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初探

2016-11-07李智张桂花张磊邬业萍

文教资料 2016年20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科技创新课程教学

李智+张桂花+张磊+邬业萍

摘    要: 美国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在课程教学中进行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教育,以及将创新创业渗透进社区服务进行“意识强化”教育。通过学习考察,结合我国实情,探索课程教学结合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技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课程教学    校企合作    社会服务    科技创新

通过学习考察美国乔治梅森、马里兰等大学、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北弗吉尼亚社区商业联盟等科研机构,并借鉴美国大学与企业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明确了培养具有创新及实践能力的人才策略,通过产学结合与社会服务的教学方式,了解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方法。

创新教育就是按照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方法、技巧和规律,培养、造就学生和其他人员创造才能的教育。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不仅成为接受给定知识和给定技能的主体,同时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的主体。

一、美国高校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教育的模式

当今的美国在大学实施创新创业与社区服务的教育模式已经相当成熟。美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在大学校园建立产业工业园,如“梅森企业中心”、“市场开发办公室”。并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如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社区商业联盟融资部、全球创新政策研究所等创新创业机构。建立了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美国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教育模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1.课程教学中进行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教育

在这种模式中,经过严格筛选的学生在高度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学习,如马里兰大学对大学一至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主动申请有限的名额,对大学三至四年级的学生,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接受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课程分类,如寻找创业点、设计合理的商业模式、设计制作模型和组建团队开发产品等形式中接受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技能。在乔治梅森大学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通过整合所有资源和技术,结合学生个人能力、专业特长以及兴趣选择创新创业课题,由三至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进行能力学习。它十分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特质,通过课程教学和活动,提升学生的实际创新技能。

2.创新创业渗透进社区服务进行“意识强化”教育模式

它主要强化创新创业三大要素,即科技研究、社区外联和学生参与的相互关联,通过项目、案例的实际应用进行教育。如纽约城市大学商学院首先对创新点进行初始研究产生“种子”,再通过高校及科研机构孵化,最后通过公司形成产品。这种以多样化的外延拓展活动为切入点的教育,构造成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创业问题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创业思维。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二、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结合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提升科技创新的启示

在政府主导下,高职院校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产教对接、工学交替,体现能力本位、任务引领的课程教学,将学习课堂转移到一定的企业环境中,使学生在校企合作和科技创新的教育模式中学习和成长,实现学生的学习和企业需求、服务社会的零距离对接。

首先,由行业部门或行业组织出面牵头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并组织中小企业群,联合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实训设备和兼职教师,联合制定培养订单。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以特殊“定制”的规格,一定的数量,提前预订毕业生,并伴随共同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

其次,学校自办生产、服务企业或者企业把与学校对口的车间搬进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也可设置厂内基地由企业安排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车间、工位和兼职指导师傅,单独设立为学生实训和实习服务的车间,具有教学、培训和实习功能,有固定管理人员和专职企业指导师傅。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季节特征和周期性特点,比较灵活地安排工学的交替,利于知识的应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

最后,学校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其职业素质和知识技能的提升。到岗位实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动力。顶岗实习也有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情景,而不是拘泥于书本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实际的创新技能。

三、课程教学进行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教育模式的具体运用

1.课程目标应结合校企合作满足社会服务和企业需求

机械零件精度检测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校企合作满足社会服务和企业需求进行调研,使课程培养目标与目标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无缝对接,进而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提出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集中在零件设计、加工、质检及装配维修等工种,其岗位工作任务均要求学生挑选和操作合适的检(量)具对零件进行质量检测,依据零件的精度要求对测量结果进行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基于满足社会服务和企业需求,确定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

2.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科技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及科技创新意识。机械零件精度检测课程教学内容精选10个典型企业真实零件测量项目,每一项目分为若干工作任务,按实际工作流程划分为“测量任务布置、测量方法思考、教师指导操作、实际测量操作、创新改制量具、产品合格质检”六个课程教学内容。学生要完成的任务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测量对象、确定测量方法、正确地选择测量工具。其过程包含测量前表格制作,测量操作、测量后测量数据处理及工作台面整理等工作。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要经过决策、实施、讨论、统计、评定五个环节。

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创新改制量具,能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学生在生产第一线,通过培养设计改造测量量具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地提高机械产品的质量,还能不断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检测水平。

3.课程教学过程应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机械零件精度检测课程教学,每个实训教室配有8个工作台,学生以小组形式学习操作。按照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布置实训测量项目,学生分组讨论实训测量方案,练习测量方法。每间实训室都配备相关测量仪器,如塞尺、百分表、磁性表架、游标卡尺、粗糙度比样块等,还配备有如阶梯轴、气缸、轴承、V块等各种被测零件。每套工具能满足8个学习小组使用,可保证每个学生在实训期间都能独立操作,体会和掌握机械零件检测真实过程。教学过程中可按照引入任务(工作对象),提出任务(工作要求),分析任务(工作要求),解决任务(工具、工作方法),拓展任务,回顾任务等流程实施教学过程,将完成该项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即工作对象(如摩托车气缸零件、零件图)、工具(工序卡片、工序检验指导书、检验记录卡、游标卡尺、千分尺、千分表、量块等)、工作方法(看懂工序图尺寸要求、看懂工序检验指导书、确定检测方法)、工作要求(符合检验技术要求、符合检具、量具操作规范要求,符合检验记录表填写要求、符合检验员的责任要求、提出建议)等要素融入课程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习小组讨论检测方案,也可根据不同加工的零件,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改造测量量具,使被测工件的测量、更加方便、迅速和准确。掌握这种创新技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确保产品质量,而且能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通过如下图“做中学、做中教”、“学中做、教中做”、“学中创”五个步骤,创新能力培养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结语

通过学习考察美国在大学实施创新创业与社区服务的教育模式,明确通过产学结合与社会服务进行课程教学的方式。课程教学结合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通过产教对接、工学交替、任务引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依据校企合作满足社会服务和企业需求制定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科技创新意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创新能力训练,课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苏俊吕.美国高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及中国比较.教育天地,2013.3.

[2]常建秋.探析美国美国高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及我国的启示.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科技创新课程教学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