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苯三酚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2016-11-30张秋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7期
关键词:间苯三酚临床疗效

张秋菊

【摘要】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利凡诺内注射引产术, 对照组患者宫颈注射阿托品0.5 mg, 研究组患者静脉推注80 mg间苯三酚。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Ⅲ级疼痛例数(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4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4例引产失败, 研究组引产全部成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扩张有效38例, 无效7例, 有效率为84.44%, 对照组有效25例, 无效20例, 有效率为55.56%, 研究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够有效提高中期妊娠引产成功率, 减少清宫率和产妇宫缩疼痛度, 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间苯三酚;中期妊娠引产;临床疗效;宫缩疼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7.148

中期妊娠引产就是指处于妊娠中期(即孕期16~24周)的孕妇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需要终止妊娠。常见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为利凡诺腔内注射引产, 该方法实施简便, 成功率较高, 但其中出现的宫缩痛让很多产妇难以忍受, 需加阿托品宫颈注射缓解, 但引产效率下降[1]。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9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研究结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9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无生殖器疾病或缺陷, 胎盘正常, 身体其他功能正常, 无剖宫史, 且具备中期妊娠引产条件和条文规定。孕产妇年龄20~35岁, 孕周16~24周。将所有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平均年龄(26.37±1.21)岁, 平均孕周(21.54±1.12)周;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25.89±2.14)岁, 平均孕周(22.43±0.98)周。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经腹宫腔内利凡诺(100 mg稀释于10 ml注射用水)注射引产术, 然后给对照组患者在宫口开大1 cm的时候宫颈注射阿托品0.5 mg;研究组患者同样于宫口开大1 cm时用静脉推注80 mg的间苯三酚。对手术中患者的宫缩痛苦程度进行观察。

1. 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糊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的宫缩痛苦程度进行评分, 评分计量级别为:Ⅰ级:可忍受的轻度疼痛;Ⅱ级:发出呻吟但仍可耐受的中度疼痛;Ⅲ级:无法忍受大叫的重度疼痛。对两组患者引产失败情况进行判定:注射利凡诺内72 h后仍然没有出现规律性宫缩或者出现规律性宫缩持续了48 h或者胚胎未排除宫缩却逐渐消失则为失败。同时对患者的宫颈扩张情况进行判断, 评价指标:有效:宫颈扩张良好;无效:宫颈扩张困难。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宫缩疼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Ⅲ级疼痛例数(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4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引产效果比较 对照组出现4例引产失败, 研究组引产全部成功。研究组宫颈扩张有效38例, 无效7例, 有效率为84.44%, 对照组有效25例, 无效20例, 有效率为55.56%, 研究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期妊娠引产一般是在孕妇16~24周进行妊娠终止, 一般采用的引产方法为药物引产, 药物常用的为利凡诺、前列腺素、天花粉、高渗盐水置换等, 其中利凡诺引产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期妊娠引产方法, 其具有简便易行, 引产成功率高等特点。但是在利凡诺引产过程中, 很容易引发强制性宫缩或者不协调性宫缩, 这种情况会导致引产产程延长, 并且加大患者的痛苦, 同时也会造成很多并发症, 如宫颈撕裂、宫颈水肿等[2]。

由此, 利用利凡诺引产进行镇痛是很有必要的, 临床常用阿托品宫颈注射的方法来配合达到镇痛的作用, 但研究表明, 该方法镇痛作用有限, 且会影响引产效果[3]。

间苯三酚药物作为一种亲肌性解痉药, 能够直接作用于宫颈平滑肌, 进而减轻宫颈的局部水肿, 降低引产阻力, 保证宫颈的有效扩张。进而能够缓解患者宫缩痛苦, 缩短引产时间, 让胚胎顺利排出, 减少宫颈损伤。相比于阿托品等药物, 其没有抗胆碱副作用, 可以反复使用, 且可选择性作用于部分器官的平滑肌, 对身体影响小, 无论是肌内注射还是静脉注射, 都相当安全[4, 5]。

本文研究表明, 应用间苯三酚药物后, 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其中Ⅲ级疼痛例数(5例)明显少于对照组(14例),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4例引产失败, 研究组引产全部成功,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扩张有效38例, 无效7例, 有效率为84.44%, 对照组有效25例, 无效20例, 有效率为55.56%, 研究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间苯三酚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能够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 减缓患者宫缩疼痛,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穗瑾, 张秀果, 胡慧敏, 等. 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与间苯三酚联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效果. 广东医学, 2014, 35(2):285-287.

[2] 邱秀红, 钟玉旋, 蓝彩旋, 等. 间苯三酚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现代医院, 2013, 13(8):57-58.

[3] 侯亚梅. 依沙吖啶羊膜腔外注射联合间苯三酚在妊娠中期引产中的效果观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1):86-88.

[4] 杨振华, 陈晓, 段立杰, 等. 间苯三酚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 17(7):558-560.

[5] 周明利. 间苯三酚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7):3955-3956.

[收稿日期:2016-08-19]

猜你喜欢

间苯三酚临床疗效
间苯三酚联合黄体酮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水平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及间苯三酚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急诊治疗急性腹痛患者的效果观察
分娩第一产程的间苯三酚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