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自信 体验成功

2016-05-14马岚英

甘肃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信心数学教学培养

马岚英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信心;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5—0064—01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动力基础,是人格的核心。自信心也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情绪感受。所以,数学教师要在学生遇到难题的时候,有意识地淡化错误、降低难度,让学生产生一种“我能行”的信心。这样,在学习数学时,学生才不会怕难题、怪题,勇往直前。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谈些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内容,这必然促使每一位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改进教学方法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转变教师角色,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要求教师多指导学生想一想,引导学生猜一猜,与学生合作共同做一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师权威者的形象,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巧设例题,在纠错中让学生找回学好数学的信心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给学生鼓励与信心,让学生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并且积极地面对困难。而巧妙设计例题,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途径。

比如,笔者给出了一道计算题,让学生自己算,然后,再从有些学生的计算错误中给他们加以指导。如,

-

佳佳的解法是:

原式=2(x-2)-2(x+2)=2x-4-2x-4=-8

一看就有错误,课堂上笑声一片,佳佳也很不好意思。笔者让大家看看错在哪里了。有的学生说,张冠李戴了,把分式运算当成了解方程。其实笔者早就发现佳佳是一个对数学不太敏感的学生,为了帮助佳佳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笔者决定在错题中给她找回自信。因此,笔者对佳佳说:“你把分式运算当成了解方程,显然是错的,但你却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能否考虑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这道题呢?” 于是学生们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利用方程得到了正确的答案。其实,有时候一些错误也是一种开动思维的很好契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发现新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在分析、研究错误中得到提升,获得发展。

三、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多表杨,少批评

中学生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比较崇信的人对其评价的基础上。教师往往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如果教师对其评价是积极肯定的,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就要好一些,从而对其取得成功的自信心也相对强一些,反之就差一些。要保证教育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教师就要多表杨、鼓励、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尤其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当然,有时对学生进行适当批评也是必要的,但千万不能用贬抑、否定的话语,更不能用“笨蛋”、“不可救药”等词语责骂学生。

四、通过适当的挫折教育,加强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帮助他们正确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以使其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致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品味”失败,引导他们在成功和失败的交织影响中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挫折和失败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一蹶不振。顽强的自信心,是在挫折和失败中磨炼出来的。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具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的人,才能取得最后胜利。

总之,在人的一生中,要经历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无论我们身处何境,自信都会促使我们奋勇向前。我们的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正值培养自信心的好时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处处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要持之以恒。

编辑:谢颖丽

猜你喜欢

自信心数学教学培养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