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6-07-11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锦州121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3期
关键词:血脂水平瑞舒伐他汀脑梗死

张 楠 吴 迪(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分析

张 楠 吴 迪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改变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NIHH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观察组治疗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调整患者血脂水平,减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

【关键词】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瑞舒伐他汀;血脂水平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部分脑梗死患者中较为常见,也是导致脑梗死的重要因素[1]。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助于防治脑梗死。在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药物中,他汀类药物较为常用。瑞舒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调脂药物。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例,观察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的50例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病例,上述患者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2],所选病例均经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超过1.2 mm。同时排除出血性脑梗死病例、免疫性疾病患者、肝肾功能障碍病例、肿瘤患者、合并有感染性疾病患者。上述患者在随机数字法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62.4±5.6)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63.3±6.2)岁。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控制血糖血压、给予抗血小板类药物、改善脑循环类药物、保护神经细胞类药物、促进脑细胞代谢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每天晚上服用10 mg,连续服用24周。

1.3 观察指标:采用NIHHS评分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采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改变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1.4 统计学处理: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HS评分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改变情况:观察组治疗前的NIHHS评分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H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观察组治疗后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变情况:观察组治疗前血脂水平和对照组治疗前血脂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水平,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HS评分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改变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改变情况比较

3 讨 论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有助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反映颈部颈内动脉局部病变,通过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了解全身动脉粥样应用状况[3]。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斑块形成并增大,或斑块破裂及出血等改变,可导致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阻塞远端血管。所以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对于防治脑梗死有着重要临床意义。他汀类降脂药物是目前调整机体血脂水平的重要药物[4],瑞舒伐他汀是他汀降脂药。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除了调整血脂水平外,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稳定作用,能够对血小板聚集以及引起的血栓形成产生抑制作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稳定作用,减少斑块破裂脱落等可能性,所以有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5-6]。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中膜厚度显著减少,上述作用与瑞舒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分不开的,所以瑞舒伐他汀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调整患者血脂水平,减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侍艳,张迎春.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药,2016,6 (2):320-323.

[2]李新萍.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含量的变化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4(3):103-104.

[3]高亚军,房阁,韩秀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对急性脑梗死NIHSS、Glasgow评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8(1):23-25.

[4]张建容,周瑜,杨清武.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血流血脂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0(1):40-42.

[5]李艳艳,谭军.瑞舒伐他汀联合银杏叶片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异常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4(2): 133-135.

[6]董晓柳,朱丽霞,徐士军.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8(2):177-181.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3-0066-02

猜你喜欢

血脂水平瑞舒伐他汀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三种他汀类药物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血脂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围术期血脂水平的护理改善效果
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