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数学课堂教学

2016-10-17丁延涛

求知导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所谓研究性学习,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实际生活、自身所学的知识出发来选择研究课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获得新的知识。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许多教师开始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5-05

作者简介:丁延涛(1978—),男,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丰县范楼初级中学数学教师。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根据教师的思路来完成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围绕着学生而展开,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了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兴趣。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内在需求、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课题,只有学生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才会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重视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中掌握研究方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引导学生处理好交流与倾听的关系。研究性学习重视合作交流,也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在群体交流之前,每一位学生都要独立思考,阐述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不仅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在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勇于面对问题。接着学生群体要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探究老师所布置的研究课题。由此可见,在小组合作中,个人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当老师要讲解“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掌握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此时可采用小组合作这种研究性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等因素将不同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从小组内选择一名学生来担任组长。接着教师要让小组内的成员共同研究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学生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发现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想法。如果发现某一位成员的想法存在错误,教师要及时纠正,避免其在错误的路上渐行渐远。当每个小组都完成了此次研究任务,教师要让每个小组分享其研究结果,并且要根据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适当的点评。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小组,教师要采用幽默的语言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于表现较好的小组,教师要多加鼓励,让其在日后的研究活动中表现得越来越好。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研究能力

1.巧用发现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学生才会积极乐意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

2.构建“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性学习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模式就是指“问题解决”模式。此种模式将学习过程与科学研究过程进行比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合理提问,运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比如,当老师要讲解“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要设计这样几个问题:“请同学们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来思考如何才能得到一个函数图象?用你们所思考的方法是否能够得到y=sinx的图象呢?如果能,利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函数图象准确吗?”接着教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两个问题。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出发导入新课,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当学生思考完这两个问题之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四、总结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研究性学习方法真正运用到课堂当中。通过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刘祥伟.高中数学课堂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2]曹素玲.数学游戏引入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