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16-10-21张鑫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1期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企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随着企业的增多及规模的扩大,在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三鹿奶粉事件,企业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会造成内部控制隐患的存在。本文从分析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与发展现状出发,探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以作为企业相关人员的参考。

关键词: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企业管理

一、企业内部控制概述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1.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思想起源于18世纪中叶,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理论的完善。最初把内部控制看作内部牵制,主要是通过账目的核对进行岗位分离,进一步保证账目的正确无误。但它是由某一部门进行控制管理,不具备控制的全面性。到上世纪40年代,为了使企业能在经济危机中生存下去,企业改变管理控制的手段,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主要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内部控制的内涵。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为企业的内部控制整体性、全面性提供了可行性的指导理论。

如今的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由内部控制理论指导下,采用过程控制系统进行预防风险与监督等管理工作,它可以表现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的管理内容。内部控制是一个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动态过程,它会受到企业内部所有人的影响,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内部控制只是为企业管理提供了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目标与运营、财务报告、法规遵循性相关。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理念由制度为本逐渐向以人为本方向发展,内部控制的适用范围、控制内容等得到了有效提高。随着企业风险意识的提高,逐渐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进行整合。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我国在2008年颁布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相对于国外内部控制的应用时间较短,故在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是内部控制机制缺乏系统性。在企业中,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刻,不能建立全面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体制。不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不能在企业运行时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控制机制存在局限性。现在企业中大多数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而是由审计部门组织开展,这就导致内部控制的监督环节受到限制,对内部控制体制的实施形成阻碍。其次就是我国企业大多股权较为集中,这种由控股股东操控权力的情况下,会造成企业内出现问题时职责分工不明确,不能使监控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不佳

首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由于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不合理,对于高水平技术人员短缺,而一般人员又过剩,造成人员过剩和人才短缺的矛盾的存在。一些企业存在任用家族成员承担企业中关键岗位甚至是管理者的工作,这样缺乏专业性的人员对财务、法律等不熟悉,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培训工作对于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来说是很重要的,而目前企业为了节省培训经费,缺乏对于新员工的上岗培训及老员工的后续教育,使得企业员工技术水平不高且不均衡。其次,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虽然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等管理机构,但没有真正的发挥有效的职责分工及制衡机制的作用。一些企业的总经理等高级管理职务由家族成员承担,管理层易出现对于企业控制的逾越,管理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导致公司管理流于形式。没有设置完备的下属机构造成监控作用不到位、控制程序不合理。这种低效率、不明分工的公司治理结构会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不利于其作用的发挥。最后,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内部控制实际上是动态过程,一些企业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仍然将市场当作是企业的核心部分,并没有制定内部控制相关制度,或者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缺乏内部控制意识的决策者不能做出适当的纠正措施,导致内部控制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束缚。

2.风险评估较差

首先,风险意识薄弱。企业的风险可以由企业内部生成,也可以来自于外部环境。对于风险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实效工作的发挥。若风险意识薄弱,不规范的风险意识管理不能起到风险的防范作用。这种情况下企业只能在风险出现后再采取应对措施,这极大地考验了管理者的对于风险处理的经验。员工缺乏风险意识会表现在其工作中,在进行业务处理时,不能采用规避风险的方案,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损失率。其次,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完善的风险制度,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就会过于原则化,这不利于风险的及时发现,出现风险时不能采取有效措施,缺乏相关责任的追究,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

3.控制活动不当

首先,岗位设置缺乏牵制。在企业中难免会存在一些不相容的职务,进行职位的分离有利于工作的规范开展。一些企业为了节约用人成本,将多项工作交给一个人承担,这就是不相容职务出现的原因。例如在财务部门,开票、收款、记账等任务经常有一个人完成,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增加了企业资金流失的风险,与其节约的用人成本相比得不偿失。其次,没有很好的实施预算管理。如今大多数企业的预算管理只是通过数据或表格的形式进行预算工作,并没有作出明确的管理制度与决策的规定,造成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监督力度等较差,达不到预算管理的目的。

4.信息沟通不及时

首先,缺乏健全的信息系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已逐渐实现网络化普及,但由于一些企业缺乏健全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将该系统合理的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去,没有成功地利用信息网络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其次,组织内部缺乏良好的信息沟通。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只重视上级下达的指示而忽略部门间信息交流的现象。实际上,企业的运转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部门间的配合工作实现的,不重视部门间的交流就无法实现信息的汇总与反馈,不利于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最后,隐瞒信息情况的存在。有一些企业存在管理者隐瞒信息的情况,企业是一个整体,这种隐瞒行为会影响员工对于企业信息的了解与掌握,进一步影响员工的自我定位及对于他人的监督,造成决策的实施及工作态度的改变。

