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6-08-12陈洁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陈洁



护理干预在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陈洁

400037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骨科

【关键词】结核性毁损肺;常规护理;护理干预;健康教育

为了提升结核性毁损肺患者手术效果、改善其预后水平,现对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40例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患者及同期相同数量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2组入选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并观察其护理效果,评定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价值。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40例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患者,作干预组。年龄:30~69岁,中位值(36.72±5.45)岁;其中19例女性,21例男性;患者病程最长10.2年,最短1.2年,中位值(6.75±2.77)年。同期选取40例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年龄29~68岁,中位值(37.25±5.20)岁;其中18例女性,22例男性;患者病程最长10.0年,最短0.9年,中位值(6.88±2.59)年。本次研究所有入选患者都已确诊,且接受手术治疗,分析其资料后,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可作进一步对比。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施行常规护理,主要涉及病情监测、心理指导以及饮食护理等。

除上述护理方法外,在干预组入选患者中施行护理干预方案,方法包括。

1. 健康教育:首先,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客观评估其病情,并详细咨询患者临床表现,再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结合其临床指征制定出优质护理方案。其次,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其病情状况、手术操作流程以及护理干预的重要性等内容,并将注意事项、配合方法等内容制作成册,将其发放至所有入选患者手中,以提升其认知度。再次,向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流程以及安全性等信息,还要向患者讲解手术风险与麻醉风险,并宣讲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再将可能出现的不良症状告知患者,使其做好心理准备,通过安抚患者情绪,以提升其治疗信心。最后,合理应用握手、聊天以及微笑等交流方式,加强与患者沟通,实时了解其内心想法,再进行个性化疏导,从而提升护患间关系的亲密度。

2. 一般护理: 提升患者治疗环境的清洁性,定期打扫、定期消毒,并评定患者临床指征,及时排除手术禁忌症以及药品禁忌症,做好各项皮肤准备工作,同时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对其体温变化情况、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脉搏等指标进行监测。此外,术后给予患者心电监护及吸氧,协助患者定时翻身,并查看患者创口组织,判断是否有出血症状。

3. 疼痛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性使用镇痛类药品及抗生素,避免出现创口感染以及疼痛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疼痛症状,护理人员要宣教呼吸训练、肌肉放松方法以及呼吸放松方法等专业知识,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确保肌肉组织保持放松状态,分散患者注意力,及时缓解患者疼痛感,从而提升其配合度。

4. 饮食指导: 嘱咐患者戒烟酒,术后肠道功能还未恢复正常时,需予以进食流质、清淡类食品,避免出现便秘症状。此外,鼓励患者多食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类食物,并保证睡眠质量。

三、评定指标

1. 护理工作满意率: 对比和分析2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以问卷方式进行,问卷满分为一百分,涉及十个专业问题,每题十分。“非常满意”:患者得分超过80分;“比较满意”:患者得分在50~80分之间;“不满意”:患者得分不足50分[1]。

2. 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认知度: 自制调查表,评定内容涉及七个方面:①康复知识知晓情况;②疾病专业知识;③导管专业知识;④术前检查知识;⑤镇痛专业知识;⑥饮食专业知识;⑦术前准备工作等[2]。

3. 健康行为的改变状况: 采用SF-36表进行评定,评定对象涉及三个项目:①护理及治疗的依从性;②自我表达能力;③康复信心。每一个项目的得分均为1分至4分不等,其中,1分代表“不积极”;2分代表“一般”;3分代表“比较积极”,4分代表“积极”,患者得分越高,表明其改善状况越好[3]。

四、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

系统性评估发现,干预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7.50%,对照组67.50%,干预组护理效果有显著优势,2组对比结果有差距(P<0.05),见表1。

表2 入选患者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认知度 [n(%)]

表1 入选患者护理满意率[n(%)]

