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2016-12-26李春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9期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临床疗效

李春梅

【摘要】 目的 探讨使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临床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方法 146例小儿手足口患儿,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6.5±1.7)d、退热时间为(2.4±0.8)d、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为(3.4±0.6)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3.7±0.5)d;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为(5.1±1.4)d、退热时间为(1.7±0.9)d、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为(2.3±0.8)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2.7±0.6)d,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实际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实现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予以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 具有较好的治疗成效, 可以明显缩短患儿在医院门诊观察时间与退热时间和手足口的疱疹实际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实现愈合的时间, 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 干扰素;炎琥宁;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9.105

在临床上手足口病为常见类出疹性疾病, 且具有极高的病发率。尤其是<5岁的儿童属于该疾病的多发人群, 临床表现为手部和足部以及口腔部出现疱疹或是在破溃之后有溃疡产生, 一些患儿还可能有心肌炎和肺水肿以及无菌性的脑膜炎多种并发症产生[1], 重度威胁着患儿的生命以及对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近些年, 临床上小儿手足口病正在逐年的增长, 有着相对复杂的发病机制, 这和肠道产生的病毒性感染有直接的关系。目前, 普遍使用对症的治疗方法对其手足口病的临床患儿予以治疗, 为此本院选取2014年

8月~2015年8月所接诊的50例小儿手足口患儿作为临床对象,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接诊的146例小儿手足口患儿, 男94例, 女52例。年龄6个月~11岁, 平均年龄(6.2±2.2)岁, 体温37.6~41.0℃, 平均体温(38.5± 1.1)℃, 病程1~3 d, 平均病程(1.6±0.6)d;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73例。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实施常规性对症治疗, 主要是维生素C和B族的维生素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予以炎琥宁联合干扰素实施治疗, 将10 mg/kg炎琥宁溶入至1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 静脉滴注, 1次/d。α-2b干扰素100万IU/次, 肌内注射, 1次/d, 持续治疗5 d[2]。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48 h内, 其体温若恢复至正常值, 且手部和足部以及口腔的黏膜疱疹都有明显改善为显效;患儿在接受治疗后48~72 h, 其体温若恢复至正常值, 且手部和足部以及口腔的黏膜疱疹都有明显好转为有效;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的72 h后, 其体温若没有恢复至正常值, 且手部和足部以及口腔的黏膜疱疹都没有变化甚至是恶化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30例, 有效26例, 无效17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6.7%;研究组显效43例, 有效24例, 无效6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1.8%,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 2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为(6.5±1.7)d、退热时间为(2.4±0.8)d、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为(3.4±0.6)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3.7±0.5)d;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为(5.1±1.4)d、退热时间为(1.7±0.9)d、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为(2.3±0.8)d、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为(2.7±0.6)d,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 讨论

手足口病的产生和急性肠道病毒的感染存在直接联系, 并具有较快的传播速度、较广的传播范围等特征, 特别是多发于<5岁幼儿群体中。很多手足口病的临床患儿在产生了肠道病毒性的感染后, 伴随着发热的临床症状, 体温几乎维持在38℃。同时, 临床患儿的口腔黏膜也会产生和米粒大小相接近散状的疱疹, 有着明显的疼痛感, 一些患儿的疱疹附近也会有炎性红晕出现。一些临床患儿在发病的早期通常有较轻的症状, 其主要表现为流鼻涕和流口水以及咳嗽等症状, 也有部分患儿会产生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但是在发热的2 d后, 手部和足部以及臀部产生皮疹, 甚至会产生口腔黏膜的疱疹等[3]。如果不及时予以临床的科学治疗, 则极有可能会致使患儿至死亡。

在临床上对于小儿的手足口疾病治疗经常选用干扰素、炎琥宁, 其中炎琥宁能够令临床患儿的免疫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且还具有阻断病毒RNA或DNA等的合成。而干扰素利用基因重组的技术更加有效阻止了病毒RNA或是DNA等在机体细胞内的合成。经过临床的研究, 小儿患有手足口疾病在临床上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在治疗中有理想的效果。两种药物的联合, 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出自身在临床上具有的效用[4]。

本次研究发现,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退热时间、手足口疱疹的消退时间、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综上所述, 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予以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 具有较好的治疗成效, 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 钟巧玲.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5, 12(21):265-266.

[2] 张绍梅.干扰素联合炎唬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2(3):134-136.

[3] 郭红, 董丽滨, 房丽丽.干扰素联合炎唬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1):213-214.

[4] 邬金凤.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临床与实践, 2013, 12(36):26-28.

[收稿日期:2016-8-17]

猜你喜欢

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临床疗效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