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6-12-26马金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9期
关键词:血管内皮功能急性心肌梗死

马金玲

【摘要】 目的 探究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的水平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MD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FMD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NO水平(45.01±4.78)μmol/L和内皮素1水平(73.65±20.67)ng/L改善显著, 分别优于对照组的(37.21±4.89)μmol/L、(81.52±22.33)n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新活素, 可有效增加患者血清NO含量, 降低内皮素1水平, 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血管内皮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2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产生的疾病, 会导致患者的心肌微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整个微血管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1]。新活素是一种重组人脑利钠肽, 其结构与人体分泌的内源性脑利钠肽相似, 生理作用也基本相同[2]。本研究就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影响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取得了有效成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6年本院收治的首发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 入选患者均符合WHO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且排除严重瓣膜性心脏病、心包炎等影响本研究疾病。其中男48例, 女32例, 平均年龄(75.28±8.5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凝、抗感染、调脂及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 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除予以上述治疗外, 还予以新活素静脉注射治疗。新活素注入时冲击量为1.5 μg/kg, 且在90 s内匀速注入后, 再以0.0075~0.0150 μg/(kg·min)的速度缓慢注入, 整个注入过程必须进行严密的心率监测。

1. 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D变化及血清NO和内皮素1的水平情况, 并对比分析。血管内皮功能检测:采用高分辨彩色多普勒血流诊断系统和高频超声探头, 取位为患者右臂肘2~15 cm处, 研究中选取3个行动周期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待患者仰卧休息10 min后, 测得基础值(D0), 而后测量放气后60~90 s内肱动脉内径(D1), 计算FMD。血清NO及内皮素1检测:取样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 患者空腹12 h静脉取血,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D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FMD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FMD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和内皮素1水平情况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NO和内皮素1水平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NO和内皮素1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急性的、持续性缺血缺氧性的心肌性坏死, 临床上多表现持续性的剧烈疼痛, 可并发心率失常或休克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上,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主要采取早发现、早治疗方针, 尽量拯救患者已坏死的心肌, 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3, 4]。血管内皮是机体中代谢较为活跃的一种组织, 可分泌多种因子, 以调节体内平衡、炎性反应及免疫反应。钠尿肽属于B型内源性的利钠肽, 是血管内皮分泌的一种较为重要的激素, 主要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钠尿肽最先由日本学者在猪脑中分离, 广泛的存在于心房、心室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等处, 具有强大的利尿、利钠和扩展血管的功能[5, 6]。利尿肽在机体内部通过与其相应的受体进行结合使得第二信使环鸟苷酸升高, 从而使得患者的动脉和静脉发生扩展, 介导一系列的生理效用, 抑制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有效减少心肌细胞的纤维化, 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 防止血栓形成。新活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重组型人脑利钠肽, 其与内源性的钠尿肽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作用, 且其在心力衰竭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治疗过程中都具有很好的疗效[7, 8]。

本研究中将新活素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 从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评分情况来看, 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许多的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并不完全取决于冠状动脉的机械性狭窄程度, 而是与患者的冠状内皮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内皮细胞的功能不全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张力的调节功能受到损伤、冠状动脉的血管壁进行重构、以及血小板及单核细胞等的活化[9, 10]。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紊乱不仅可以触发早期的动脉粥样硬化, 还可能在斑块破裂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NO是机体内较为重要的信息分子和效应分子, 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重要的酶催化性活性物质, 能够有效的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增加鸟苷酸的生成, 促使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内流减少, 扩张血管。内皮素1是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标记物, 能有效反应内皮损伤程度。NO和内皮素1的平衡对血管张力和组织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 治疗前, 两组患者血清NO和内皮素1水平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血清NO和内皮素1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的说明了NO分泌过少, 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而使用新活素进行治疗后, 血管的内皮功能得到有效改善。FMD也是血管内皮功能的另一表现, 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测量肱动脉FMD技术的不断完善, 临床也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肱动脉FMD间接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的内皮功能情况。从研究结果看, 治疗前, 两组患者FMD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FMD情况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进一步说明了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 将新活素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对患者疾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于熙滢, 周大亮, 郝丹, 等. 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 17(1): 37-39.

[2] 张慧, 张晔, 李丹丹, 等. 新活素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内皮功能影响.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 8(5):596-598.

[3] 王明建. 新活素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21):76-77.

[4] 陈金水, 张曼, 薛萍, 等. 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64-65.

[5] 葛振嵘, 姜述斌, 帕尔哈提·吐尔逊, 等. 新活素联合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5, 32(1):100-104.

[6] 丁怀玉, 魏明丽, 王俊杰, 等. 新活素治疗急诊PCI术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6):

586-588.

[7] 杨志远, 谭华清.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21):50-51.

[8] 罗晓菡, 石来新, 韦彩雯, 等.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医学报, 2014, 30(B12):278.

[9] 徐红, 王伯松, 李金龙, 等. 持续新活素应用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 36(12): 1244-1246.

[10] 马晶茹, 谭力力, 金霞, 等. 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9):796-798.

[收稿日期:2016-07-07]

猜你喜欢

血管内皮功能急性心肌梗死
阿托伐他汀对冠脉粥样斑块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尼可地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养血清脑颗粒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阿利沙坦酯联合匹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