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音乐课堂“三部曲”的随想

2015-07-24唐丽霞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三部曲有效课堂初中音乐

唐丽霞

摘要:纵观新课改一路走来,现在的音乐课堂和前几年相比更务实、更追求实效了;音乐教师的专业、课堂设计与驾驭课堂的能力更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表现创造音乐的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在常态音乐教与学活动中,推行课堂“三部曲”,师生从心动开始到神动最后到行动,能较好实现教学目标,整个音乐课堂也变得更和谐、更有效了。

关键词:初中音乐 有效课堂 “三部曲”

“有效”是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其出发点是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毋庸置疑,课堂教学设计是上好音乐课的前提。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有效提高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是所有音乐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在课堂上重视“情”的注入,坚持从三个方面来打造有效课堂。

一、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让学生心动

导入,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紧相关的一个重要教学细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良好的导入则是扣人心弦的一幕。课堂的导入方法很多,其目的就是刚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变得更有效。那么音乐课的导入就更需要艺术性了,什么样的导入才能更吸引学生,让学生心动呢?

(一)游戏导入,引人入胜

“喜欢新颖,追求时尚”是现代中学生的共同特点,老师就要有意识地把他们喜欢的、有趣的、富有时代感的东西引入课堂,以此来感染学生。如在一次外出听课时,有位老师在开设《桑塔露琪亚》一课时,巧妙地将中央电视台一档很受欢迎的综艺节目——《开门大吉》的游戏环节引入作为了课堂导入,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模仿节目形式亮相、按钮,再由老师扮成歌唱演员完成最后演唱时,在场的学生和听课老师们都感觉眼前一亮,自然学生也就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上来了。

(二)表演导入,先声夺人

音乐课较其它课程相比,有着其独特的魅力。那对于音乐教师老师来说,尤其在上唱歌课时,基本功的展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在教唱《青藏高原》一课时,学生们对于这首广为传唱但难度较高的歌曲而言,平时只听不唱或者是只能哼唱的居多,那么老师为了很好的带动气氛,采用直接表演导入,用卡拉OK的表演形式深情演唱,第一时间学生就会被老师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学生在佩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时也会心动起来,想跃跃欲试。那么这样的课堂导入,直接而有效。

(三)比较导入,循循诱导

歌曲复习课上,学生的直觉就是如同把吃过的东西再嚼一遍,学生普遍就会觉得没有当初学新歌时的新鲜了,学习的兴趣也会减退很多。那么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采用比较的方式导入,有的放矢地引导,会重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复习《念故乡》时,为了激发学生更细腻地表现好歌曲的情绪、情感,就采用横向比较的方式,如把任意初三两个班的演唱事先录好音,一上课,就把事先准备好的录音放给学生们听,并要求学生在聆听时,要比较分析,再准备进行点评。这时的学生,全然进入了角色中,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小评委,认真而负责。

二、讲授,方法多样引趣味,让学生神动

课堂讲授是教学中一门特殊的艺术,它作为“软件”系统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教授艺术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让课堂趣味横生,学生神动起来,那如何才能取得如此高效的作用?

(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广泛的环境下,结合多媒体技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教唱《军民大生产》时,便可以先向学生们介绍歌曲的背景,然后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表演。因此,在这堂音乐课堂上,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去体会号子的特点及了解中国的历史。从而能够从内心深处去体会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如在教唱《彩云追月》时,当唱到“萤火虫向月亮借来了小灯笼,挂在那河边绿草丛,闪闪烁烁,眨着眼睛……”时,在运用了课件教学后,学生还是唱不出理想中的感觉,笔者便找出当初去马来西亚观赏萤火虫时写的游记,让学生跟着教师写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萤火虫的魅力,再展开丰富的联想,顺势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演唱、去表现。毫无疑问,教师的游记完全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起来,优美的文字也让学生找到了相应的感觉,有效完成了教学目的。

(二)用声音感染学生,让学生融入课堂

音乐教材大多“情文并茂”,音乐的旋律,音乐的歌词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凝聚着人类情感的五颜六色。因此,好的音乐,不管是曲还是词都充满了感染力,能够给人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完全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该让自己高亢、嘹亮的歌喉、如诗一般的语言与那优美动听的音乐相结合,成为打动学生、传递音乐感情最有力的武器。那么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学用语要尽量做到措辞优美,声声入耳,给学生带来“望尘莫及”的心理,这样,才能充分感染学生,灵活驾驭课堂,从而提高初中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其次是老师在音乐课堂中高质量的范唱是必要的,这样优美的声音会将歌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充分传达出来,学生通过倾听老师饱含深情的歌唱,心灵更能够被触动,更能够激发出学唱的愿望,自然而然的带着感情去尝试演唱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领略了音乐的魅力,便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让初中音乐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学生更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音乐中,从而表演出一曲曲美妙的乐章。

三、互动,思维碰撞激火花,让学生行动

课堂是学生的主阵地,教师如果占领了它,21世纪的学生可不会妥协的,怎样才能冲破课堂上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浩瀚美妙的音乐生活,积极主动地去行动起来呢?《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巧妙的加以利用,因势利导,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讨、尝试中理解生活,体验生活,提高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展示自己,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学生有创造的天性,利用学生发展的规律,启发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展示自己的创作及作品,在交流中共同分享创造的愉快,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唱《阿西里西》一课时,由于歌曲的旋律优美而简单,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那如何来延伸课堂内容,展现彝族同胞们的艺术场景就显得举足轻重了。为此,笔者特意为歌曲设计了一段引子:请一学生诵读老师准备的文字片段;塑料袋模拟的习习晚风吹拂下的树叶沙沙声;小玩具吹奏模拟清脆的鸟鸣声响起,百鸟欢唱;山谷里响起阿西里西的回声……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补充了他们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吹起了优美的口哨来模仿鸟鸣声,有的学生找出了废弃的修正带也模仿起了树叶的沙沙声,更有学生提出,让老师也来一段,加入他们的队伍……当老师在钢琴上以一串琶音引着学生们进入美妙的意境时,整个班的学生都兴致盎然地加入到了展示的队伍中,学生大胆而新颖的想法完全适合这个主题,学生在此时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锻炼了勇于创新的能力。

课堂作为教学的基本场所,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集合的一个物理空间,而且是独特的社会组织,其中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必须从导入开始,由“情”入手,让我们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之中,用脑去想,用口去唱,用眼去看,用身体去表现,让音乐课堂气氛“活”起来。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从心动到神动,最后到行动起来,实现音乐课堂真正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李慕南.教师的语言艺术[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三部曲有效课堂初中音乐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部曲
设计·教学·反思——唱好主问题教学“三部曲”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