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照耀课程基地

2016-11-01成尚荣

江苏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陌生基地核心

成尚荣

课程基地,一个既熟悉又颇感陌生的概念,准确地说,过去更多的是陌生,而现在更多的是熟悉,而且越来越熟悉。当然,它还会陌生起来,因为它还会有新的发展,在发展中展现新的面貌。无论是熟悉还是陌生,江苏教育人对它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那是对它的喜爱、支持和追求。

讨论课程基地的价值意味着要超越现象,走向价值选择、价值立意和价值追求。假若,课程基地建设满足于表面形式,仍追求、满足于条件、技术和所谓的特色,就有可能偏离了价值,也就偏离了课程基地建设的宗旨和方向。因而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比条件,哪个基地大,哪个基地条件好,哪个基地就好,甚至可能在豪华上下功夫;比技术,技术先进、设备一流,这样的基地就好,很可能会盲目攀比;比特色,为特色而特色,因而追求学校声誉,忘却了学生的发展,所谓特色成了一块招牌(我对教育上的“品牌”概念总是心存疑虑的)。这不是说课程基地可以不讲条件、不追求技术、不形成特色,而是说,只止于此而不深入到价值,必然是平庸的、肤浅的,而且可能会偏离课程基地建设的本义——课程基地要不忘初心:价值立意和价值追求。

价值立意和价值追求是多元的。我们可以对课程基地的价值做些梳理。其一,从课程结构看,其价值在于促进课程的综合。课程的综合丰富了课程形态,形成了课程交叉地带,拓展了课程领域,又能促进学生的跨界学习,开阔视野,融通知识,用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正是中国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其二,从课程的个性看,其价值在于从学校课程的基础和需求出发,形成学校课程的特色。特色化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同时促进和而不同的、生动活泼的课改气象的形成,改变教育同质化现象,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苏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三,其价值在于让教师们成为课程领导者,进一步开发校长和教师的课程创造力。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路线的结合,把顶层设计与基层(个人)创造性探索统一在一起,教师主动进入课改的潮流,与课改共发展,与学生同成长。当教师们成为课程创造者的时候,课改一定会进入深处和内核。以上价值已被许多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印证了、实现了。这是江苏课改的重大进步。

在多元价值的选择中,不能忽略核心价值的选择。核心价值的选择涉及价值的根本尺度。核心价值的根本尺度,是人的需要和能力发展,即人发展的核心素养。这种根本尺度又聚焦在信念、信仰和理想上。不难理解,课程基地建设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探索、建构以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的育人模式,在信念、信仰和理想上生长起课程文化。这是课程基地建设的根本目的。我们应不忘核心价值的“初心”。这一价值立意要永远坚持、永远追求,让育人这一核心价值旗帜永远在课程基地上空飘扬。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猜你喜欢

陌生基地核心
流泪的羊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神回复
陌生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