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多模态下高级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之自主学习模式研究

2016-08-04王红香海春花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级英语自主学习

王红香 海春花

【摘 要】当今多媒体多模态的大环境下,在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模式研究有益于学习者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通过课前准备、课中的ppt演示、课后回顾,以课文文化背景知识为起点,本文将探讨从点到面的全面语言习得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多模态 自主学习 文化背景知识 高级英语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杨立民老师等编写,为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学生准备的高级英语教材《现代大学英语》五、六册(下文简称“高级英语”)内含丰富的英语国家文化。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支柱课程,这门课重在培养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包括“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杨志亭,2003: 57-60)。高级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造自主学习环境,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效率为目标。基于此目标,本文将探讨在多媒体多模态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探究高级英语中背景知识的课前准备、课中展示、课后练习的自主学习模式,论证从点到面的高级英语自主学习的可实践性。

多媒体多模态环境下的高级英语教学

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事物、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的叫单模态,用两个感官的叫双模态,三个或以上的叫多模态(参见May-bury,1993;Hill,2000)。几乎同时,Kress & Leeuwen (2001:20) 指出多模态(multimodality)就是运用集中符号学模态(semiotic modes)或综合使用若干符号学模态来强化同种意义的表达,或行使补充功能,或进行有层次排序。OHalloran (2008:231) 综合各家观点,将多模态定义为“综合语言、视觉图像、其他符号资源,构建纸质、数字媒体和日常生活文本、事物、事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从这些概念看,人与人之间,人与多媒体计算机之间,人与互联网手机之间的互动都是多模态的。1996年,New London Group 将“多媒体多模态教学与学习”模式引入外语教学。他们的研究证明在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选择视听材料,并根据教学和学生的要求进行编辑处理,以多模态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参见曾勇、张景成,2014)。多媒体多模态教学的重要性早已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认可。胡壮麟(2007)在讨论多模态符号学和多媒体符号学的区别时指出,人类进入社会符号学多模态化的新世纪, 对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应引起重视。Stocklmayer, Rennie & Gilbert (2010) 指出多媒体多模态的教学将改变学校学习的原始方式,同时又可促进学校学习的效果。国内外学者们用研究证明了在外语教学中开展多媒体多模态教学的必然性。尤其是当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已经近乎完全进入了大学生活的今天,wifi在校园内的几乎全面覆盖,电脑、手机上网的便捷都使得运用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实践迫在眉睫。如何在多媒体多模态的大条件下唤醒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掌握高级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习者学习这门课的动机,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将是此研究的重点。

高级英语课堂中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autonomy)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但直到1981年,Holec才把自主学习定义为“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这被认为是自主研究的起点,至此,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概念阐述。Little(1991)认为,自主性“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 即一种超越的、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Scharle 和Szabo(2000) 两位学者认为,自主就是管理自身事务的自由和能力,同时包含自行决定的权力。在国内,李泽坤(2007)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觉的、积极主动的学习,其核心是学习者应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和创造性。余祖晨(2010)指出,一个能自主学习的学习者应该能管理和调节整个学习过程,即“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知道怎样对学习进行检测以及评估学习的成败”。束定芳(2006)强调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的能力,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主动参与、创造性地掌控自己学习的过程,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有着绝对的参与和决定权。然而,现在的高级英语课堂还是一个以教师介绍课文背景知识,讲解课文内容,学习者被动接受,死记硬背课文中出现的语法和词汇,教与学近乎脱节的状态。语言的交际性、实用性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外语教学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语法和词汇(任凤梅,2010)。这种脱节状态不仅有碍学习者习得知识,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一方面是教师盲目地鼓励学习者运用便捷的多媒体资源;另一方面是学习者不能正确运用这些资源。当学习者被完全置于多媒体资源下时,他们往往无所适从,最终将时间浪费在浏览网页、聊天、购物上。如何才能使快速发展的多媒体多模态技术真正地应用于课堂,利用学习者对于这些新型科技的好奇心,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将是每位教师的心愿。笔者根据自己及同事多年的英语专业高级英语教学的经验,从高级英语课程中的文化背景知识入手,试图探索出如何高效地运用多媒体多模态技术,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

