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景优化 小学语文教学

2015-10-21冯润玲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情景创设小学语文

冯润玲

摘 要:根据新课程规定,教师既要在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给予帮助,还应帮助学生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合适、恰当的教学情境,努力给学生的学习服务营造一个和谐的、支持的、接纳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怎样巧妙设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研究者总结: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视频再现创设情境;运用美的语言去感化学生渲染情境;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借助实物创设情境等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创设 情景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86-02

新课程改革强调突出以人为本,重视创建教学情境。根据新课程规定,教师既要在学生制定学习目标给予帮助,还应帮助学生确定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策略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合适、恰当的教学情境,努力给学生的学习服务营造一个和谐的、支持的、接纳的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情境怎样巧妙设置,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对几种途径和方法做如下总结。

1 视频再现创设情境

当前,现代教学媒体显现活灵活现的情景,已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出现在教学内容里的人、景、事物等动起来,活起来,在创设特定的情境时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学生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会调动多种感官,用心投入体验,去把握,去领会,通过感觉补充或替代语言,将传递和接受信息转变为一种享受,在愉悦的审美感觉中接受知识,将“要我学”转化成“我要学”。例如:教学《九寨沟》时,笔者播放了有关九寨沟的系列专题片,再配以笔者的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被深深的感染了,那种对祖国大好山河无限热爱的感情也油然而生。

2 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创设情境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诉诸人的聽觉、启动人的联想与想象的艺术,音乐能复位人的心灵,调动人的情感,渲染情境,营造氛围。

如在教《孔子拜师》一课时,有一位老师创设了这样的视听情境,感悟孔子求学的辛劳。

(1)自由轻声读第二段,划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2)交流反馈。

出示句子: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谈感受:透过这些语言文字,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抓关键词读: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孔子求学路上的辛苦?

相机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指导朗读: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孔子求知若渴,一路艰辛读出来吗?

听声音想象说话(播放声音课件):孔子在路上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1)引读悟情。

是啊,从曲阜到洛阳,上千里的路途,上千里的艰辛,换了别人早已忍受不住,但是为了求学,孔子——(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一路上,吃不饱,睡不暖,有时甚至连命都保不住,可为了拜师学艺,他仍然——(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晚上,走了一天的孔子早已疲惫不堪了,但是为了早日见到老师,他还是——(生齐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此环节摒弃了习惯的给画面想象,而是单纯地提供声音,以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虫鸣声等为载体,创设一种如临其境却又不见其影的效果,让学生调动“耳朵”这一个体敏感的部位,用“心理视线”去感受、去想象孔子求学路上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难。学生对文本深厚的感悟就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酝酿而生。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教师又三次引读“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使学生充分感受路途的辛苦、求学的执着,扩充情感内涵、词语形象的内涵,通过词语和意境的沟通运用,让学生得到语言的滋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文本、与作者生成更强烈的情感共呜。

3 应用美的语言感化学生渲染情境

如今大多的小学课文是朗朗上口、文质兼美的雅文,有很强的感染力。针对教师运用语言创设美的课堂教学情境,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上课前,该研究者一般是先深入研究教材,接受课文的启迪、熏陶,用心感悟。将自己的情感和该文作者表达的情感合二为一,那么在课堂上很容易进入角色投入其中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与学生、教师和作者的情感沟通联系,三者间感情共鸣,灵犀相通,这样一定能够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上去。

在教学中该研究者大胆通过朗读来渲染教学情境。古人云“读得好,则不带解说,自晓其义。”研读《周总理,您在那里》时,该研究者运用有感情的朗诵创设一种庄严肃穆的情境,学生在哀乐的交织里好像身处在因失去伟人而无比哀痛的境界里,这个时候讲读课文一切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4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还是缺少生气和活力。那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课堂教学现状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务必在尊重学生意愿和顺应其发展天性的基础上,教学中需要创意引导学生在本真的生存状态中去关注和亲近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的广阔的“生活田园”时空情境中去适应“开放”,积极自主地感知和实践,进行愉悦建构,习得和生成学科素养。因此,在我们的常态备课和教学中就要善于有效预设和操作,启导学生“开放”学习的策略。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科书编排有了一个新取向,即以“主题”组织单元的设计。该思路促使语文教科书组织单元的要素以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为核心的“主题”,代替了之前的“知识、能力体系”,冲破了之前教科书结构体系的乏味与封闭。教师教学也因该设计面临了新的要求。“主题”统摄单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也就是说要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高度来看待,与语文教科书的“主题”设计思路相契合,“主题单元统整教学”也能说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科书的一个可操作途径。这也正为我们去给学生创意经营“开放”学习的一片“生活田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如教学《爱如茉莉》一文,在布置学生预习本课时,笔者有意安排学生对爸爸妈妈的情感故事进行一次访谈,学文后又引导学生对父母的相互关爱生活细节进行留心观察,并要求写好观察周记。这两环节“开放”学习的指导设计,确实都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每个孩子都被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个个都对爸妈进行了激情与刨根问底的访谈,且神秘地捕捉父母之间的相互关爱的生活细节,及时生动地记好让人倍感温馨的观察周记。在学习交流时,有的讲述爸妈当年拍婚纱照的浪漫故事;有的讲述爸妈一次意外吵架后的甜蜜;有的写到在外出差的爸爸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通过手机跟妈妈聊上一阵子,每每都能发现妈妈的那份甜蜜的幸福感;还有的写到爸爸在妈妈生日那天,十分投入地掌厨劲儿。所有这些夫妻间情感生活的和美与温馨,让孩子们都心存羡慕。这种家庭中的如茉莉般平淡无奇却芬芳怡人生活真爱,不正是对孩子们“爱的教育”的最朴实最鲜活的“田园”活教吗?

5 单元统整教学创设境

自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之后,其作为主要课程资源的教材建设,展示出百花齐放的态势,很是让人欣喜的!而不论哪一种版本的小语教材的单元设计都是以一定的单元主题要素为架构的。因此,“主题单元教学”也越来越受到语文教师们的重视。

与单篇教学备课做对比,主题单元教学将焦点放在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整体性、实践性,突出强调了课程资源的整合和生成。从而促使教师改变教学策略,对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问题多做考虑,不仅要对教科书同一主题下的每节内容的相互支持多加注意,還要联系之前已学的内容,联系沸腾的现实生活和深切经验世界,进行灵活、开放的教学。尤其是要创造性地结合单元主题要素,并针对单元各篇目教材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智慧时甄选聚焦篇目教材最适于组织学生“开放”学习的“动感地带”。

目前各种不同版本的小语教材建设都渐趋完善,无论是教材选文,还是单元主题学习要素的生成设定等都为我们学生的“开放”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契机和领地。有的单元课文是基本都能再现或贴近可感的现实生活场景素材,有的是单元教材的主题重点要素表现出来的生动实践性或趣味性。这些都为我们的开放学习预设了可供学生体验的“动感地带”。设计不当之处有很多,只要我们在单元备课中确立和强化对“开放”学习的理念意识,那一定会有许多发现和收获的喜悦。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巧妙创设情境,可以将学生自动学习的意愿激发出来,在活泼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增进他们能动自主的提高能力、获取知识,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马红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08(11-12):25-26.

[2] 黄玉红.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教研版,2013(1):239.

[3] 李菊.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与成才,2012(3):274-275.

猜你喜欢

情景创设小学语文
情景交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楼梯间 要小心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