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化教学

2016-06-30龙安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

龙安泽

【摘 要】学生有目的的主体性活动是促进道德内化、提高其思想素质的关键。教学活动内容的生活化和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是解决传统品德教学存在的弊端,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切实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活动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235-02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探索活动中,我采用活动化教学,努力创设学生学习的情景,设计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学习的渔场,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让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

一、活动是需要符合目标

活动不是目的本身,活动只是一个中介和载体。我们通过活动体验的分享,是要帮助学生领悟、行为迁移和品质内化。现在不少老师偏于活动的形式和手段了。

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四下“媒体连着你我他”中”认识广告”公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用各种形式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课堂上,学生非常活跃,表演很精彩,课堂气氛活跃。但在评课时,有领导就提出了目标的定位问题,这堂课应该解决的三个问题:对广告的体验;假如做广告,应该注意些什么;广告的功能。但这一些都应该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谈他对广告的体验。课堂上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表演,学生已知道的东西为什么要再三呈现呢?等等。由于老师在活动过程中目标意识不明确,所以影响了这堂课的等级评定。

二、活动过程要注重情境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并对那些通过分享获得的间接经验进行领悟内化。

一是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小而具体、新而有趣的矛盾性问题或发散性问题,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融入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主动寻求解决方法,得出有价值的观点和结合。

二是创设模拟情境。教师可以利用录像、录音、电影、多媒体手段,再现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真切的活动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也可将生活中的典型事例用小品、角色游戏等形式再现于课堂,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他人的处境和内心感受,增强对自己行为方式的道德价值的判断力。

三是提供现实情境。教师可以直接从生活中截取情境,就学生中所发生的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生活内容进行情境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高道德认识,升华道德情感。

三、活动形式例举

1、访一访,观察生活

有的主题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但他们往往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仔细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培养学生生活的情趣和观察能力。

如在讲《金色的秋天》这一单元的主题时,我邀请班主任配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带学生到田野里去观察,并给学生布置了观察的任务。要求到教室后能说出秋天的样子,画一幅秋天的画。明确了观察任务,同学们仔细观察、细心的感受秋天的变化。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简直是太快乐了!回到了教室,一个个都显得异常兴奋,有的竟能口述一段百来字的秋天景象,还有的画出了美丽的秋天。只有通过细心观察了,学生才能得心应手。

2、学一学,体验生活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把主题内容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在温暖的集体里》这一单元的主题内容时,可让学生充分回忆、想象我们班在学校各种活动中的表现。并用多媒体再现我们班在学校歌咏比赛、广播体操比赛、运动会中的种种表现。当学生看到歌咏比赛的情境时,全班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表情,不由自主都跟着唱起了歌儿;当学生看到运动会中800米赛跑的情境时,都不约而同地喊出了“张伟,加油!……”“噢 !张伟得了第一名!”这些欢呼声、歌声不正是学生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感受吗?

3、实践操活动,动动手动动脑

实践操作型活动是指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一些小实验、小制作、饲养种植等操作性活动,还包括让学生到户外去观察和体验社会生活等。这类活动形式非常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户外,也可以当作实践作业让家长带领学生们去做,还可以在教室中安排学生实际操作。如一年级上册《看我多精神》一课,在让学生懂得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可以使自己健康成长的道理之后,课堂上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用各种形式展示出自己坐、立、走的正确姿势,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看我多精神”的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4、游戏游戏,情感体验

学生在游戏中可以顺利地、主动地掌握新的学习内容;同时,学生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独立性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也是在游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在教学《我们活动有秩序》时,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设计了适合一年级学生的一个教学游戏:“逃离虎爪”。在一座大山里,有一个动物王国,所有的动物都归老虎管,可它经常伤害小动物,动物们都想逃出去。山上的小门每年中只打开3秒钟,3秒钟之内能逃出去的小动物,就不再受欺负了。请出4名同学参加游戏,把他们关在一个“大门里”,教师来当“门”,数三个数以后,门就要关上,看他们谁能逃出来。这4个学生都想早一点逃出去,一拥而上,结果谁也没逃出来。这时教师把一个悬念抛给学生:请大家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在3秒钟之内,让所有的小动物都能逃离虎山?这个悬念迅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触发了他们学习需要与动机。最后,使学生在游戏中明白了我们在活动时要有秩序的道理。

我认为,要想真正上好《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教师就应该多想方法,不断创新,在探索中求进步、促发展。充分利用好儿童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适当创设生活情境,让儿童在生活中获得教育和发展。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