赵洲桥的图片,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笔者暗喜。但这节课的发展却令笔者大跌眼镜,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这节课乏味。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我原先预想的其乐融融的課堂氛围有天壤之别啊。课后,笔者仔细回想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首先是赵洲桥的图片+知识新授,其次是赵洲桥的图片+例题,再次是赵洲桥的图片+巩固练习,最后还是赵洲桥的图片+总结。笔者所谓的“情境”除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作用呢?由此笔者反思: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境”,逢课必需“情境引入”吗?通过反思,笔者认为“情境”创设至少有一个基本原则:从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如果情境创设不能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如果情境创设不是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甚至是虚构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宁可不要。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讲解。我们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我们需要一个“求真”的教学情境。对这节课的反思使笔者明白什么时候才需要创设情景。

总之,只有做好教学设计,教学活动,教后反思这三个环节,才能将数学课堂变成有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的特点及其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4)

[2]邬荫睫.《对高中数学课堂教与学的几点思考》考试周刊,2013年第72期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