高级英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和文化两者相互依赖,没有文化内涵的支撑,语言只不过是一系列的符号叠加。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J. Lyons曾说过“只有当人们充分了解了文化或文化的作用时,才能全面理解由语法和词汇表现出来的语言的各种意义”(参见康有金等,2012)。只有了解了语言背后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涵和外延意义。高级英语通过向学习者提供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化、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提高学习者的名篇赏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最终达到强化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现在的高级英语教学并没有看到这种文化与语言的紧密联系。康有金等(2012)在其做的有关高级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调查中发现:40%的学生比较不重视高级英语中的文化知识,甚至有25%的学习者非常不重视,比较重视高级英语中文化知识学习的只占20%。从这些百分比数字可以看出学习者不重视课文中的文化背景知识,看不到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不重视。有些高级英语教师只是随口对学生说,下去看看课后的有关作者、课文内容的背景知识。上课时,教师既不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也不对这部分进行检查,所以学生不重视。另一种情况是教师全权负责“满堂灌”。教师自己查资料,自己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另一方面是考查力度不够。虽然有些教师意识到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课前让学生去查阅有关的资料,但之后就不管了,没有课上检查,没有课后考查,所以这部分内容得不到学习者的重视。针对以上的情况,笔者通过与同事讨论,并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后给出如下假设,如果教师设定具体的题目,由学习者根据教师提供的题目进行查阅,由学习者完全掌控这个题目的资料查询、筛选,并以口头讲述的方法将自己整理后的资料介绍给其他学习者,由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补充评论,并对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数评定,计入其平时成绩。这样,学习者有了对课堂的参与,自我满足感增强,其学习动机将得到提升。

自主学习模式

1.课前准备

在新课开始前,由老师将提前设计好的预习材料发给学习者。笔者设计的预习材料一般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课文的背景知识查阅点;第二部分是文章内容考查;第三部分是有关文章的思考题。这里笔者主要介绍第一部分,这部分会将具体的课文背景知识题目列出来,而不是给出笼统的概念,这样学习者才能有的放矢,明确自己上网需要查阅的题目。比如在马丁·路德·金的名篇“Where do we go from here”中,学习者要查阅的题目有作者,包括他的生平、他的作品、他的主体思想、他的影响以及评论家或后人对他的评价。而对于美国的民权运动的介绍应该包括运动中主要的活动、人物、事件、结果和影响等。事实上,学习小组在拿到题目后,他们会合作完成资料查询的任务。由于多媒体技术发展给学习带来的便捷,学习小组会利用网络进行资料查询,他们在搜索引擎里看到的相关知识包罗万象,同时,学习者在获取这些知识的过程中,要利用自己的视觉、听觉甚至自己的感觉等。资料收集完毕后,由学习者个体对自己查阅的资料进行讲解,其他成员评定所讲解材料的有用程度,并对讲解者就讲解材料进行提问,最终讨论哪些材料可以用作演示文稿,且由谁来操作上课时演示文稿的讲解。讲解者在其他成员的帮助下,制作上课需要的ppt,整个过程完全由学习者自己掌控。事实上,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任务具体,自我参与度高,他们的求知欲得到了激发,往往找的材料比教师预计的要多,质量要高。

