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思维导图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14岑海明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导图运用

岑海明

【摘 要】高中政治教材的每个章节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以《经济生活》为代表。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教材内容的编辑问题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政治教学中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直观地展示出来。作为比较直观的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将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图表的形式具象化,给学生理清思路的同时简单明了地表现了各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政治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106-02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推进,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教学理念在各种教学模式的尝试中逐渐凸显。与此相呼应,高中政治教材在内容的选取和编辑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进,在更新原有知识框架的基础上聚焦社会热点,将知识的应用作为教材编辑的主要脉络。这一变革带来教材趣味性和可读性增强的同时也使得系统的理论知识框架被忽视。尤其是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模块中的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不能孤立地教与学。但是,受课时原因和教学方式的限制,政治教学中知识点之间无法完整地呈现,学生只能习得零散的知识点而无法从整体的角度展开教材外的思考与探索,甚至往往会出现学了这个知识点却忘记了别的知识点的问题。思维导图作为直观的教学工具,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具体的结构图,理清学生思路的同时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有助于学生从点到面地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格局。

一、图式化表现,展现知识点内在联系

思维导图的主要呈现形式是互为联结的网络图,其思维原理是非线性的。思维导图在政治教学中的运作原理是将学生理解和正在学习的新知识与原先学习过并已掌握的知识点或经验相连接,将新知识整合进原有的信息系统中,并以互相联结的、具体化的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与网络,从而推动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整体理解。可以说,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越紧密,思维导图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如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生活》之间的知识点联系就十分紧密,各个知识点都存在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如果仅仅按照教材顺序展开教学,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就显得分散且无法深入,配合思维导图,往往能够将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展示出来。

例如《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节,教材将货币、信用工具以及外汇分成两个小章节进行介绍,通过教材内容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对于货币、信用工具以及外汇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能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却无从想起,教材中也没有相应的解释,这就导致这几个知识点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的。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地引导,从货币的基本职能和其他职能入手,分别引导学生将货币与信用工具和外汇联系起来,并转化为可视化的知识图(如图1),以图式化的形式展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的认知。

二、动手绘制思维导图,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教师讲解教材知识、学生生硬记录,这导致学生的思维不活跃,学习兴趣不高,造成学生学习效率较低且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需要关注的重点。思维导图作为知识的动态生成,绘制时涉及关键词、关键句,且绘制中要使用各种不同的线条与颜色,若让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绘制中来,无疑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并在不断地领悟中生成思维导图,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此外,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思考也各不相同,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自然存在差异,也表现了学生的个性,教师可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展示各自的思维导图、互相交流,以更好地推动教学。

完成这一简单版的思维导图以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创意,在此基础上制作新的、更翔实的思维导图,并安排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制作时的想法。

三、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很多概念和理论知识,同时又涉及实际运用的问题,因此在学习中更要求学生运用整体的意识。很多学生无法使用教材知识回答实际案例中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对知识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无法从整体的角度看问题。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点间的联系,联系新旧知识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对政治知识系统化、体系化的理解,达到掌握知识并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经济生活》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其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诚信为本的良好品德,同时明白学法、懂法及守法的重要性。但这些说法都过于模式化,对学生来说太过枯燥,因此要通过案例与思维导图的结合给学生留下切身的感受和印象,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可结合当前的热点,如三氯氰胺事件、苏丹红鸡蛋等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案例,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够避免这类事情的再次发生呢?在和学生的交流讨论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案例结合教材内容,形成思维导图(如图3)。这样学生就能将所学的知识点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并在分析中形成整体的思维。

图3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点所在。教师应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条件来丰富教学模式,挖掘学生的潜能,将以思维导图为代表的教学工具之作用发挥最大,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教师专业发展的局限与突破[J].教学与管理,2011(30)

[2]伍燕坤.高中政治新课改的优缺点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2(12)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思维导图运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