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制诊疗模式下的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思考

2015-10-21廖杰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胜任力住院医师人才培养

廖杰等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医疗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医疗工作者具备较强的能力与较高的素质,与此同时,在医疗制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中心制诊疗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如何提高医生的胜任力也逐渐为人们所注重。当前,尽管人们针对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培养问题已不断开始思考,但对于中心制诊疗模式这一特殊环境下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的关注还远远不够,本文通过对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必要性和迫切性的阐述,就如何在中心制诊疗模式下对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进行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中心制 团队诊疗 胜任力 住院医师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251-02

1 胜任力的内涵

“胜任力”概念最早由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1]。伴随着对胜任力进行越来越深入的探讨,Spencer于1993年将胜任力划分为动机、特质、自我概念(包括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知识和技能[2],并提出了胜任特征的冰山模型,根据胜任力的显现程度不同,将胜任力分为外显的胜任力和内隐的胜任力。外显的胜任力是胜任力冰山结构中的水上部分,主要包括知识和技能等,这些胜任力容易被观察和后天培养;内隐胜任力是胜任力冰山结构中的水下部分,主要包括动机、特质和自我概念等,这部分胜任力不易被测试并且难以培养。

中心诊疗模式打破了科间协作屏障,加强了学科间的沟通协作,为满足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适应医疗服务的发展变化,加强住院医师胜任力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中心制诊疗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主题,传统的医疗就诊模式正逐渐向”以系统疾病为中心“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就诊模式转变。

2 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伴随着国家对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提高重视和加大投入,医学院校不断为社会培养出各类医学技术人才,目前医学人才数量已不再是医疗事业发展的主要困扰[3]。由于医学人才教育模式不一,导致医疗人才素质和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高分低能“和”理论强动手差“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提升医学人才素质和能力同步提高的培养模式亟待创新与突破。

胜任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是有区别的:能力是指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是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征;胜任力针对的是一个人的职业工作绩效,强调优秀绩效所需要的素质和才能。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交叉的,能力是胜任力的先决条件,但胜任力更复杂,更多强调的是个体潜在特征[4]。基于胜任力的培训系统能确保培训与开发的一致性,不仅包括与工作效率紧密相关的行为表现,而且包括支持组织战略方针所需行为模式以及为达到目标而建立和保持的组织文化所需的行为模式[5]。

近年来,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形成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不仅影响着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发展[6]。当前医患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医疗人才需要扮演照顾者、沟通者和教育者等多重角色,因此,需要培养医疗工作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尽快加强医疗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就显得十分迫切。

3 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的措施

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涉及外显胜任力与内隐胜任力,两种胜任力的特征不同,在培养中也应该区别对待,分别培养外显胜任力与内隐胜任力,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二者的真正融合。

中心制诊疗模式倡导以“以系统疾病为中心”和“以病人为中心”,根据此模式的发展要求,一方面要求住院医师加强外显胜任力的培养,提升自身知识技能和协同配合临床其它科室进行诊疗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内隐胜任力的建设,逐步提高软实力。通过两方面的培养,最终使住院医师具备整体胜任力,胜任医院中心制建设。

3.1 外显胜任力的培养

3.1.1 选聘能力型住院医师,构建良好的培養基础

组织行为学认为,个体间彼此存在差异,表现在个体的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性上[7]。为避免引进人才后进行逐期培训的高成本投入,我们可以转换思路,从源头上选聘能力型住院医师,以便在实际开展工作中缩短成本,提高成效。该环节可以采取人力资源测评技术,从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科研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测评,选聘可塑性较高、发展潜力大的住院医师。

3.1.2 加强胜任力培训

中心制诊疗模式提倡内外科相结合,学科间交叉渗透,遵循向患者提供全程协同的团队医疗服务,逐步转变由“患者跟着医生走”到“医生跟着患者走”的服务观念。该模式的实行,打破了传统医院管理模式中临床各科室相对独立,内在联系较弱,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诊疗较差的传统医院管理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住院医师的整体要求就更高,而胜任力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

