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5-07-24秦雪峰任艳梅

艺术评鉴 2015年13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

秦雪峰 任艳梅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必须要学习的课程,在高等师范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合唱指挥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我国未来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与指挥知识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为以后中小学开展合唱与指挥课程提供优秀的人才,要加强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合唱与指挥课程 教学改革

合唱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合唱起源于中世纪在教堂的教徒对于圣经的颂唱,合唱经过漫长的演变以其轻快的节奏、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多变的力度、较强的音乐表现力在人民群众中广泛的流传,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20世纪初合唱在我国各个学堂中兴起,发展至今合唱艺术已经成为音乐艺术的一部分。

一、进行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合唱与指挥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的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合唱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合唱与指挥的课程在我国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的设立十分必要,学生可以通过合唱与指挥课程不断提高自身对于音准、节奏的掌握,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的教育人才,有利的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为促进我国的文化生活做出贡献。

(二)我国目前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我国的高等师范师范音乐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是每个音乐系的师范生的必修课,也是这些学生未来从事音乐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合唱与指挥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音乐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我国目前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任课教师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合唱与指挥”课缺乏深刻的了解,教授的方式只限于课堂,学生缺乏实践的锻炼。为了提高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

二、中外合唱指挥课程体系的比较

(一)中外合唱与指挥教学内容的比较

中外合唱与指挥课程的主要不同在于对于合唱与指挥的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国外的合唱与指挥课程在学生对于合唱与指挥知识充分掌握的前提下,通过对于合唱作品的欣赏和对于作品的改编,使学生对于合唱与指挥的本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设置大量的合唱与指挥课程。而我国的课程以课堂的知识传授为主,学生缺乏实践的锻炼。

(二)中外合唱与指挥教学形式的比较

我国的课程偏重于课堂教学,教师从传授理论知识到进行教学实践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只有教师和学生。而国外的教学重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教学实践活动的参与者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还会有很多的听众,大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中外合唱与指挥评价方法的比较

国外十分重视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主要分为考试和考查。考查课的成绩只有通过与不通过,而考试课可以分为五个等级,作为学生毕业和取得教师资格证的依据。而国内的考试评价的标准不一,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考试方式,考试的形式比较单一,并不能达到通过考试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目的。

三、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我国目前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音乐学院的培养目标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对于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师范教育人才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一致的。所以要根据师范教育专业人才的发展方向,对合唱与指挥课程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改进教学内容,促进人才的培养

1.教学内容的设定要为音乐的基础教学服务

我国目前的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专业的音乐系的教学内容一致。教学内容过于专业与师范院校培养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的目标相违背,很多教学内容不具有实践性,学生并不能把学过的知识应用到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去。师范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中小学需要的音乐教育人才不一致,使得很多师范专业的学生不能胜任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工作。

教学内容的设定要与中小学的课堂教学的需求相适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中加入童声合唱的一些知识,使学生学会怎样训练和编排童声合唱。

2.要注意适应社区教育教学内容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合唱已经走进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中,为了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培养一些适合进行社区教育教学的人才。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定过程中要考虑到培养社区教育人才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增设适合社区合唱教育的一些内容。

3.安排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

合唱与指挥是一门以实践为目的的课程,所以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一定要增加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传统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师不重视实践内容的设置,只是利用课堂的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上前示范合唱和指挥技巧,并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要安排学生走进社区进行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1.运用双向交流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合唱与指挥课程是把对于合唱和指挥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割裂开来。将一门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双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合唱与指挥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到合唱与指挥课程实践活动中的技巧。

2.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教师要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言语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三)提倡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模式,将考核方式多样化。这样才能改变以前学生学习合唱与指挥课程只是单纯的应付考试的观念。教师要在考试的内容上、时间上、考试的形式上、考试的成绩评定上进行积极的改革。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合唱与指挥能力为目的,促使考试的方式多样化。

四、结语

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程对于提高我国音乐教育人才的音乐素质,促进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师范院校的合唱与指挥课程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上进行有效的改革,提高师范教育人才的素质,为我国的中小学生音乐教育事业做贡献。

基金项目:

本文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2014年课题成果,课题名称:《高等师范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NGJGH2014116;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15年课题成果,课题名称:《内蒙古自治区本科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研究》,课题编号:NJSY277。

参考文献:

[1]秦德祥.中外音乐教学法简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钟维国.中小学合唱实践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冯冶冰.对高师合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04,(03).

作者简介:

[1]秦雪峰: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副教授;

[2]任艳梅: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方向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综述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探讨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