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2016-06-20李淑霞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白内障临床疗效

李淑霞

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李淑霞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山东铝业公司医院收治的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100例(13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超声乳化组50例(65眼)与非超声乳化组50例(65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费用。结果 术后1 d、30 d,非超声乳化组患者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乳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90 d,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超声乳化组患者角膜水肿、虹膜脱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超声乳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超声乳化组患者平均手术费用为(1421±255)元,明显低于超声乳化组的(3206±25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5)。结论 与非超声乳化手术相比,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具有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但经济成本较高,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关键词】超声乳化切除术;非超声乳化切除术;白内障;临床疗效

山东铝业公司医院,山东淄博 255069

白内障属于眼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指各类原因所致的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目前,超声乳化手术已成为治疗白内障的金标准,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屈光稳定等优势,然而受经济费用及操作难度的影响,该术式尚未普及[1]。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非超声乳化切除术在临床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2-3]。本研究就超声乳化与非超声乳化切除术治疗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100例(130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超声乳化组50例(65眼)与非超声乳化组50例(65眼)。超声乳化组患者中,男30例(41眼),女20例(24眼);年龄55~83岁,平均(72±5)岁;病程3~16年,平均(12±5)年;其中左眼33眼,右眼32眼;晶状体混浊分类系统(LOCS)分级:Ⅱ级15眼,Ⅲ级15眼,Ⅳ级25眼,Ⅴ级10眼。非超声乳化组患者中,男31例(42眼),女19例(23眼);年龄55~82岁,平均(73±6)岁;病程3~15年,平均(12± 5)年;其中左眼32眼,右眼33眼;LOCS分级:Ⅱ级14眼,Ⅲ级16眼,Ⅳ级25眼,Ⅴ级10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患眼部位、LOC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第8版眼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首次进行手术治疗;无合并症及手术禁忌证;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已签署了同意书。排除标准:青光眼、眼外伤、葡萄膜炎、高度近视史;过敏史;糖尿病;合并严重脏器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常规术前检查与准备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术前检查与准备,具体如下:①检测光定位、固视性质、辨色力及随行能力,并通过眼用超声设备测量眼轴长度,采用卡角膜内率计测量角膜曲率,然后计算患者需植入的晶状体屈光度;②全身体格检查;③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④冲洗术眼及泪道。

1.3.2 手术方法

1.3.2.1 超声乳化组 未采取阻滞麻醉及眼球压迫干预,术前应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行眼表麻醉,每10 min滴1次,共计3次。放置开睑器,通过穿刺刀(15°与3 mm)在鼻上方角膜缘内及颞上分别做主切口、辅助切口,注入黏弹剂后进行环形撕囊,以水分离,并采用自制劈核钩劈核,注吸皮质。对于植入人工晶状体(PMMA)患者则应将主切口扩张至5~5.5 mm,再将人工晶状体植于囊袋内。清理前房残留的黏弹剂,待眼压恢复正常后,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最后包盖术眼。

1.3.2.2 非超声乳化组 采用0.7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4 ml行眼球周围浸润麻醉,压迫眼球5 min以达到降眼压的目的。放置开睑器,以穹隆为基底作结膜瓣,行上直肌牵引缝线,采用烧灼方式止血,在角巩膜缘后做一反眉形切口,使用板层刀建立巩膜隧道,直至透明角膜内部0.5 mm,形成梯形(外口小、内口大)隧道,切口长度约为6 mm、3 mm。穿刺前,注入黏弹剂后进行环形撕囊,操作失败者行罐式截囊,水分离分层,将晶状体托出。针对3 mm切口患者,先采用线圈碎核器将核碎至1/2块,再以圈套器将其托出。采用吸针头/双管注对晶体皮质进行冲洗,在前房及囊袋注入透明质酸钠,6 mm切口患者在囊袋内植入一片片式PMMA,3 mm切口患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清理前房残留黏弹剂,待眼压恢复正常后,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最后包盖术眼。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费用。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 术后1 d、30 d,非超声乳化组患者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乳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术后90 d,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比较[眼(%)]

2.2 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非超声乳化组患者角膜水肿、虹膜脱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超声乳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后囊破裂,后囊浑浊及前房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手术费用比较 非超声乳化组患者平均手术费用为(1421±255)元,明显低于超声乳化组的(3206± 25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指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混浊,致使光线被混浊的晶状体干扰无法投射于视网膜,会出现视物模糊、眩光感、单眼复视等症状。有研究调查发现,晶状体浑浊是诱发白内障的首要病理原因,根据病因可划分为代谢中毒性、老年性、辐射性及外伤性等,其中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率约占50%,且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5]。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眼(%)]

目前,非超声乳化手术及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属于眼科临床常见术式,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点,且非超声乳化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隧道切口相同,两端距角膜缘远,可以形成良好的悬吊作用,避免切口上唇下垂,切口闭合性较佳,十分适用于刚接触手术的实习医师及基层医院[6]。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d、30 d非超声乳化组患者裸眼视力>0.8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超声乳化组,与众多报道结果相似[7-8]。非超声乳化术中房角组织损伤与血-房水屏障碍损伤及组织水具有一定相关性[9]。从并发症结果来看,非超声乳化组患者角膜水肿、虹膜脱出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超声乳化组。由于非超声乳化手术需要通过娩出口在将晶状体核娩出,而在此过程中晶状体或器械可能与触角膜内皮直接接触,继而导致角膜水肿;晶状体核娩出过程中能够使手术切口变形,进而牵拉角膜后弹力层与内皮;水分离与水分层操作时,水流冲刷可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一定影响。而超声乳化手术则不需要水分层操作,能够在高负压与相关器械的辅助下随性操作,对核块前房运动的控制效果较佳,因此可降低角膜内皮损伤的发生率,进而降低角膜水肿。此外,超声乳化手术操作时不会与虹膜接触;而非超声乳化手术操作时受器械影响,经常与虹膜组织接触,显著放大了患者的不适感,尤其对于较大且质硬的晶状体核,即使前房碎核操作后娩出,也可能使虹膜受损[10]。然而,从经济成本角度来看,非超声乳化组患者平均手术费用明显低于超声乳化组。超声乳化手术对设备要求较高,所以费用相对增加,这也是其在基层医院无法广泛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与非超声乳化手术相比,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具有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但经济成本较高,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 廖文江,刘贤升,闫亚红,等.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4,12(2):1184-1186.

[2] 徐建晖,洪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12(10):41-44.

[3] 李志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8(2):160-160.

[4] 王刚,胡蓉,舒平,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36(8):7112-7115.

[5] 陈建丽,韩英军,张满红,等.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4,1(13):74-77.

[6] 张建珠,黄伯健.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1(20):10-12.

[7] 陈美玲.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65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4,11(8):1520-1520.

[8] 杨长建,曾伦桃,蒋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与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疗效的Meta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3,8(5):1550-1554.

[9] 陈建丽,韩英军,张满红,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4(14):4705-4709.

[10] 刘卫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12(6):2447-2448.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6.041

猜你喜欢

白内障临床疗效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