三、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1.完善外部经济与法制环境

由企业外部环境产生的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也是对于企业战略、经营等影响较大的风险来源,故减小外部风险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主要动力。外部经济和法制环境的不完善就会引起战略、经营等风险的不确定性,虽然有时不考虑外部风险仍然会获得利润,但同时会造成风险的累计,稍有差池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危机,甚至影响企业的继续发展。因此,完善外部环境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发展动力,还可以更好地维持市场经济秩序。首先,应加强法律环境的建设。通过公平法律环境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企业者进行企业的规范经营与管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内部控制作为提高企业经营的有效手段,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加强管理的重要途径。如果法律环境中存在不公平的因素,就会助长不正当经营者通过不合法手段谋取利益,这将会打击正当经营者的积极性,不利于公平经济社会的建立。其次,社会文化环境的加强。社会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腐朽的社会文化环境就会降低人们向上的力量。建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其做出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员工工作热情。最后,建立开放、规范及公平的产业竞争环境。产业竞争环境可以刺激企业的规范管理的进行,所以,开放、规范的产业环境将为企业赢得市场,使其更加重视企业内部的建设工作。如果企业存在的竞争环境是混乱的,只会产生负面作用,出现企业为了获得利益而不择手段得现象,造成经济的混乱。故良好竞争环境的建立对于外部环境的提高很有必要。

2.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文化的根源,是决定企业内部其他控制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它可以通过影响员工的工作自觉性及控制意识,而影响工作效率及工作效益。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管理哲学、员工道德价值观、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问题的出现,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实现。首先,应注意管理者素质的提高及风险意识的增强。管理者的素质可以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水平。一些以家族经营为主的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者素质不高的情况,也许他们有一定的战略眼光或市场意识,但毕竟他们没有现代企业的科学有制度的管理,使企业存在于风险之中而不自知。因此,加强对于管理者的培训,通过提高经营者的综合素质而减小企业的风险,有利于企业的更好发展。其次,建立合理的公司组织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等的设立,有利于职责分工及制衡机制的企业职责权限的明确。组织结构对于企业的经营与控制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其权责也有合理的划分,可帮助企业在有限的规模、业务水平、财务能力范围内,实现管理人员权力与员工职责间的平衡。科学的组织结构通过对企业的规划、执行、控制、监督对工作计划做出合理规定,有利于企业经营目的的实现。再者,重视员工的培训。企业的人事政策对于员工的积极性、创造力的发挥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要想提高员工的作风及素质,改进人力资源政策是最有帮助的方法。在招聘员工时,应该选择综合素质高且适应能力强的人才。对于老员工应经常进行培训,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还可以培养员工的学习精神及创造力,有助于员工向着智力型、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最后,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是企业中每一个成员所共同工作的文化环境,良好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相结合。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支持,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部分。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带给员工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3.健全风险控制机制

在我国企业经营中,战略风险、经营风险等风险管理问题普遍存在。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有利于风险的控制。首先,应明确目标。目标的确定是进行内部控制的前提,因为对于不同目标来说,其风险的类型和大小也是不同的。故明确目标有利于风险的辨别、评价及进一步措施的采取。其次,应完善风险预警系统。企业应该根据自身面临风险的类别、大小等,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风险的识别,并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再者,对风险作出正确评价。风险的评价是基于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之上的,风险的评价是利用内部控制法、信息数据库法、数形结合法等方法,对风险的级别、性质,及对风险的管理政策适当性、有效性进行评价。最后,建立风险评估专业人才。作为企业中的一员,对于风险控制都应该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及敏感度。对员工进行风险培训有利于对其岗位风险的认识,通过风险收益观的端正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

4.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通过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于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掌握,有利于问题的及时发现并作出适当的调整;员工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目标与要求,有利于自我定位及相互间的监督。加强企业内部横向沟通有利于上级发布的决策及时的到达下级,并在指导下更好地实施;加强纵向沟通有利于各部门间工作的协作,增强企业凝聚力。可见,通畅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秀杰.现代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3,(35):173-174.

[2]周国宾.浅谈企业内部控制问题[J].价值工程,2014,(6):156-156,157.

[3]王爱群,王璐,郝毅等.高成长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29-132.

作者简介:张鑫(1995- ),女,辽宁营口人,汉族,辽宁理工学院,管理系会计学专业,本科生

猜你喜欢

现代企业企业管理内部控制
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