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书包”

2016-11-01包春华

江苏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电子书包校本课程互联网

【摘 要】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以“初中数学课程建设”为契机,打造了“互联网+教学”和“电子书包”的新型教学模式。丰富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为教师创设了一个新的教科研平台,为学生创建了一种别样的课堂教学与讨论模式,增强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了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电子书包;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54-02

【作者简介】包春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江苏南通,226371)校长,高级教师,南通市化学学科带头人。

2014年8月,我校省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初中数学课程建设”项目申报成功。我们利用省市区“初中数学课程建设”项目扶持的项目资金,完成了“互联网+教学”和“电子书包”教室建设。由此,我们以“初中数学课程建设”为契机,拉开了“构建课堂转型新常态,打造研学课堂升级版”的新一轮改革的序幕。

一、一夜之间全是新的

“电子书包”是一个集移动终端、互动教学软件、教学资源、云教育平台于一体的立体化、网络化、便携式“移动数字化学堂”。为了能够快速搭建移动电子教室,适应在无线网络条件下各类教学环境的使用等高需求,学校设计了Wi-Fi方案以支持校内无线网络无差别覆盖教室内的电子书包。

一个不经意的Wi-Fi方案与“电子书包”,一下子改变了教师工作与生活。与其他信息技术作用于学科教学一样,“电子书包”刚进入课堂时,习惯于传统“导学案”教学流程的教师们面临着技术如何切入教学的困惑。教师们迫切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帮助与指导,这无疑需要校本教研的有效跟进。然而,传统的集中式教研因其活动次数少、时间安排紧、教研内容杂、教师互动不足,早已显得力不从心。引导教师主动、高效、持久地投入到新课改之中,创建学习型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已成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发展必然趋势。“兴仁中学改课论坛”微信平台应运而生,它为教研打开了一个敞开、明亮的世界,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兴仁中学改课论坛”微信平台一个话题,常常引起几十个人参与、争论和交流。教师们兴奋地说:“一夜之间全是新的。”

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不仅强化了教师教研意识,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促进了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习惯的形成,也促进了学校校本教研从制度化走向非制度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利用个人微信公众号,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过程、生活故事、思想历程,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信息资源,有些教师已开始尝试直接用微信备课、记录个案、反思教学和讨论问题。

二、从数学学科向其他学科延伸

“电子书包”进入校园,原本是“初中数学课程建设”项目,但是随着数学老师的使用、研讨,不知不觉中,把全校所有学科的教师卷入其中,学校内掀起了基于数字化环境的教育教学变革热潮。为此,我们果断地提出:“从数学学科向其他学科延伸。”为此,学校邀请天闻数媒科技有限公司派出培训师连续驻校三周时间,培训全体教师和学生。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和重点骨干教师的培训,为后续“aischool”能够全面推广和重点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检验教师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是为了达到锻炼教师展示自我的目的,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水平,推动兴仁中学“电子书包”常态化应用,走进智慧教育新时代,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我们举办开展以35周岁以下的教师参加的“仁学杯”、35~45周岁教师参加的“仁爱杯”和45周岁以上教师参加的“仁人杯”电子书包教学大赛。每人上一节课,写一篇课后反思。

翟菊红主任在课后反思中写道:过去大部分老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人教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内容时,常常先从物理性质一点一点学起,然后再一个一个学习化学性质。而事实上,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些是学生知道的,有些是通过互联网可以查找了解的,有些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可以解决的。“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必须“+”点用户思维,它是教学互动系统下,学生学习方式向着“私人订制”发展。因此,物质性质的教学,教师必须具备学生视角和服务意识。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方法,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在的能力都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过去学生在课堂上做物理练习,需要在课后批改才能知道学生掌握情况。电子书包有独特的快速反馈功能,如果老师发布了四道客观题,学生在自己的Pad上解题的情况在大屏幕上即时呈现,一目了然。系统自动统计学生解题的对错情况,老师可以根据电子书包平台提供的答题统计数据,有针对性地评讲,特别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可以重点评讲,并对平台显示的答错学生名单,一一提问纠正,使这部分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及时得到帮助,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些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后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李晓峰老师说。

“如何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优化课堂教学和转变学习方式”,6月19日,通州区2015年初中数字化学习现场观摩活动在我校举行。我校姚霞、严晓东二位老师分别执教的初中英语《7B(下)Unint7》、初中数学《七年级(下)三角形的复习》展示课。张玉萍老师在观摩课堂教学之后说:“电子书包的交互性,大大凸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监控学生机实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利用教师机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小组协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分工进行资料搜集与整理,并通过交流群组进行组间与组内讨论,同步进行问题的解答,协作完成任务后,小组成员操作自己的书包,通过电子黑板广播小组协作成果,供其他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电子书包”仅仅只是一个工具,其最终能否引领教学变革的是教师,教师不变课堂就不变。原先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研学课堂”如何升级?我们意识到:“研学课堂”升级,首先需要升级的是教师观念,需要的是教师“+”点互联网时代思维。

三、随处可见的校本课程

“初中数学课程建设”项目拓展了教师们的视野,结合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基于智慧生成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学校研究》,课题负责人组织教师对现有的数学教材进行重组,根据“电子书包”的特点,组织力量编写“馨仁校本课程”《初中数学研学案》(初一、初二、初三版)。以案例研究和课例研究的形式,全面推动课程基地建设,转变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

不少教师在研究中意识到:“一位好教师,就是一门好课程。”不少教师纷纷进入到课程开发的行列:数学组开发了《生活中的数学》《好玩的数学》《初中数学研学案》;语文组开发了《开始读诗》、历史组开发了《史说近代中国第一城》;信息组开发了《纵横码》等。近两年,学校教师开发了大大小小的课程有24门,我们把它们总称为“馨仁课程”。

“幸福农事”是学校开设的“馨仁课程”中的第24门课程。在校园西南角有一片荒地,面积大约300平方米,荒地上已有原始土壤和植被覆盖。班主任与生物组教师共同商议后向学校建议:我们也要向数学组的老师那样,开发自己学科、班级的特色课程。于是,这一块地在整理之后分给了初一年级的八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体验到田间劳作,丰富学生的阅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感悟到劳动带来的乐趣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美。

2016年6月14日,《南通日报》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我校的“幸福农事”课程:《在耦耕园中享受生命成长的美妙——通州区兴仁中学“幸福农事”校本课程叙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校本课程不见得就是课堂上才能运用的,随处可见的一点一滴的教育都是课程,校本课程也未必都需要精美的包装。只要是能引起学生兴趣,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课程。

猜你喜欢

电子书包校本课程互联网
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及成效探析
电子书包的使用误区及出路*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运用电子书包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