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语文课

2015-09-21刘彦华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欲望迁移内化

刘彦华

摘 要 上好农村语文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懈地摸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向新的境界努力奋斗,但是只要我们把握住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习欲望;2.以读为本,强内化;3.读写结合,重迁移。我坚信农村语文课同样能上得精彩。

关键词 兴趣 欲望 内化 迁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97-01

只要在农村任过教的教师都知道︰农村孩子进入学校学习语文、学习汉语言文字没有一个不感到吃力的,有的孩子甚至怕上语文课,让他们进行习作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大都生活在贫穷偏僻的乡村,往往三五家十来户为一个村落,各方面的条件根本无法与城镇的孩子相比,加上许多孩子的父母由于生活压力,常年在外打工,孩子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家庭教育少之又少,甚至根本得不到。这样致使教师教育教学上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且教学质量也不理想。那么,农村小学语文课该如何上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在从事某种技术活动或学习活动时,如果对这种活动有浓厚兴趣,就可以使他更加积极地从事这种活动,并且推动这种活动进一步发展。作为老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学习欲望,在语文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我在讲授《黄河的主人》一文时,一边让学生观察黄河的挂图一边口述:“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接着揭示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1)黄河的主人是谁?(2)他是怎样成为黄河的主人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接着,我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稍加梳理确定了(1)“黄河的主人是谁?”(2)他是怎样成为黄河的主人的?两个自读目标,让学生去课文中寻找答案。顺利地过渡到自读课文,并在课堂内自始至终保持着“兴趣和欲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以读为本,强内化

以读为本,就是要给学生阅读以足够的时间。课堂上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实实在在、切切实实地去读书,不走过场,把教师的讲、提问的时间压缩到适当的限度;还要不停变换形式,也就是把学生的自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的范读、师生的共读等多形式,与理解课文内容和领悟语言的表达形式的教学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即着眼于读的不同目的、不同作用,确定恰当的读的方式,并把这些读的方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教学《伊索寓言》第二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1.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练习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寓言,抓住重点词语,读出你对人物的理解。2.学生根据学习要求,自由练读。3.检查练读情况,相机指导。﹙1﹚《狐狸和葡萄》说说你对狐狸的看法,然后读一读。(2)《牧童和狼》指导读好两次“大叫”的不同情感。﹙3﹚《蝉和狐狸》对比《蝉和狐狸》和《狐狸和葡萄》,感受狐狸的形象,读出对角色的理解。(4)齐读三则寓言。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尝试多形式的读,而且以读代讲,寓讲于读,在读的过程中通过语言文字的品味以读促悟,归纳出伊索寓言的的特点,真正体现了新课标对“读”的要求,那就是“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培养语感”。可以这样说,以读为本是农村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是训练和培养农村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

三、读写结合,重迁移

从目前的课堂教学看,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动笔的不多。我们总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其中,课堂教学低效的表现之一就是不太重视学生课堂上知识的内化。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理解课文内容,把书面的语言训练挤向课外,这样做,一方面教师无法及时指导、矫正;二是有“量”无“质”。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亟待调整教学结构,加强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特别是要重视读与写的结合。

我是这样做的:在低年级,穿插抄写词语句子、组词写话,有计划地安排做课文后面的练习题;在中高年级适当安排一些片断练习,比如学习写人的文章,结合课文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对对话、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也让学生模仿着写一段;对课文中事情写得不具体之处,让学生练练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结合课文空白之处来个小练笔。这样做,不仅把理解语言与积累语言,理解语言与应用语言,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又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然,上好农村语文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懈地摸索,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向新的境界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 全 玲)

猜你喜欢

欲望迁移内化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海外华语教材的文化“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