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出疑惑“问”出精彩
——基于学生自主提问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意义

2016-03-02曹海芹

学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选修课提问兴趣

□曹海芹



“提”出疑惑“问”出精彩
——基于学生自主提问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的意义

□曹海芹

摘要: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的目的与必修课不同,它必须体现选择性,旨在培养学生兴趣,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在选修课教学设计中应更多的关注学生自己的兴趣、体验、思考。以学生自主提问为前提设计课堂教学,有助于促使学生充分预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还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增进课堂趣味性,同时这种极具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有力的推进了师生、生生对话,在交流与争鸣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关键词:选修课;提问;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从提出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让学生学会提问,提高学生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有价值的问题能牵引出更多更深的问题,是知识迁移、拓展的重要方法,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同时也是思想碰撞和教学生成的过程。但是提出问题并不像直接接收知识那么容易,它需要一定量优秀课文篇目的学习和积累,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需要对语文范畴内的基本术语及鉴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若没有这些前提条件,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或许也能提出一些问题,也能产生一定的质疑,但是,却难以保证问题的有效性,难以真正引领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层鉴赏。所以,“以生为本”,尤其是教学中以学生的问题串联起教学内容,更适合选修课教学。总结起来,它有如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不问不教,促使学生充分预习和自主学习

高中语文被边缘化是有目共睹的,也是语文老师们深感无奈的现象。学生不仅课前不预习,上课也是随便听听,老师挥汗如雨,学生仿佛置身事外,如同看戏,听什么都无所谓,缺少思考和参与。时下所谓的高效课堂,也多从教师教的角度提出对策,殊不知,在学生这一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尤其是课前预习,每节课之前学生如能充分预习并且自主学习,一大部分问题都能自行解决,而遗留的不会的问题,或者自主学习中联想到的相关问题便可以设置为课堂内容,由老师带领大家共同解决,这样自然提高了课堂效率。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对语文不重视或者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即便预习了,也只是随便看看应付而已,根本不进行认真的学习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就愈加严重。“不问不教”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成了课堂的参与者,甚至是课堂内容的决定者、设计者,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充分预习和自主学习,以提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问题。在选修课教学中采用此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学生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对于高中语文知识体系已有大致了解,这就保证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可行性和课堂问题驱动的有效性。

二、问出水平,从问题中了解学情并因材施教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学理应在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水平的前提下进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苦于不了解学情,教学没有针对性,达不到预期效果,而课前让学生先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问题中就能看出很多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在教《论语·侍坐》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由也为之”的“也”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比较基础的文言文问题,这个“也”显然不同于现在汉语中的“也”,它是个助词,没有实在的意义。“也”的这种用法以前出现过,大多数同学应该都比较熟悉。从这个问题中就可以看出这个学生的文言基础还较薄弱,需要加强。有些同学的问题就比较深入些,如“曾皙的话有什么隐深的意义,孔子为什么会赞同他的观点?”“孔子在听完曾皙的观点后的‘喟然叹’是欣慰还是遗憾?”这样的同学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思想和感情,对文字很敏感,语文素养体现得较明显。

从学生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涉及语文学科的知识范畴、对语文鉴赏重点的把握等。对于个别学生的问题,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可以采取课下单独讲解的方式来解决,这里面包括特别基础的简单的问题和特别深入的难度较大的问题两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则应该在课堂上集中重点来讲解,这样,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尽量都照顾得到,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问出能力,提高学生提问技能和语文素养

在最初的提问过程中,学生受到平时阅读理解题目和以往课堂内容问题的影响,提问会带有很大的模仿性,这样固然能对高考的知识点起到训练和巩固的作用。但毕竟缺少个人的独特视角、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鉴于此,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好的问题笔者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读出来,进行表扬和鼓励,慢慢的一些大而无当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比如,刚开始有些同学不会提问,懒于思考,为提问而提问,经常会问一些类似“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某某人物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提问训练,提出的问题质量就越来越高了,问题会变成“这篇文章只是为了突出孔子的教育方式吗?这种教育方式背后含有什么为人处世的哲学呢?”(《论语》选读之《有教无类》)这样的问题就更具体,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思考,这本身也是语文素养提高的表现。

有些问题本身很好,能切中教学目标,也有探究的价值。但是提问的方式不是很恰当,这时学生的思路需要加以理顺,教师把问题稍微转化一下,问题就会更明确,同时两个问题进行对比,能让学生知道提问应该如何切入。比如在《史记·魏公子列传》中,有同学提出“魏公子辞别侯生,去秦军处与之拼一死命的途中为什么又返回呢?”学生抓住了文章中的这一处波折,这显然是有深意的,但是魏公子返回的心理和原因,在后文中通过侯生之口已有交代,所以本身这个问题就太浅显了。如果把问题转化为 “魏公子见侯生,侯生为什么没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谋划告诉魏公子,而要等到魏公子返回之后再相告?”,显然就好得多,因为它和人物的性格、时代背景等等能充分的联系起来。所以,提问是一个方面,问的准,问的好,是一种能力。

四、问出精彩,于兴趣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布鲁纳认为 “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而教师自己设计的教学问题往往比较固定,有时甚至很死板。教学时间越久的教师,有时候越容易被固定思维束缚住。对一篇文章的重难点把握固然很精准,讲解也很到位,可是总会让学生觉得缺少新意。这样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提不起精神是在所难免的。而学生提问,问题就多种多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有些问题属于他们年龄阶段的,是他们乐于思考并且想从一篇文章中知道的,我们有义务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这些有意思的问题常让课堂沉浸在欢乐中。如在《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篇课文中有学生提出“子路回去找那位老丈人的时候,老丈人为什么就突然消失了?”在《侍坐》中有人问”为何曾皙回答问题时要站起来,而其他同学都坐着?”;在《项脊轩志》这篇课文中有同学提出“先大母为何能乳二世”的问题等,这样的问题一被读出来,全班同学都乐开了,有的还会捧腹大笑,笔者有时也不免会笑出来,整个一个课堂氛围是欢乐的。

可是笑完之后问题还得解答,有些问题在可笑的背后蕴含着更深层的知识,甚至和文章主旨及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无疑是不能完全预设的,如《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中有学生提出“子路问路时,长沮为什么还要反问一句‘执舆者为谁?”,说实话,这个问题乍一看根本不是个问题,可是一想,觉得又隐含着一些问题。有些同学认为,长沮的反问是不由自主的,只是好奇而已。有些同学则认为这正显示出长沮与普通的底层劳动者的区别,他本身就是一个隐士。其他同学受此启发,又进行补充:这个简单的对话无形中暴露了长沮的身份,他人虽隐居了,但是仍然关注着社会,关心着现实,有机会就积极打探着外部的一切变化。这正是当时社会一大批隐士的一个缩影。他们只是对统治者不满,但是胸怀天下的抱负是不能泯灭的。而从中也能看出孔子与这些隐士们的相同之处。这样,本课在主要探究孔子与当时隐士们不同的同时,也找到了他们内心相同的地方。通过有价值的问题,在大家共同探讨、探究中,逐步把课文内容深化并拓展开来,无形中教师和学生的某些知识和能力都得以生成。

[责编夏家顺]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选修课提问兴趣
河南省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