2.课中演示

课中的ppt演示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由先前决定的讲解者将制作好的ppt进行演示讲解,讲解结束后教师进行知识补充,并对讲解者的表现进行评定,给出相应的分数记作为其平时成绩。例如在“Where do we go from here”中,当讲解者介绍美国民权运动时,用了大量的图片,如Rosa Park在公交车上的照片、sit-in的学生照、运动中主要人物的照片,以及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的著名演讲等视觉、听觉材料,声情并茂地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分享他们小组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参与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心中的自豪感得到了满足,进而激发了其学习动机。笔者观察到这样的ppt演示有两方面的益处。一方面,讲解者总能花很大的心思尽可能完整地、逻辑顺畅地、多模态地将自己小组的题目讲解给其他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对所做的ppt以及整个演说进行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分数,这些激励了学习者的学习,所以他们的演示文稿和演说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是越来越好。另一方面,课堂中其他学习者因为多模态地接触所演示的题目,他们可以更立体地全面理解所解说的题目,并在演说结束后,就自己不明白的或感兴趣的相关题目向讲解者提问。例如有个学生就问到了林肯、美国内战和美国民权运动的联系,这个话题一下子引起了整个班级的讨论。这样的讨论不仅补充了解说的题目,也让学习者更全面地了解了美国民权运动的起因经过等。这种多媒体多模态下的解说讨论不仅提高了学习者的课堂参与度,提升了学习动机,也更全面立体地让学习者了解了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自主学习的乐趣也因知识的获得进一步提升。

3.课后考查

课后考查主要是对课堂演说题目内容以及课文理解的测试。笔者准备的课前预习材料的第三个部分就是考查题。比如前面说到的马丁·路德·金的演说“where do we go from here”的考查题目就是“为什么马丁·路德·金坚持黑人走非暴力的民主运动形式”。 学习者要想回答这个题目,必须理解课堂中所解说的内容,知道马丁·路德·金的生平,尤其是他的信仰、他的印度行等相关内容,还要了解民权运动的特点以及课文中的相关段落。这道考查题就是为了让学习者能够认真地参与到前面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查阅和讲解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多模态的学习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自下而上地归纳知识点,发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终内化整篇文章的语言文化内涵,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语言综合能力。

结 论

在高级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不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现象,这些都有碍于学习者更好地学习这门课,提升自身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在多媒体多模态下开展学习者自主学习高级英语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提升学习者的语言文化知识。学习者通过分享自己查找的背景知识,不仅能激发他们自主式探究和个性化的学习,而且能培养他们阅读大量文本资料,倾听、观看视频资料,分析资料的重点和难点的能力。同时,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回想已经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理解课文中的文化知识点,易化了高级英语教学。因此,笔者建议在高级英语教学中,推广多媒体多模态式自主学习模式,优化高级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Hill, D. R. Give us the tools: A personal view of multimodal computer-human dialogue (In The Structure of Multimodal Dialogue II), M. Talor, F. Neel and G. G. Bouwhuis (eds.)(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0):p25-62.

[2]Holec H.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3]Kress, G. & Van Leeuwen, T.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1).

[4]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 ( Dublin: Authentik, 1991).

[5]Maybury, M. T (ed). Intelligent Multimedia Interfaces (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93).

[6]O' Halloran, Kay L. “Inter-Semiotic Expansion of Experiential Meaning: Hierarchical Scales and Metaphor in Mathematics Discourse.” From Language to Multimodality: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Study of Ideational Meaning. Eds. Jones, Carys & Eija Ventola25-62.” (London: Equinox, 2008).

[7]Scharle A, Szabo A. Learner Autonomy: A Guide to Developing Learner Responsibi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8]Stocklmayer, S. M., Rennie, L. J., & Gilbert, J. K. “The roles of formal and informal sectors in the provision of effective science education”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2010, 46):p1-44.

[9]康有金、柯可:《关于高级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9期,第177页。

[10]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

[11]李泽坤、杜荣芳:《高级英语自主教学模式探析》,《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161-162页。

[12]任凤梅:《<高级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培养模式探索》,《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93期。

[13]束定芳:《外语课堂教学新模式刍议》,《外语界》2006年第4期,第21-29页。

[14]杨志亭:《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高级英语教学探索》,《外语电化教学》2003年第6期,第57-60页。

[15]余祖晨:《高级英语学习策略训练》,《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6期,第76页。

[16]曾勇、张景成:《大学英语多媒体多模态自主学习模式的设计与实践》,《红河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102页。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英语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高级英语自主学习
“四维一体化”《高级英语》课程多元考核模式的构建研究
浅析分层式教学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专业《高级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