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激发高中政治课堂活力方法的探究

2015-10-21裴丽宏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4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教学形式社会实践

裴丽宏

摘 要:新一轮课堂改革的宗旨就是激发课堂活力,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诱发下保持最佳状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政治内容,具有抽象、深奥、枯燥的特点,学生缺乏其他学科的参与兴趣。教师如果组织不当,课堂教学很容易回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学生记录”的老路上,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要改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沉闷乏味的局面、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新课堂,需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激发课堂的活力。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活力 课堂氛围 教学形式 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b)-0126-02

新一轮课堂改革的宗旨就是激发课堂活力,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诱发下保持最佳状态,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政治内容,具有抽象、深奥、枯燥的特点,学生缺乏其他学科的参与兴趣。教师如果组织不当,课堂教学很容易回到“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学生记录”的老路上,导致政治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师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与教育专著,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注重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儿,从而激发出课堂教学应有的活力。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呢。

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更多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师给人的印象是守旧、刻板、古董;思想政治课堂给人的感觉是:灌输空洞的大道理。这种教师形象、课堂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也难有活力。教师要从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入手,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话语权,让学生体验做课堂主人的感觉,促使学生能够喜欢、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探究活动之中。

教师首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是课堂权威的、学生是接受者、服从者的陈旧定位,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尤其是畏惧感,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师生交流的顺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对课本、对老师的观点产生质疑。比如,在讲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时,部分学生不同意京剧进课堂这种保护传统文化的措施。他們认为,应该让对这种文化形式有兴趣的人去保护、传承,而不应以教育的形式让所有人被迫接受。如果一种文化形式不被大众接受,就没有再去普及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这种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青年人对文化的一种态度,不完全正确,却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教师对于学生挑战传统观点的思维,应给予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让学生的思想和课本发生碰撞,以实现发展性、跨越式学习。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探究,促使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政治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2 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的责任应突破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三大功能,而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主动求知代替教师的讲解,以学生的合作探究代替教师的分析,以学生的深度探究代替教师归纳总结,让学生的学习彻底摆脱教师认识和思想的束缚,走向更加广阔的空间,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政治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习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得益彰,促使学习效果得到优化。

3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政治教学的抽象、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教师要善于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巧妙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不同环节采用相应的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比如,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选择》这一节时,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庭的理财方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生对自己熟悉的话题十分感兴趣,说出了家庭常见的理财方式:储蓄、购买国债、股票、基金、房地产、保险、外汇、古董、字画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并从流通、收益、风险三方面思考刚才大家所谈到的投资方式的利与弊。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促使学生乐学,增加课堂的活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歌曲、热点新闻、生活现象、影视视频、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让教学情境贯穿课堂始终,最大程度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4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习内容具体可感

《生活与哲学》学习内容相对抽象深奥,不太容易理解。教师要善于将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直观的生活现象上升到抽象的理论认识,让学生的思维、认识有可以依托的生活载体,辅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例如,在学习“联系的客观性”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人与人、人与客观世界”的联系。有的学生谈到:我一直觉得我与小区门口卖早点的似乎没有任何联系,但是,有一天早晨我照例算好上学时间去买早点时,发现卖早点的铺子没开门,我只好饿着肚子上学。从这件事,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被我们忽视了。另一位学生谈到:以前,我们村子的房屋都是平房,屋顶平整;近几年,人们都将屋顶变成彩钢的斜屋顶。看是简单的屋顶形式的变化,其实是生活方式变化的物化。以前主要是农业经济,屋顶上要晾晒粮食;现在主要是工业经济,屋顶变彩钢、斜坡,美观、不用扫雪。

生活内容的引入,让抽象的政治原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有趣,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活力成功被激发。

5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生活体验

课本不可能是只是获得、技能提高的唯一途径,社会才是一个大课堂,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可感、动态的学习材料,让学生的学习更具现实意义,也更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力。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政治学习有课本延伸到课外,让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拓展和延伸。在学习《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询问长辈、网络查询等多种方式去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形式、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以及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学生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并以不同形式记录下自己的调查结果。在课堂展示环节,有的学生以口头陈述的方式讲述了农村的种种文化陋习:结婚闹洞房的不文明行为、新年不许说“不”字的陈旧观念、大年初一不走亲戚、结婚的姑娘不在娘家过年、惊蛰不许动针的习惯等等,学生对这些陈规陋习纷纷摇头叹息,并表现出厌恶。有的学生谈到了正在消失的文化传统:正月十五放河灯、正月二十五“崩圈打墩”期盼丰收、五月端午门口插艾蒿、唱社戏期盼或庆祝丰收等,学生对这些传统文化表现出好奇。还有学生谈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各地仿古街的建造都融合传统和现代元素、将古老的秧歌与现代音乐结合起来、将传统节日与现代人的旅游情节结合起来、清明节将祭祀先人与踏青郊游结合起来等。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鲜活的教学资源,让课堂教学丰盈有趣,极大激发了学生关于文化传承的思考,促使学生能够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地继承,做到古为今用,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的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发扬。不但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课堂活力,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也可以是对社会时间的观察、分析、评论,也可以是对某项重大活动的建议,也可以是对某些宣传语、标语的分析、改变等等。让社会实践成为激发课堂活力的有效手段,成为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的方法和渠道,促使思想政治学习充满活力。

总之,建立充满活力的思想政治课堂,需要教师从转变观念、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入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儿,为课堂注入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 杨雅清,苑捷.论高效教学的落实[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5):4-5.

[2] 吴文英.从有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的真谛[J].青春岁月,2011(8):239.

[3] 陈建华,王宇翔.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演变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36-38.

[4] 张家萍.小学数学课堂对话教学的有效性是这样生成的[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8):29.

[5] 赵学敏.浅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0(7):35-36.

[6] 茹红忠.教学案例的审视与反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1):43-46.

[7] 王定呼.浅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J].职业,2010(2):99-100.

[8] 陈树茂.浅谈高中政治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1):103-104.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教学形式社会实践
浅谈怎样营造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
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