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2016-04-07高建蕊邹循东梁宇

广西教育·A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高建蕊+邹循东+梁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课堂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30-02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有效的教学活动明确做出了说明: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中不难看出,数学课堂更加注重“有效性”。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就应该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积极地交流互动。

一、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一个成熟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会将更多的关注放在学生身上,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掌控全局——首先是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其次是能把握住启发学生的契机,最后是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机智化解。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较好方式。如运用讲授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听清楚;运用演示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中看明白;运用讨论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讲出来;运用谈话法,能让学生用心思考问题;运用动手操作法,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西方国家曾经做过多次试验,结果表明:(1)如果没有教师的讲授,仅仅让学生自己看书,那么效果平均为20%;(2)课堂上教师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学生除看以外,还进行了听,此时效果则会提升至30%;(3)如果学生可以在听和看的基础上再加入讲,则效果可以达到50%;(4)如果能在此前的基础上再加入想,也就是思考,并注重课堂形式的动静结合,则效果进一步提升至70%;(5)当听、看、讲、想、做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时,一般会有超过90%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要求。参考这一试验结果,教师可以考虑在实际教学时,在课堂上引入做游戏、讲故事及猜谜语等形式,从而营造出生动又不失特色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让学生能最大化地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所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何利用我们已有的计算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求解三角形面积?随后让学生们以此问题为出发点,用多个三角形教具模型进行自主操作和探究。很快,学生发现了多种方法:将两个形状和大小完全一致的锐角三角形组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者是在三角形的两条边的中点将其折叠,沿折线将其剪开,得到一个小三角形与一个梯形,随后拼接出一个底边长度不变,高度为原本图形一半的平行四边形。通过小组讨论,大家发现无论是哪种方法,所对应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即三角形的面积=底边长度×高度的二分之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不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更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师生合作互助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习的主体并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本身,因此,采用团队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互助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严格控制和引导学习过程。首先,要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接纳,从而乐于倾听和表达,进而让学生在交流中激发新的想法或改正自己观点的错误。而为了让课堂能够有序进行,需要教师事先制定好相关规则,使课堂活动动静有度、动而不乱。除此以外,还可以加入上台展示环节,进一步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整理与复习数的整除》时,我们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忆知识点的形式,让学生复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怎样的”这个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可以让答题学生继续提出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或者是让小组成员之间互问互答,而教师则从中对学生存在的疑难点进行点拨。以提问的形式进行整理复习,贴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使他们在课堂上有一定的发言自由,从而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给学生“多一些”

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空间、实践机会、表达机会,就能让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并体会到自己解决问题的喜悦。例如,在进行乘法口诀的教授过程中,教到数字“8”时,此过程已经是一个多次重复但有待熟悉的过程,也就是说至此可以认为教师完成了引导工作,可以带动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了。这样会使得各个小组成员非常感兴趣,在相互配合之下,快速而准确地背出8的乘法口诀,甚至可以自发找到一些记忆规律。得出结论之后,还可以让学生开展“比拼口诀记忆”的比赛,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以及考查学生对口诀记忆的熟练程度。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一方面收获了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二)关注“边缘学生”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通常会各不相同,当进行课堂小组活动时,就可能会出现极其出色的学生总揽全局的局面。这时,如果没有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部分能力不足或是喜欢依赖他人的学生便会长期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沦为“陪衬”。这对于他们的学习和人生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需要教师先对各个讨论组组长进行合作学习策略的培训,使其能够带动全组成员共同协作,保证合作的质量和效率。对于缺乏主见喜欢依赖他人的学生,小组长应该在考虑其自身能力后,明确对其进行分工,从而让每个人能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此期间教师的角色也很重要,需要和学生多沟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激发学生的潜能

(一)激发能动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能否达成一件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顺利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必然会起到有益的作用。激发能动性并不是依靠重复的掌声和千篇一律的赞美就能完成,而是要让鼓励渗透到学生的心里。例如,如果有一名边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言,那么对于他的举动并不应该只用“很好”这种词进行表扬,而应该说一些类似“你只要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更棒”的话语带动学生。同时,面对做错事的学生,与其一味地责罚,不如改变态度,对学生说“老师相信你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同时,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和关爱。出于不想让他人失望的心理,学生会带着这样的主观能动性改正错误。

(二)巧设数学小游戏

小学生由于阅历很浅,对于各种事物常常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而游戏正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教师若能创设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或是将学习过程融入到游戏当中,就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学习“可能性”这一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重复教科书上的试验,从“抛硬币”等游戏中明确概率的意义;也可以学以致用,拓展到“探究抽奖活动的概率”等。这样,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更丰富了生活技能,明白数学无处不在,从而将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运用于教学中。对于数学学科而言,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让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更是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和发展了想象力。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这样一段视频故事作为引子: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会在窗前贴窗花。子孙二人坐在沙发上,爷爷拿出彩纸和剪刀,要给孩子剪窗花。爷爷先把彩纸对折,然后再进行裁剪,剪完之后展开这张纸,把窗花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观察这个窗花的图案,并问他这个图案有什么特征。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剪窗花的小故事,引发了学生们主动思考所剪出的窗花图案有什么特征。学生带着好奇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效果颇佳。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样才能实现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