二、入选患者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认知度

系统性评估发现,干预组入选患者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认知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干预组护理效果有显著优势,2组对比结果有差距(P<0.05),见表2。

三、入选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状况

系统性评估发现,2组入选患者的健康行为都有一定改善,但2者相对比,干预组效果有优势(P<0.05),见表3。

表3 入选患者健康行为的改变状况 ±s,分)

讨  论

结核性毁损肺,已成为临床上十分多见的一种病症,不仅疾病迁延期较长,而且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给患者健康造成威胁,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疾病防治[4]。对于结核性毁损肺患者,其治疗时的首选方案之一即为手术治疗。然而部分患者认知程度有限,对于其疾病诱因、疾病严重性以及治疗方案等知识都一知半解,以至于其依从性始终无法得到提升,治疗效果也差强人意[5]。鉴于此,为提升患者手术效果及健康教育质量,在患者中施行护理干预方案十分关键。在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患者中推行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可行性:①该方案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依从性,还能提升其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有利于增强患者治愈信心,使患者以乐观心态面对自身疾病,从而进一步提升其手术效果[6];②该方案强调护理人员要不断优化其护理技术,并主动学习各种新型护理方法,再将其应用至患者中,不仅能提升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而且还可改善其临床指征,使患者主动配合护理工作[7]。

需强调的是,除了上述护理措施外,还要加强对患者进行排痰训练以及呼吸训练,即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宣教正确呼吸、正确排痰的重要性,并于术前指导患者展开训练。①排痰训练:以横隔组织、腹部组织带动胸腔,采取由轻到重、从下至上的方式进行快速咳嗽训练;指导患者控制其呼吸肌,在快速收缩呼吸肌的同时,充分压缩肺部组织,并借由产生的气流将痰液冲出;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促使其膈肌组织发挥功能,冲出痰液[8];②呼吸训练:嘱咐患者取屈膝、平卧位,使其腹部肌肉组织保持放松状态;嘱咐患者将双手放置于前胸以及上腹部之间,用鼻腔组织进行深呼吸,并保证呼吸动作的缓慢性在腹部组织成膨隆状后,即可缓慢呼气,并收缩腹肌;呼吸训练时长为20 min/次,每天三次[9]。本次研究中,所有入选患者均已配合完成手术及护理,予以系统性评估发现,干预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7.50%,对照组67.50%,且干预组入选患者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知晓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干预组护理效果有显著优势,2组对比结果有差距(P<0.05),与邓丽萍等[10]报道的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结果发现,在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患者中推行护理干预方案具有可行性,除了可提升患者手术效果外,还能进一步提升健康教育效果,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明茗, 曲珊. 结核性毁损肺行全肺切除术的护理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17): 85-87.

2尹淑芳, 王丽, 董博, 等. 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10): 1453-1455.

3李娜, 徐兆华, 徐冬梅. 33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23(4): 1855.

4余立军, 张洁, 戴小爱, 等. 结核性毁损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13, 12(5): 430-432.

5王丽娟, 刘素芳, 李海霞. 结核性损毁肺围手术期护理38例[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8): 32-33.

6谢磊. 结核性毁损肺行单侧全肺切除手术1例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3): 354-355.

7曾华志, 范玉云, 刘洪涛, 等. 肺结核及其发生结构性肺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 2015, 37(5): 504-507.

8苏月巧, 宋敬坤, 杨圣俊, 等. PDCA 循环法在毁损肺全肺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 2013, 35(23): 3650-3651.

9梁桂月, 陆雪萍, 谢春梨, 等. 结核性肺毁损单侧肺全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J]. 微创医学, 2013, 8(2): 250-251.

10邓丽萍, 丁君蓉. 护理干预在结核性毁损肺患者行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5, 34(2): 200-202.

(本文编辑:黄红稷)

陈洁. 护理干预在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CD].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 电子版, 2016, 9(3): 313-314.

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6.03.020

中图法分类号:R562,R4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31)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