胜任力培训具有使员工改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作用,针对各种专业的住院医师,可以进行岗位通用技能和岗位专业技能的培训。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物质利益,医生更注重自身的发展问题,因此,建议引导医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积极营造科室文化和医院文化,为住院医师胜任力培养夯实外围基础。

3.1.3 纳入考核指标,加强行为和意识引导

绩效考核是组织依照预先确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考核程序,运用科学的考核方法,按照考核的内容和标准,对考核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成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核和评价。伴随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向纵深推进,绩效考核成为公共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问题[8]。在对工作人员进行的个人绩效考核过程中,可以将传统绩效考核的内容加以修订,纳入胜任力相关指标,如对中心制的掌握、对中心制诊疗模式的态度等,以便进一步的引导住院医师行为和意识。

3.1.4 完善薪酬管理指标

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密切相关,薪酬就是劳动报酬,是指组织对员工为组织所付出的劳动的一种直接回报,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与绩效考核指标相对应,可以在薪酬要素中增加中心制诊疗模式下各科室住院医师配合程度要素,针对工作指标进行住院医师间的相互评定,并根据最终考核评分发放相应报酬,以便起到激励住院医师关注和推动中心诊疗制模式不断推进,并积极提升自身能力的作用。

3.1.5 多方联动,加强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是一名合格住院医师生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医患关系的融洽处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而要使住院医师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就需要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医学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系统培训等方面应有意识的采取举措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医院应该引导住院医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学习,开展医疗纠纷防预防处理培训,强化法律意识;最后,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医患双方相互尊重的氛围,保证双方在医疗过程中平等友好的关系,促使住院医师自觉注重沟通能力培养,最终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

3.2 内隐胜任力的培养

中心制医院管理模式下可形成多学科联合的优势学科中心,而医院运行效率的提高则要求住院医师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不断适应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组织行为学研究发现,态度、价值观、动机和性格等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在胜任力模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因为具有内隐性,内隐胜任力的培养也必然是困难的。

3.2.1 塑造支持中心制诊疗模式的文化

医院文化是医院长期发展形成的一种重要资产,医院文化作用机制有内外两种,在医院文化内部,以价值观为主体的精神层医院文化通过制度层医院文化作用于以行为为主体的外显层医院文化;对外部,医院文化的适应性、方向性、参与性、一致性分别对医院绩效体系中患者满意度、学习与成长、财务、流程四个维度产生影响。[9]鉴于医院文化的重要作用,组织可以通过塑造支持中心制诊疗模式的文化来强化住院医师的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3.2.2 让住院医师参与中心制诊疗全过程

一方面,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住院医师的主导需要为高级需要,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而参与是满足高级需要很有效的方式;另一方面,住院医师拥有充沛经历和新颖的想法,可以为中心制建设建言献策,得到许多有利于医院建设的思路,更好地推进中心制发展。因此,在中心制的建设过程中可以让高年资医师带领住院医师积极参与,达到住院医师与医院的双赢。

综上所述,住院医师是医院储备的战略发展资源,对于医院的持续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胜任力的培养不仅关乎住院医师本人能力的提升,更关乎医院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社会、医院和个人都应作出努力,形成合力,促进外显胜任力与内隐胜任力的培养和提升,最终实现社会、医院和个人的共赢。

参考文献

[1] McCleland D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igence[J].American Psychol.1973,28(1):1.

[2] Spencer.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mance[M].John Wiley&Sons.Inc.1993:222-226.

[3] 顧琴龙,刘玮.医学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2(9):1269-1273.

[4] 孙杰,孙宝民.地方高校毕业生胜任力培养方式探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4):131-134.

[5] 路彦钧,赵劲秋,胡嚣辰.胜任力在临床医师管理的应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5,3(6):560-561.

[6] 高金庆,马旭之,杨威.医患矛盾的产生与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3):181-183.

[7] 李满红.管理中的组织行为学运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21(4):48-50.

[8] 程锦泉,赵志广,孙瑞明等.公共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现状及建议[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1):3-6.

[9] 张运利,安健,尹爱田等.医院文化的作用机制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3(6):48-51.

猜你喜欢

胜任力住院医师人才培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住院医师党支部的建立实践与思考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