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背景知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5-10-21赵媛媛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高级中学英语教学

赵媛媛

摘要:传统的英语学习往往局限于英语语言技能方面,忽视了英语这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然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喜好,还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领会把握这门语言。该文将从不同方面阐述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具体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的根源和赖以生存的土壤。语言与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水乳交融。英语学习者只有把英语语言知识与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学习,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掌握英语语言这门工具,使之成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从而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时,能够跨越障碍,达到交流、沟通之目的。

关键词: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 高级中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57-02

语言学习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语法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能力,以及自己或者另一种文化的态度变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深深植根于文化。没有语言,文化就不会独立。学习英语不仅仅要掌握语音,语法,单词,和成语,它还意味着学习它作为母语的文化,即语言反映的观念,习俗,和社会的行为。因此,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一方面,如果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影响和塑造文化,它反映了文化。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语言是一个人的符号表示,它包括他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从语言和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语言可以被视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语言的发展也保持着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社会的进步紧密的步伐。例如,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也在不断丰富语言的词汇。因此,培育文化竞争力的语言学习者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议题。

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说起英语学习,其四项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作。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方法也限制了许多教师的活动。当然,这些基本的教学技能是必要的,因为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是用它。然而,问题是虽然有很多学生已经学会了这些技能的基本原则,但根据这些传统的方法,他们仍表现出明显的错误。因此,学习英语的过程,不仅意味着这些基本技能的培训,还包括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习俗的熟悉。例如,如果一位美国游客被问道:“How old are you?” and“How much do you earn each week?”那么他一定会不知所措。可是对于很多中国人,他们不认为一个人的年龄,收入,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是个人隐私。他们是在中国的环境中以中国式的方式与外国人沟通。

2 造成人们忽视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原因

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师仍然无视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目前,中学应试教育仍然影响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认真对待。有的教师只强调学习语言知识,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列举词汇或表达知识和培训语法知识。有些教师更注重培训的学生,特别是培养阅读的语言能力,却忽视了在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他们不注意解释文化问题,社会状态,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等,学生只停留在表层的语言文化知识。虽然学生具备语言能力,但还没有完全具备语言沟通能力。在这種情况下,学生在语言能力都不错,但他们往往会造成沟通的误解,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为中国学生很少与他人以英语沟通。这个动作只限于课堂。他们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此外,教师忽视文化教学。他们通常理解,思考,并根据中国文化的模式表达一些东西。

3 文化背景知识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3.1 文化背景知识对听力理解的必要性

在听力教学中,很多学生抱怨说,自己已使用很多时间在听,但都不会取得显著成效。为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有的学生专门买录音机听,认为每天花好几个小时听就可以了,但是一旦再遇到新材料,他们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也许有些学生的英语非常差,他们还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量,语法不清楚,还有不正确的发音,或者材料可能是相当困难的;另一方面,是他们是对英美的文化背景不熟悉。听力理解其实是和英美文化,政治和经济知识密切相关的,是检验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广泛的知识,分析能力和想象力。也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听我们熟悉的东西,不管是什么,我们通常是很容易理解的。即使出现了一些新的材料的话,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上下文来猜测它们的含义。然而,当我们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材料或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东西时,我们可能会感到相当困难。即使材料很简单,我们只知道字面意思,但无法理解内涵,因为我们缺乏文化背景知识。

3.2 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口语的必要性

说话不仅仅关注发音和语调。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熟悉西方文化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因此,在口语训练中,教师应注重真实性的语言,并采取一些接近日常生活的语言,如日常对话,磁带,杂志,报纸和报告等材料,因为这种材料是取自现实生活中,它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标准的发音和语调,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英语,并了解西方的生活和习俗等。

3.3 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的必要性

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达到沟通的目的。阅读英语文章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但阅读理解能力不完全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知识也很重要。然而,当我们阅读英语文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难。如果没有西方文化和历史的知识,其中的典故并不总是很容易理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解释语法的困难,还要阐述其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通常情况下,外语学习者的感觉是,他们没有得到准确的阅读材料的含义,虽然他们理解词,句,段落和语法结构,但他们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文化传统,习俗等,如果读者没有足够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他们也不会完全掌握这门语言。例如,有一个短语“suburban inhabitants”,如果中国的读者根据中国社会文化理解,他会错意。在中国,“suburban inhabitants”通常是指生活在落后,贫困地区的人。然而,在发达国家,它指的是有钱的人或富裕的家庭。对于外语的读者,一些语言能力显然需要从材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然而,他们往往更依赖于文化背景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关键取决于读者的现有的文化背景知识。

3.4 文化背景知识对写作和翻译的必要性

同样的,写译不能与文化背景知识分开。写作和翻译不能脱离文化背景知识。在翻译中,即使是非常简单的表达式也要考虑其特定的背景和习俗。例如,中国有句谚语“胸有成竹”。它表示人在做一些事情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但有人把它翻译成英文,如“There is a part of bamboo in ones chest”。它看起来很有趣,但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意义。所以,在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

4 如何开展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4.1增加文化背景意识

第一,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和学习的目标之一,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会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负面影响。第二,英语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两种文化,或至少熟悉目标文化。第三,进行大量的材料阅读。文化知识不仅存在于教科书,它们存在于其他资源中。杂志,报纸,电视节目,文学作品,——所有这些材料含有丰富的知识,甚至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第四,鼓励广泛的阅读,包括小说,杂志,报纸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会变得成熟和完善。第五,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适当的语言形式以及使用适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他或她的学生模仿特定的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第六,创建一个真正的第二语言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由于IT技术的发展,我们通过互联网以及许多其他资源的访问已经能够得到各种语言材料。第七,鼓励学生以英语为母语的沟通。第八,举办一些外语的文化和习俗的讲座。

4.2 文化背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

第一,预读活动。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他越能更好的理解和阅读。这表明,我们明显的“阅读问题”可能是文化背景知识不足的问题,因为预读活动,介绍了文本,鼓励我们用我们的背景知识,实现通过预读活动促进对背景知识的理解。第二,阅读活动。在读活动与实践活动(如笔记)结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引发了一些问题,选择阅读材料,有选择地阅读。边阅读边做笔记;考虑新的词汇,如果文章中单词有新的理解内容,我们可以通过预读练习提前理解。第三,读后活动。其主要是为了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当我们读完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这里有几点,以供参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或书面的摘要;教师反应在黑板上的内容,通过笔记做总结;让学生积极的讨论文章主要思想;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活动,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师本来就应该把注重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并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基本的文化背景,这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學应该是具体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更注重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让学生进行生动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扩大自己的知识,吸收国家社会文化的最新知识,并把他们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Samour, L.A. and R.E Por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5thed) [M].Wadsworth Publishing Co,1988.

[2] 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Journal of Reading,1976.

[3] Anderson RC. Frame Works for Comprehending Discourse[J].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7,14:369.

[4] 胡文仲,主编.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 马博森.“阅读教学中的话语分析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63-66.

猜你喜欢

高级中学英语教学
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新疆和静高级中学简介
Ancient opera regains cultural crown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